不到24小时,我就离开燥热的杭州,回到扬沙伴花粉的北京,疲惫不堪,可满脑子想着合理化这份苦难。
中国队尽力了,中国队踢得不错,我看到了中国队的未来……
我不停地对自己说。
托朋友的福,我坐到了杭州大莲花球场最好的位置。
球员通道就在脚下,18:30,他们该热身了。我起身掏出手机,准备拍它个鱼贯而出。
三个门将先出来,王大雷领头,在和场边工作人员寒暄时,手套竟鬼使神差的滑落在地。
我心里咯噔一下,将视频发到足球队的群里,有队友立马说——完了,赛前掉手套,凶兆也。
尽管是个唯物主义者,可还是觉得膈应,大赛嘛,气运啊,运道啊,总是有讲究的。
果不其然,赛中王大雷一个黄油手,母鸡下蛋式离谱丢球,让创入场纪录的七万人,彼时的沉默震耳欲聋。
我瞥见身边的小弟弟,掏出手机,已在朋友圈骂将开来,感叹号用的比刘强东还多。
这场比赛,有个诡异的氛围是我至今不能理解的——人们活在一个关键词里。
「单后腰」。
场内,身前、身后操着各地口音的球迷怒斥——伊万这个老糊涂,为什么就迷恋单后腰呢?
场外,网红、媒体人、名宿们异口同声——咱们中国队就踢不了单后腰。
「单后腰」不就是当年金州体育场上空怒吼的「换李铁」吗?
一种举国上下的共识,叫魂一般。
实际上,没有接球组织能力的后腰,上三个也是一样的。澳大利亚这种身体强悍、战术工整的球队,它想赢,只需要等待中国队失误的出现即可。而中国队恰恰是缺少高强度比赛锻炼,90分钟总会有失误,甚至是非受迫性的失误出现,这不是靠后腰位置堆人就能解决的。
在我看来,拜合拉木替换上场之后,球迷们认为他踢的是前锋,实际上他踢的是后腰,是前场的清道夫,是中国队场上为数不多能够提供有效压迫逼抢的人。
不能接球、串联的后腰,光靠一锤子买卖的拦截防守,赌的是体力槽,赌的是裁判手松。
我坐在七万人的球场里,听着大家对「单后腰」的埋怨,仿佛那和中国科技创新被芯片卡了脖子一样。
实际上,澳大利亚连续进军世界杯正赛,咱们是被新加坡卖椰浆饭的门将最后一轮开挂抬进了18强赛而已。
澳大利亚遇到中国队的强度,他们不用踢得多出彩,就能赢比赛,对学霸来说,这连一模都算不上。
中国队场上的主力60%在俱乐部打不了主力,是中国青训最糟糕时代的产物。
「单后腰」卡不了脖子,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像王玉栋这种,操作系统完全革新,从小赢到大的球员抢班夺权。
我发了比赛的片段到自己的小红书上,有个女孩私信央求我——
这是多么吸睛的题材啊。都什么时候了啊,国足世界杯出线的节骨眼,这位群众你要不要看看自己在惦记着什么?
咱们群众啊太爱捉奸了,乐此不疲。
上周结束的无锡马拉松,盛誉有加,可人们的视线还是落到了无意中撞入镜头的一对男女。
于是编排他们,消解他们,一对野鸳鸯,几多咸湿情。
对普通人私生活的残害与监督,总是保持极大的热情,整个社会浸润在窥私与道德大棒挥舞的恶趣味中。
杭州是一座有魅力的城市,散场后,七万人疏散的很快,地铁不收费,畅行无阻。人们低着头,在周二的晚上,没有愤怒,三三两两讨论单后腰的得失。
那个女孩又给我的小红书发来私信——不用拍了,他一个人去的。
你赢了。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