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连英格玛·伯格曼都超爱这部怪兽电影


来源:桃桃淘电影

原标题:连英格玛·伯格曼都超爱这部怪兽电影丨特冷门友邻特特是一位老电影爱好者,对各种老电影情有独钟。坦白说,他看过的很多电影,甭说你们,连我也是听都没听过。所以,一直在跟他策划这个专栏:

原标题:连英格玛·伯格曼都超爱这部怪兽电影丨特冷门

友邻特特是一位老电影爱好者,对各种老电影情有独钟。坦白说,他看过的很多电影,甭说你们,连我也是听都没听过。所以,一直在跟他策划这个专栏:特冷门。


这个专栏的核心就是,从老片和冷门电影里找梗、找点,做一些老电影科普,让你们了解电影史中更丰富与有趣的东西,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好电影(老电影)。


而第一期,就是配合今年的热门电影《水形物语》,聊聊另一部当年非常经典的鱼人电影,而那部,也是《水形物语》的灵感源泉。


 

 

 

 

众所周知,鬼才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的电影一直深受科幻、恐怖电影和小说的影响。


新片《水形物语》里的“鱼人”也很明显能看出与1954年的环球怪物经典《黑湖妖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陀螺前不久透过《好莱坞报道者》确认,称其创作灵感就是源于童年看《黑湖妖谭》的经历。

 

 

《黑湖妖谭》

“这个生物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设计。当我看到它在朱莉·亚当斯下方游泳时,我就喜欢这个生物爱上她(的概念),我感到了一种近乎存在的欲望,希望他们最终能够在一起。当然,这并没有发生。”


后来他就一直想象他们能够在一起……吃冰淇淋、骑双人自行车或是吃饭。

 

 

《黑湖妖谭》里的游水戏

30岁的时候,陀螺去环球电影公司谈这部老片的版权。“我们能从这个生物的角度看这部电影吗?”显然,他想换一种角度去重新诠释该故事,但梦想并没未实现。直到托罗做动画剧集《巨怪猎人》时才与导演丹尼尔•克劳斯萌生了《水形物语》初步的构思。

虽然这次并非重拍,但《水形物语》绝对可以视为托罗对《黑湖妖谭》的一种移情,其中的相似性昭然若揭。


首先是鱼人的造型如出一辙,且它们都来自于亚马逊丛林。两部片都有一名男性科学家因为研究成果激发了个人的暴力行径,从而导致人与鱼人之间不可逆转的对峙局面。

 

 

同时,女人对鱼人具备先天的性吸引力。


在《黑湖妖谭》中,当鱼人在水下看到女主游泳时,他对她的动作充满了好奇与无畏,它拥有天然的人性。只有当人类科学家入侵他的水域时,骚扰到他时,他才有了反抗的意识,因为人类是闯入者。

《黑湖妖谭》拍于1954年,讲述一个地质小队来到亚马逊丛林,发现了一个泥盆纪时代的带鱼蹼的手形骨骼化石,并将它带给鱼类学家检查。鱼类学家很感兴趣,他想找到更多这种生物的遗骸。于是,他与地质小队深入湖泊,发现一只活着的海洋与陆地交接间的半人半鱼生物,试图活捉它。于是,这群“暴徒”入侵,各种对鱼人的骚扰、攻击、围捕轮番上演。

 

 

《黑湖妖谭》导演杰克·阿诺德

该片导演杰克·阿诺德,擅长拍摄B级科幻片,如《宇宙访客》《狼蛛》,他个人最满意的作品是只有69分钟的《空间小孩》(1958),带有浓郁的诗歌感。

更经典的则是《不可思议的收缩人》(1957),不仅反映出50年代的核恐惧,更带有浓厚的哲学韵味。


 

 

 

《不可思议的收缩人》


主角随着大小变化,他的男权想法义,以及和妻子的关系也随之改变。影片的特技效果也非常出色,更是把B级片提升到了艺术片的段位。


阿诺德后期的作品以美剧《神奇女侠》(1975)而广为人知。


 

 

 

 

ps,我还特别喜欢他执导、彼得·塞勒斯主演的一部喜剧片《鼠吼奇谭》(1959)。

 

 

《不可思议的收缩人》

在我看来,《黑湖妖谭》的伟大之处在于鱼人身上这身“全身鱼皮”:

 

 

画师米丽森特·帕特里克创造了这个生物的形象。

最早的怪物形象曾试图模仿奥斯卡小金人的外形,不过这个方案很快就被废弃了。我们看到的现在的泡沫橡胶和乳胶生物的外套,已经与奥斯卡大叔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了。

 

 

米丽森特·帕特里克

这身“鱼皮”是由化妆师布德·韦斯特莫尔设计和制作的,鱼人身上覆盖着鳞片,金光闪闪,眼睛又冷又黑。

 

 

布德·韦斯特莫尔

“鱼皮”有两套版本,一套用于陆地拍摄,另一套用于水下拍摄。所以,也有两个不同的特技演员去扮演它。当它在水下时,职业潜水员和游泳运动员里库·勃朗宁扮演了这个角色。

勃朗宁这身“鱼皮”较轻,便于水下游泳。根据拍摄要求,他需要在水下憋气长达4分钟。导演的逻辑是,空气必须穿过鱼人的鳃,因此不能从他的嘴巴或鼻子里看到气泡。“鱼皮”又是没有氧气罐的设计,很考验演员的肺活量。

不过在随后的两部续集中,这个细节被忽略了……

 

 

里库·勃朗宁

陆地上的角色由本·查普曼饰演,虽然鱼人在水中拥有独特的泳姿,但在陆地上却是一种笨拙的弗兰肯斯坦式的行走方式。

 

 

本 查普曼

由于是黑白片,我们看不到鱼人的肤色。据说,这款“鱼皮”是色彩艳丽的深色系,带有彩虹般的绿色和蓝色,具备海洋元素的色彩。深色系便于黑白摄影拍出好效果。有图为证,应该是原始色不是上色。

 

 

彩照

为了让这种生物看起来具有威胁性、逼真性,“鱼皮”的手臂上安装了一个可以挤压的装置,能让腮稍微动一下,如果布朗宁把他的下巴抬起来,他可以部分地打开这个动物的嘴巴。然而,他却根本没有办法移动这个生物的眼睛。

 

 

《水形物语》也保留了开腮的特点

据悉,鱼人的概念是基于17世纪的两种奇异生物的木刻形象,它们被叫作“海和尚”(Sea Monk)和“海主教” (Sea Bishop)。鱼人最终的头部造型是基于“海和尚”改良的,最初被抛弃的头部造型则是基于“海主教”的头部。

 

 

“海和尚”和“海主教”

剑桥大学的珍妮·克拉克曾经发现过一种两栖动物的化石,它就是曾经生存在恶臭沼泽的遗迹中。珍妮将它命名为“Eucritta melanolimnetes”——字面意思就是“来自黑湖的生物”。

 

 


来自黑湖的生物 之化石

1941年,电影制片人威廉·艾伦在拍摄《公民凯恩》时参加了一场晚宴,当时墨西哥摄影师加布里埃尔·菲格罗亚向他讲述了亚马逊河上一群半鱼半人的故事。


10年后,艾伦写了一篇题为《海怪》的故事,灵感来自于《美女与野兽》的故事,后来又被哈里·埃塞克斯和阿瑟·罗斯改写为新故事《黑湖》。

以上这些故事,构成了《黑湖妖谭》鱼人的灵感源泉。

导演阿诺德戏剧性地利用了这种生物,透过人类对水下未知威胁的恐惧,来营造恐怖氛围。所以,影片前24分钟,观众并没有真正看到鱼人,只是以它的一个爪子出现。

 

 

阿诺德表示,他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恐惧感:“这是一种基本的恐惧,人们害怕水下潜伏着什么。当你游泳的时候,你会知道那种感觉,有东西在你的腿上蹭来蹭去——如果你不知道它是什么,你就会感到害怕。这是对未知领域的恐惧,我决定尽可能多地营造这种恐惧。”

这招很奏效,斯皮伯格在21年后拍《大白鲨》时,依然沿用这套方法。

《大白鲨》

所以,《黑湖妖谭》中,人类占据了更主要的银幕时间,他们要采取行动阻止怪物出现,悬念和神秘感也由此展开。

 

 

观众很快就发现了两个人类男性角色(大卫和马克)之间有一层潜在的情敌关系,他们在科学上的分歧似乎更大。一个是理想主义的科学家,一个是个冷酷无情的科学家,怪物其实扮演的是一个天真无邪的男人。

在B级片中放入“情敌”关系,套上“科学”的外衣似乎很普遍,在《4度空间大师》(1959)中,就存在一个理想主义,一个冷酷无情两名科学家和一个美女之间的周旋。

 

 

《4D空间大师》

显而易见,在《黑湖妖谭》中,这个鱼人也迷上了女主角。但是这一点并没有被提出来,只是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一点。

吉尔莫·德尔·托罗也说过,鱼人与朱莉·亚当斯(她并不知情)同游的场面,是极富有诗意的。


我们也很喜欢这个画面,鱼人在水下,有一种男性的窥探和女性的诱惑力。在这样一种风格化的性吸引力中,鱼人被赋予一种童真,因为它之前没见过女人。以它的意识而言,就是只能看不能摸,不过它后来还是大胆的触碰了一下。

 

 

这个角色与杰克·阿诺德执导的《不可思议的收缩人》的缩小人一样,是个悲剧角色,既非英雄也非恶棍,它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它采取行动完全是处于被动,片子其实还有一层环保意识,人类试图驯服大自然,对生物造成了灭顶之灾。现在很多到外太空开疆扩土的科幻片(比如《阿凡达》已经司空见惯了),这种电影在六十年前就已经带给我们思考了。

在电影剧本完成之前,电影公司已经计划好让鱼人命运的不确定性出现在结局,好给续集打下伏笔。它在50年代也的确衍生出两部续集:杰克·阿诺德执导的《造物复仇》(1955)和约翰·谢伍德执导的《怪物就在我们之间》 (1956),但都反响平平。

 

 

两部续集

除了两部续集,还有几部卡通片,但是一直没有人去正经翻拍。要知道,其他环球怪物电影,早都翻拍到烂了(大概它是唯一原创,而非根据名著改编的原因吧)。

其实约翰·兰迪斯在80年代曾想翻拍,乔·丹特和约翰·卡彭特都想改编它,却从来都没有拍成。环球公司曾在1996年、2003年和2008年计划重启,也都没成。最新的环球怪物宇宙也因为《新木乃伊》出师不利,大宇宙计划也基本告停了。

吉尔莫·德尔·托罗对它很有感情,改成了《水形物语》。但其实早在《地狱男爵》时,他就已经玩过“鱼人”梗了。不过《地狱男爵》的原著漫画里就有这个形象,并非托罗杜撰。托罗从最开始就确定了这一形象必须忠于原作者麦克·米涅奥拉的漫画设定。

 

 

《地狱男爵》里的鱼人亚伯

 

 

漫画《地狱男爵》的鱼人设定

这只鱼人名叫亚伯.塞宾,和《黑湖妖谭》《水形物语》一样,是冷战时期被美国军方在亚马逊河捕获,带回51区做科研的。它在托罗执导的前两集《地狱男爵》中与地狱男爵并肩作战。

不过导演还是找了很多喜欢的画师来做不同的概念,韮沢靖设计过一稿。成片的鱼人形象则是美国探险艺术家伟恩·巴娄和生于台湾的电影/游戏造型师史蒂夫·王通力合作的产物,拥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在某种程度上,《水形物语》和《地狱男爵》的鱼人拥有某种联系。最明显的特征是都爱吃蛋:《水形物语》的鱼人爱吃水煮蛋,《地狱男爵》的鱼人爱吃臭卤蛋,他们还都喜欢看书和听古典音乐。

 

 

 

 

《水形物语》

这两个鱼人还都是由道格·琼斯扮演的。

根据IMDB的演员表来看,《水形物语》里的鱼人的官方名称叫“Amphibian Man”(两栖人),我国早期引进过一部苏联片《两栖人》(1962)的英文片名也叫这个,估计不少朋友都看过。它和美国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 (1977)和美国电影《美人鱼》(1984)算是少时对于鱼人的启蒙了。

 

 

《两栖人》

扯远了,再回到《黑湖妖谭》上来。这部影片当年是以3D立体电影拍摄的,1952至1953年是3D电影风起云涌的两年。一时间,3D几乎成为当时电影热卖的护身符,不过题材多局限在能体现3D冲击效果的恐怖、惊悚、科幻类影片。

 

 

以《博瓦纳的魔鬼》宣传海报为例,它有对于3D技术的解释

1952年,Natural Vision(天然视觉)的3D技术已经开始普及,就是通过视觉神经得到立体感。它用两台摄像机制作成代表双眼所看到的两套底片,但并不是染成红绿色复制成同一个拷贝片,而是分别印成两个拷贝片,以两台放映机同时放映(双机3D):两个影像在银幕上复合,而观众要戴上偏光镜看电影,偏光镜把银幕上重叠两层的影像,分别过滤去一层,将剩下的传入神经中枢,融合而产生立体感。

想必,对于我们21世纪的观众来说,看过黑白3D电影的观众还是不多吧?所以,观看《黑湖妖谭》的另一大乐趣,就是它有3D版本,而多数朋友在看非3D形式的版本时,可以考虑一下一些镜头是如何构成完整的3D效果的。

 

 

 

3D效果可以让鱼人更真实,也可以用于提高水下黑暗的深度。

不过,在当时的条件下,3D眼镜是被动的,观众观看电影时,常常产生眼睛疲劳甚至头昏脑胀的感觉。所以当时很多3D电影虽然片长很短,因此,《黑湖妖谭》的时长只有79分钟。

如果观看DVD或蓝光,可以感受到它晶莹剔透的清晰画质,50年代的水下摄影令人惊叹。

 

 

影片开篇的叙述,将创世论和进化论的理论混为一谈。还有一些亚马逊河的景色仿佛纪录片一般。据IMDB的资料,影片其实都在美国拍摄,并没有去亚马逊河水域,而黑湖的景也是在环球影城搭景。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黑湖妖谭》已经显得陈旧,表演也过时了。可它早已成为美国流行文化的一部分——与《科学怪人》《隐形人》《狼人》《德古拉》等一起成为“环球电影怪物经典”,名垂影史。


有意思的是,它还是瑞典电影大师英格玛·伯格曼每年生日都会观看的电影。

想不到吧!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