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约 1263 字
013月22日,丽水举办“看见秀山丽水”分享会,聚焦AI赋能非遗技艺共生与文化破圈。
02龙泉青瓷通过AI技术,在米兰时装周呈现AI时尚秀,成功将非遗文化推向国际市场。
03刘家琨与徐甜甜等建筑师在丽水留下结合传统与现代的设计作品,成为当地文化新地标。
04丽水元宵龙灯活动吸引数万市民与超110万网友观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账号也进行分享。
05丽水分享会展示了非遗传承与科技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丽水非遗文化有望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耀眼光芒。
以上内容由传播大模型和DeepSeek生成,仅供参考
3月22日,丽水举办了一场以“看见秀山丽水——AI赋能非遗的技艺共生与文化破圈”为主题的分享会。
丽水,这座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的城市,不仅以秀美的山川、灵动的江水孕育了璀璨的龙泉青瓷文化,还以其独特的乡村建筑和热闹的元宵龙灯闻名。
分享会聚焦于如何通过AI技术赋能非遗,并进一步推动龙泉青瓷、乡村建筑和元宵龙灯等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为古老的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好似中华文明的“活态基因库”,承载着历史脉络与文化精髓。例如,龙泉青瓷以“火土道器合一”的工艺哲学,构建了东方审美体系与生活智慧的完整闭环。中国民协手艺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瑶光文化创始人李其峰先生指出,非遗的“日用而不觉”的特性,如青瓷茶具融合饮茶文化,还体现了中国人对文化的深层认同。
分享会上,嘉宾们为非遗破圈带来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北京龙泉青瓷文化体验空间主理人王柳棋分享了龙泉青瓷AI时尚秀在米兰时装周的成功案例,以及“青予界”青瓷空间规划设想。1700年的非遗技艺通过AI技术焕发出新的光彩,化作动态数字水墨、AR交互中的龙窑柴烧工序,以及AI算法破解釉料配方后的青瓷饰品。这些创新形式不仅让意大利时尚界感受到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也为非遗文化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
丽水的乡村建筑同样引人注目。许多国际知名建筑师都钟情于丽水山水,并在这里留下“大作”。曾荣获全球建筑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建筑师刘家琨在丽水设计了文里·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以“新旧并置,原真表达”的理念,将古建筑与现代功能完美结合,成为当地的文化新地标。
而首位获得沃尔夫艺术类奖的中国建筑师徐甜甜则凭借松阳红糖工坊、竹林剧场、缙云岩宕等作品,巧妙地利用当地自然元素和文化特色,打造出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功能的建筑。她表示,丽水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是她创作的灵感源泉,而当地政府和各界的支持更为她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
元宵龙灯作为丽水民俗文化的鲜活载体,在分享会上成为热议焦点。正月十五,长达百米的板龙穿梭于街巷,村民们齐心协力扎制龙身、传承舞龙口诀,展现出强大的社区凝聚力与蓬勃的文化生命力。数万市民夹道相迎,而通过线上直播,超过110万名网友也能同步“围观”这场盛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的INS账号也分享了这场“出圈”“出海”的文化盛事,让全球观众得以一窥丽水元宵龙灯的独特魅力。
分享会上,一位罗马尼亚籍丽水学院留学生陈信表达了他对丽水山水和元宵节板龙的喜爱,他提到:“非常震撼,在现场的我甚至跟着板龙绕了好几圈。”那一刻,喧天的锣鼓、蜿蜒的龙阵与山城的烟火气已经超越了语言的界限,而科技的力量则让这份非遗文化的魅力得以跨越时空,传达给每一个人。
这场分享会不仅是对非遗传承困境的有力回应,更是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跨界合作、数字化呈现和沉浸式体验,古老的非遗技艺正借助科技的力量跨越时空,走向世界。未来,随着更多创新实践的推进,丽水的山川江水必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让世界领略中华非遗的独特魅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