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高校纷纷取消公众入校限制,通过预约、登记就可方便出入校园,收获不少好评。一段时间以来,“大学是否应取消公众入校限制”的话题频频引发热议,鼓励全面开放者有之,担忧影响校园秩序者亦有之。
大学校园要不要开放,这在疫情之前本不会成为话题,如今在现实中屡成焦点。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大学校园的“开门之道”。
浙江大学今年3月15日起对公众开放,公众通过预约即可入校 图源:视觉中国
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是《礼记·大学》的核心,同样也是大学办学的重要理念。大学是很多人的向往之地,大学校门亦成为一种精神符号,开或关都牵动着大众神经。
有网友调侃说,目前国内大学校门可谓“三分天下”,有的全面开放、自由出入,有的预约开放、有序登记,也有部分学校至今仍大门“紧锁”。赞成与反对的人之间,仿佛隔着一道“门”,双方站在“门外”与“门内”各执一词。
“门外”的人,支持开放互动。有人说,大学之所以为大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它的开放包容。大学自带公共属性,除了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外,将大学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这本身也是大学办学的应有之义。校园实体之门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办学理念之门,对外隔绝的校园环境、封闭的办学状态,对大学自身发展、对公共精神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门内”的人,顾虑秩序安全。一些师生员工担心,校门一旦打开,管理难度就会大大增加,“管理焦虑”就会大大增强。比如,课堂会不会被围观、吃饭会不会排长队、自习室会不会被挤占、校园活动会不会被网红直播冲击、校园安全和秩序会不会受到影响,等等。像有的大学开放后,附近的市民朋友周末就到学校的湖泊边露营,不仅丢下很多垃圾,还会造成安全隐患。
不得不说,这些担心的问题都是很现实的,但这并不能成为大门“一关了之”的理由。正如有网友作了一个比喻:大学毕业前,母校说“常回来看看”;毕业后,大学门口的保安说“社会人士不便入校”。调侃的背后,是“过母校而不得入”的无奈。
二
“门内”与“门外”的双方,各有各的担忧,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开放,归根到底是我们要想清楚:大学与社会到底是什么关系?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古今中外,开放、包容、多元一直是大学所秉持的价值理念。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所大学”的稷下学宫,机构开放、来去自由,成为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沃土。牛津大学被称为“大学中有城市”,没有围墙、没有校门,街道穿校园而过。开放、包容、多元,不仅体现在学术讨论、思想碰撞等观念层面,还应体现在管理制度、公共服务等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层面。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主张大学应该是对外开放的。北大旁听之风,从此盛行。当时北大教授马叙伦曾说,人称咱北大有“五公开”,即课堂公开、图书馆公开、浴室公开、运动场地公开、食堂公开。那个年代,这“五公开”一时成为北大开放包容的一则美谈。
回到现实,大学校园的封闭管理,是防疫期间的“权宜之计”。如果一所大学长期依赖封闭隔断,固然能降低风险,变得更加安全,但对科研教学、人文交流、社会实践带来的障碍,对开放包容的精神追求造成的羁绊,对真正成为全社会的大学的影响,都不容小觑。
于老师和学生而言,生活、科研、社交都需要走进社会,特别是大学生基本上都是成年人,有必要融入社会、适应社会;于社会公众而言,也有亲近大学、向往校园的需求,像暑假期间,一些家长就很想带着孩子走进大学参观学习,一些大学校园早已成为大家心目中向往的旅游景点;于一座城市而言,大学还承担着引领科技创新、展示先进文化、提供公共服务等重要功能。此外,有法律人士指出,高校开放也有着法律法规方面的要求。
今年7月,教育部发布通知,鼓励高等学校、高科技企业、制造企业等向社会开放参观,主动服务全民学习。清华和北大宣布,自7月8日起开放校园预约参观,实行网上实名预约制,不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收取参观费用。两校还制定了具体的流程和规则。让师生“走出去”、公众“走进来”,让大学之“学”融入社会之“大”。此举不仅是撤去物理空间的一扇屏障,也意味着深度激活大学的社会功能、社会价值。
总之,大学校门的“开”与“不开”、校园管理的“难”与“不难”,应走出封闭的“小天地”、走入开放的“大社会”中来思考权衡。大学与社会的双向奔赴,不应也不能受制于“管理焦虑”。
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已拆除围墙,与城市融为一体 图源:视觉中国
三
面对大学校园开放这道治理考题,我们应该推开“这扇门”,让大学与社会深度融合,使其成为常态,并从中看见引领城市治理的“一道光”。
不能一关了之,也不能一开了之。大学校园开放,既要做“想不想”的价值判断,也要做“能不能”的技术判断。校门分分钟可以打开,但不能“一开了之”。治理如同转盘子,往往面临“既要、又要、还要”的局面。如何解决大家担忧的安全和秩序问题,尤为考验管理者的能力和智慧。
一所大学有一所大学的风景、设施与气质,一把尺子量不出所有大学的管理要求。大学要开放,也要允许学校因校制宜、渐次推进,以更小更细的管理服务颗粒度,精细化、精准化规划好开放区域、时段与线路,实现有序开放与安全开放的动态平衡。比如有的大学大门打开了,但是图书馆、教学楼等场所采取了人脸识别的方式。
不可独善其身,也不能承受甚重。大学不是独善其身的“深深庭院”,但也不是承受人气之重的“打卡之地”。人们漫步校园,与古老建筑邂逅,与学术大咖相遇,是一种无形的文化熏陶和精神享受。但风景独美的大学校园,不是网红景区,也不是流量密码。
人们可以走进校园,但不能干扰教研,亦不可消费大学。校门打开看似是大学的事,但校门常开也是社会公众的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呵护。带着文明走进大学校园,这是一种应有的自觉和素养。
不仅要打开物理之门,更要打开观念之门。大学校门常打开,可以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大学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敞开,也是资源的更好链接、精神的彼此碰撞。在打开校园大门之时,也要打开师生的“心灵之门”、管理的“理念之门”。
比如,通过“开放课堂”,让市民旁听一场大师的讲座、获取一次“蹭课”的机会,不失为一件美事;又如,通过“开放场馆”,让市民在图书馆静心阅读、在绿茵场肆意奔跑,也不失为一道风景。通过这扇门,引导大学生从“象牙塔”走向“小社会”,在打开心境、接触社会中走向成熟,更不失为育人之乐。打开校园一扇门,展示的是风景之美,更是包容之美、人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