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走遍河南东西南北中,什么地方的美食最下饭?


来源:豫记

原标题:走遍河南东西南北中,什么地方的美食最下饭?《舌尖3》播出后,“舌尖”系列的神话彻底终结,豆瓣的评分急转直下,网友纷纷吐槽:曾经让人舔屏的“舌尖”

原标题:走遍河南东西南北中,什么地方的美食最下饭?

《舌尖3》播出后,“舌尖”系列的神话彻底终结,豆瓣的评分急转直下,网友纷纷吐槽:曾经让人舔屏的“舌尖”去哪儿了?《舌尖3》真的不下饭。

《舌尖3》不下饭不要紧,天下美食何其多。来一桌“舌尖上的河南”,东西南北中,各上几道硬菜,不但下饭,还下酒。

凤九| 文

豫记微信号:hnyuji

 

豫东 

开封套四宝

开封套四宝,豫菜一绝。这是一道什么菜呢?见过俄罗斯套娃吧,大的里头套个小的,一层一层,可以套十几层。

套四宝就是这个原理。整鸭的肚子里是一整只鸡,鸡的肚子里是一只鸽子,鸽子的肚子里是一只鹌鹑,鹌鹑肚子里还有切丁的海参、切丝的香菇和切片的香菇。

最神奇的是,吃的时候,一根骨头都没有,四宝的形状完好无损,身子腿套得那叫一个无缝对接,非常精准。

据说套四宝是清末开封名厨陈永祥发明的,他还给慈禧做过御膳。

在任何宴席上,套四宝都是抢眼的主,青花瓷盆端上来,一只肥嫩的鸭子卧在清亮亮的汤水里,你能想到它肚里有乾坤?鸡、鸽子、鹌鹑等等,吃得都是惊喜。

清汤东坡肉

清汤东坡肉,猪肉配冬笋,蒸到烂熟,肥而不腻。说起这道菜,似乎会想起一个人——宋代文豪苏轼(东坡),今天能吃到这个菜,是托他的福。

北宋的开封还是都城,老百姓不咋吃鲜竹笋,因为觉得竹笋切成片后像梳子,称为“刮肠篦”,古时为人忌讳。但是苏东坡就喜欢吃竹笋,还引出很多高雅的词句,比如给竹笋起名叫“玉板和尚”,烧竹笋叫“禅悦味”,甚至把竹笋奉为“素中仙”。

他认为猪肉和竹笋是绝配,并为这个菜写了首诗:“无竹令人肥,无肉令人瘦。不肥又不瘦,竹笋加猪肉。”一下子,“笋加肉”火了,士大夫们纷纷开吃,并取名叫“东坡肉”,后传到民间,经久不衰。

干煸蟠龙鳝

干煸蟠龙鳝是周口项城的特色名菜,属豫菜系。鳝鱼常常被认为是龙的化身,因此有蟠龙鳝之说。

黑褐色的天然生黄鳝,加辣椒、花椒,油炸、干煸后,就是一道“辣而不腻,麻而可口”的美味佳肴。

关于这个菜的来历,还有个故事。清末慈禧过四十岁生日,各地官员都送礼,当时袁世凯的叔叔袁保恒想讨太后欢心,却不知该送啥。

他祖母郭氏就说:太后吃惯了山珍海味,地方小吃肯定没吃过,所以不如送个项城名吃。袁保恒听后喜出望外,让侄子袁世凯回家去找“项城名吃”。

袁世凯回家寻访,听说孙店崔家饭馆的“干煸蟠龙鳝”很有名,就跟父亲一起去尝了尝,确实好吃,于是就高薪聘请崔家老板崔世昌到京城去给慈禧贺寿。

慈禧吃了这个菜,相当高兴,把崔世昌留在宫里当了御厨,袁保恒也得到封赏,连他祖母郭氏也收到了慈禧的恩赐,从此袁家在仕途上平步青云,一直到袁世凯称帝。

虾子烧素

虾子烧素,顾名思义,肯定有虾,但这个素是啥?你可能猜不到。是面筋,并且还有一堆辅料。面筋要炸透撕成块儿,接着除了放虾,还有鸡皮、香菇、银耳、鸡汤、鸭汤,文火慢慢煮到收汁。

这是商丘古城的一道汉族传统名膳,源于明清。一直以来都是宫廷和官府的专享,晚清时期,来河南的钦差大臣吃的就是老厨师关合清的虾子烧素,每回都赞不绝口。

后来,民国的厨师陈思容、陈思明改良了虾子烧素的烹饪工艺,并推广到民间。

 

豫西

洛阳连汤肉片

洛阳水席的大名,地球人都知道,里头的名菜也不少,比如连汤肉片,也叫洛阳肉片,水席中缺谁都不能缺它。

肉是精瘦的猪肉,当然也有用牛肉的。官方版本用的是猪肉,一定要纯瘦肉。配料有木耳、西红柿、金针菇、银耳、云豆角等等,你可以跟着时令菜酌情放。

肉片鲜滑的关键是油温油量,这个属于专业范畴,吃货就不深入研究了,还是直接吃吧。

连汤自然少不了汤,洛阳水席哪一个不是汤汤水水的,且香醋和白胡椒粉是必备的调味料,酸酸麻麻辣辣,口舌生津。

洛阳长寿鱼

长寿鱼,其实就是黄河鲤鱼。传说东汉光武帝刘秀是这道菜的最早代言人。

历史上的某个春天,刘秀来邙山,面对青山绿水的美景,他竟然看呆了,突然有条鲤鱼飞跃出水面,浑身红通通的,阳光一照,金光闪闪。刘秀那个开心的,马上叫人逮回宫里去了。

这算是鲤鱼进了龙门,就出不来了。御厨为了让鱼更好吃,加了枸杞一起烧,放盐、糖和醋,因此是咸甜酸三味俱全,还给起了个吉祥的名字:长寿鱼。

刘秀吃了以后,觉得神清气爽,疲劳一扫而空,堪比灵丹妙药。于是他经常吃,身体越来越好。后来,长寿鱼的做法传到民间,变成洛阳的一道名菜。

 

豫南

商城葱烤鹌鹑

葱烤鹌鹑是信阳商城县的特色名吃,当地有句俗语:要食飞禽,首推鹌鹑。

商城的鹌鹑不少,主要在北部、中部丘陵地的杂草、灌木丛和竹园里。夏季是抓鹌鹑的好时候,一般都是用网诱捕。

烹饪鹌鹑的技法老早就有,清代最为流行。当时,商城有不少人在京城当官,还有一些身居高位的大咖,他们把宫廷御膳里做鹌鹑的手艺传到了商城,并结合当地传统的做法,创出独具一格的商城特色。

做鹌鹑方法很多,葱烤鹌鹑是最出名的,实际上也不是烤,主要是油炸,但是鹌鹑的处理颇为讲究,还得腌一腌再下锅。最终呈现的鹌鹑骨酥肉嫩、香飘万里。

信阳闷罐肉

 

闷罐肉,在信阳大街小巷的馆子里,去哪里吃饭都是必点的。

这是一道穷人发明的菜,不是宫廷菜,却好吃得不行。过去没有现在的生活条件,穷人家很少吃肉,只有过年能吃上肉,为了能够一年到头有肉吃,就在过年攒钱买一堆肉,然后加工做成闷罐肉,可以长期存放,搁在背阴的地方一年都不会坏。

后来,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年做闷罐肉也成了一个习俗。一到腊月,信阳人家就会选不吃饲料的土猪肉,挑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来做闷罐肉,先煸炒,后放入罐子里,盖上盖子封存,放到阴凉地。

平时吃的时候就取出一块儿,跟白萝卜搭配最佳。萝卜和肉都切成薄片,放油入锅炒香,加油盐酱醋,再加热水,文火慢慢焖炖,最后大火收汁,哇塞,口水要流出来了。

老鳖下卤罐

老鳖放到卤汤罐里,还是很稀罕的。这是信阳光山县的四大名菜之一,信阳的好些地方都产老鳖,比如光山、潢川。卤汤罐那更是信阳人家里厨房的标配,老一辈的还有几十年的老卤汤罐。

老鳖选的是两岁野生的,洗净焯水并且得滤干,才能放到卤汤罐里,烧开后,文火炖两个小时捞出来,要好看的就整个上盘子,要方便的就撕开成片了上盘子。

卤味加上甲鱼的鲜美,真是难得一见的美味,这还是道药膳,甲鱼全身都能入中药,且卤汤也是用卤药做的,食疗滋阴补肾再好不过呀!

明宫三茹鸭

在驻马店驿城区的某饭店,有一道代表菜,叫明宫三茹鸭,相传是明代宰相徐达从皇宫里带出的烹饪秘方,之后便流传民间了。

这是河南汉族传统名菜,属豫菜系。

选用的是樱桃谷鸭,配料有花菇、珍菇、冬菇、冬瓜等,一说也有叫三菇炖鸭的。

鸭子是先得腌三个小时,三菇切片搁鸭汤里蒸熟,接着将鸭子放到砂罐里炖,最后把鸭子和其他配料装盘上桌。

此菜清香爽口,不是重口味儿,却温情脉脉。

豫北

安阳三熏

三熏在安阳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熏的是鸡、鸡蛋和猪下水。

原料先卤一卤,再熏,用的是松柏树枝或锯末。干香是其特色,脆烂能久放。

三熏的来头,还得从民国十一年(1922)说起,一个叫邵金荣的在安阳古楼后开了个熟肉店,请人经营熏鸡、熏蛋、熏香肠、兔肉等,后来他的外甥阎好德接班,改名“德庆楼”,继续经营熏系列,但规模不大。

解放后,阎好德跟师傅们将熏这个手艺发扬光大,加入了猪下水、猪肚、猪头、口条等,深受大家欢迎。

现在,规模越来越大,但依旧是供不应求,为啥呢?太好吃了呗。

清蒸西瓜鸡

西瓜和鸡一起蒸,该是啥味道?安阳的风味名吃,也叫“西瓜蒸鸡”,卖相着实不错,西瓜里装着嫩嫩的鸡肉,看着就很有食欲。

首先把西瓜切开,挖空瓜瓤,接着将切成块儿的鸡或者剔下来的鸡肉放到西瓜壳里,盖上另一半瓜壳,可以用竹签封一下,这样不漏气,原始的味道更浓郁,放入蒸笼蒸锅里蒸一小时就OK了。

夏天吃这个最好不过,好吃就不说了,还能清热解暑,补虚益气。

新乡红焖羊肉

红焖羊肉是新乡人李武卿首创的,他是个退伍老兵。在四川的时候,把当地火锅吃了个遍,到北京后,又经常去东来顺吃涮羊肉,于是,他就寻思把这南北两大火锅搞成一锅,适合咱中原人的口味。

1988年,退休的李老先生开了间饭庄,卖起了他发明的红焖羊肉,没曾想,大家都爱吃,生意相当红火。有很多人天天来吃。

上口筋,筋而酥,酥而烂,一口吃到爽,这便是红焖羊肉给食客留下的印象。

火起来后,精明的食客变成了老板,红焖羊肉的馆子不仅开遍了中原大地,还开到了京城。

1995年到2007年是最鼎盛的时期,新乡和郑州等地居然出现了“红焖炊烟浩荡处,今日早市没有羊”的奇观。

豫中

西义兴卤肉

巩义市北山口镇的西义兴卤肉是“河南省十大名吃”之一,祖传的秘方,油亮的肉,细腻的纹理,肥的不腻,瘦的醇香,更重要的是吃多了也不会消化不良。

选料主要是肥瘦均匀的鲜肉,还要把过多的肥肉和肥油去掉,烤一烤,洗干净才放到卤汤里,那是有着神奇配方的卤汤。

这神奇的配方是咋来的?说起来还是个报恩的故事。

清光绪年间,巩义常庄村赵东生年轻时靠卖肉为生,他曾来到新安县租了两间门面当屠户,兼卖卤肉。一年冬天他无意中救了一位病倒在他店门前的老者,老者是个御厨,还是专门做卤肉卤菜的,为了感谢救命之恩,就把自己做卤肉的秘方传给了赵东生。

之后,赵东生的卤肉生意红火起来,门店也越开越大,西义兴卤肉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泡椒烤河蚌

漯河的河鲜自然是不缺的,尤其河蚌,提到这个词,就想流口水了。所以,这道美食在当地有多么受欢迎就可想而知了。

实际上也不是烤出来的,先把河蚌去壳,蚌肉切成片,加料腌十分钟;这时候就开始做汤汁,青蒜杆子切碎跟干红的辣椒、调料等一起放锅里炸香后盛出,接着用剩下的油爆炒蚌肉,要快,最后把汤汁浇到炒好的蚌肉上拌匀,撒点儿紫苏叶就可以吃了。

怕是不敢吃辣椒的人,面对这道菜也会扛不住诱惑的。

王洛红烧猪蹄

一听这名字就有故事,诞生在许昌襄城县,那是曹操定都的地方。

据说,春秋的时候,周襄王避难经过襄城,王妃在路边的一个店铺生下一位王子,所以就赐这个地方叫“王落子店”,后来又改成了王洛。

当时,王妃生完孩子后,老百姓用猪蹄炖汤给她补身体,从那以后,王洛猪蹄就出名了,并且传承至今,烹饪工艺逐步改进,越来越好吃,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看来,古代美食多数都带名人效应,大部分名人都是皇族。

不过,古人还是很实诚的,好吃就是好吃。王洛猪蹄用酱料多,而且是用老汤焖炖,老汤是熬了N多道的,不变质不变味,那味道是时间养出来的。

鲁山揽锅菜

有人说,揽锅菜不就是大杂烩么?也是也不是,它是在大杂烩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成为鲁山当地的特色美食。

有猪肉、猪肉丸子、粉条、豆腐、白菜、蕨菜和时令蔬菜等,颜色五彩斑斓,味道相当下饭。

追溯起源,可以到明朝洪武年间,杂烩菜在杨氏几代人的研究下,逐渐成为河南地方名吃。

而在鲁山,有个叫杨根宪的小伙子,开了一家快餐店,他卖的都是外地菜,于是就想弄一道有当地特色的菜,他在杂烩菜身上动脑筋,发明了鲁山揽锅菜。

他的招牌一挂起来,立刻引起了关注,吃饭的、学习的,一时间门槛儿都要被踏破了,不到半年,当地大大小小的饭店都在菜谱里加上了鲁山揽锅菜。

[责任编辑:刘涛 PX028]

责任编辑:刘涛 PX028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