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陈嘉庚:商业竞争要优雅和诚恳丨肖像


来源:冯仑风马牛

原标题:陈嘉庚:商业竞争要优雅和诚恳丨肖像

点击上图,预定席位

陈嘉庚生于 1874 年,正是风雨飘摇的年代。生于乱世的他,从拖着辫子、穿着长袍马褂,到梳着短发、穿着洗得发白的西装,见证了一个时代的风云际会。


为了替父还债,他奔波于福建和新加坡之间,最终成为一名杰出的企业家。在国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倾尽家产投资革命,兴办教育……

几乎每一个去厦门旅行的年轻人,都会到厦门大学看一看,因为这是年轻人公认的全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当你走在校园中,不自觉地会被这些闽南式屋顶、西洋式屋身的教学楼所深深吸引,从这所大学散发出来的气息不仅仅是青春和梦想,更是历史和责任。

建南大会堂、成义楼、成智楼、南安楼、南光楼,每一栋楼的名字背后都藏着一个老人对祖国的期盼,对教育兴国的期盼。如今他已离开这个世界,更多的时候我们好像都忘记了他是一位企业家,只知道他是厦门大学的创办者。这位老人叫做陈嘉庚,为了铭记他的奉献,人们将「嘉庚精神」作为厦门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

家道中落,他坚持替父还债

1874 年,陈嘉庚生于福建同安县的集美社(今集美镇),一个偏僻的渔村。此时的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中已经积贫积弱,生于这个时代的企业家,除了经济头脑之外还需要对政治立场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在闽南一带,素有爱国忧民的传统。从民族英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这些故事都在人群中口口相传。从小耳濡目染的陈嘉庚有一个爱国梦,这个梦从他看到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后就埋在心底,他渴望早日能够报效祖国。


▲陈嘉庚:能自爱方能爱人,能爱家方能爱国


当时他的父亲在新加坡做生意,母亲乐善好施,除了自己的孩子还收养了六个孩子,在村里有着极高的声誉。8 岁那年他去私塾读书,虽勤奋好学,但因为旧式教育只知道照本宣科,所学的东西并没有可用之处。

1890 年他前往新加坡,在父亲的米行做学徒。他谨言慎行,勤勤恳恳,不久之后便被提拔为经理。尽管如此,父亲还是把米行交给了另外一个孩子。可见,他在家庭中并非太受重视。

1989 年母亲去世,他回家守孝 3 年。再回到父亲的米行时,由于兄弟挥霍无度,米行经营不善,负债累累。当时,在新加坡没有「父债子还」的说法,但深受中国儒家思想的影响的陈嘉庚,毅然站出来替父还债。他明确提出诚信经营的原则「国人要取信于世界!我们中国人一向讲究言必信,行必果!」

于是,他拿着仅有的资金开始在新加坡创业。经过详细的考察,陈嘉庚发现,菠萝罐头销路旺盛,且周期短、需要的资金不是很多。他借了 7000元,在距新加坡城区 10 英里的淡水港山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方向对了比什么都重要

创业不易,当时菠萝罐头市场竞争激烈,陈嘉庚认为整个行业都不太注意成本核算。他规定公司当日购进的菠萝必须当日制完,当夜即结算盈亏,以此作为次日采购议价的标准;生产中也尽量减少损耗。三个月后,公司收入立即大增。


随着菠萝罐头生意越做越大,对菠萝的原料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嘉庚在「新利川」附近购买了一块空地,用来种植菠萝,取名为「福山园」,事实上,这确实是一块福地,后来成为了当地最大的菠萝种植园。

种植菠萝经济效益惊人,在他的妥善管理下公司有了很好的效益。赚到了钱之后他第一时间找到债主,还清了父亲欠下的债务。他的行为震惊了新加坡,也让新加坡的商人对他刮目相看,这种看似有点「傻」的执着为他的实业注入了品牌价值和信誉。

▲舍得之间,输赢一瞬


在《陈嘉庚公司分行章程》中有这样一句话:「与同业竞争,要用优美之精神,与诚恳之态度。」 这被当时新加坡人传为佳话。在陈嘉庚的心目中,「诚信」胜过百万资产。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商场风云莫测,在公司看似一帆风顺的背后也隐藏着风暴。

由于市场的冲击,有一年菠萝罐头价格瞬间大跌,他只保住了微弱的盈利。陈嘉庚有了危机意识,他忽然意识到单一产品的经营不能应付市场的瞬息万变,为了降低风险,他决定寻找新项目。

「橡胶大王」的成长之路


《孙子兵法》云:「先知迂直之计者胜」。

从 20 世纪初开始,橡胶和咖啡等开始取代中国的茶叶,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新商品」。他从一个英国职员那里听到英国一家股份公司在新加坡高价收买橡胶园的消息,便以企业家的敏锐眼光,立刻转而投资橡胶园。

▲企业家应有战略眼光


当时因为菠萝生意的不景气,很多人纷纷脱手自己的菠萝园,陈嘉庚趁此机会购买了大片土地,这些成了他以后的橡胶种植园。

1913 年,陈嘉庚公司的菠萝产量已经占了整个新加坡的半数以上,一跃而居首位。这一年,他已是一个拥有两处橡胶园,四个菠萝罐头厂,一家米厂,一间米店,固定资产和纯利润有四五十万元的华侨企业家了。

一战爆发后,由于欧洲各国限制入口,陈嘉庚的菠萝厂货物积压,无法售出。同时,战争也给米行带来了冲击,航运几乎停运,米囤积在仓库,公司运营资金流断裂。陈嘉庚深知,企业家身上承担的不是一个人的命运,而是一群人的命运。想到工厂租金、工人的生活费,他感觉度日如年。


▲所谓出路不过是无路可退时的最后一博


1914 年冬天,被逼无奈的陈嘉庚在绝境中审时度势,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既然航运停运是货物堆积的根本,那么就自己做航运。他租了载重 1300 吨的「万通」和载重 2500 吨的「万达」两艘轮船,运来需求量很大的熟米,再送到印度销售。

他的经营策略让他的公司很快恢复了元气。

同时,陈嘉庚在橡胶上下的「赌注」也收获了回报,1916 年欧洲各国在战场厮杀,美国却趁机悄然崛起。美国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马来西亚橡胶行业的发展。马来西亚成了世界「橡胶王国」。而陈嘉庚也被作为公认的「马来西亚橡胶王国四大功臣」之一载入史册。

此后,他将事业的重心放到橡胶上来。将曾经买入的菠萝厂改造为橡胶厂,专制胶布,实现了橡胶经营从单一的农业种植到工业制造的飞跃。接着,他又设法与美国橡胶业协会搭上关系,把广告做到了美国,把橡胶厂的大半产品直接销售到美国。这样,他实现了第二个飞跃:将橡胶的农、工、贸、经营集于一身,而且开创了在英国统治新加坡百年来华侨不通过洋行而与外国商家直接进行贸易的先例。


▲非常事业要达成功,亦应受非常之辛苦


一战过后很多企业家遭受打击,但陈嘉庚却在逆境中找到突破口,并乘胜追击,迅速积累了资产,成了新加坡著名的大亨。

接下来,他继续拓展 「橡胶王国」的版图。一方面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将粗加工改为了深加工,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1922 年,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无度引起市场萧条,胶价连续 3 年下滑,许多小规模的胶园、胶厂被迫停产。陈嘉庚基于对未来经济形势的预判,果断地买下 9 家橡胶厂。

随后,他在马来亚和印尼设了 10 多家橡胶分厂,其后又在其他地方设分行、分店或办事机构,以此扩大产品销路和原料来源,减少中间环节造成的损失。到 1925 年底,陈氏公司成为南洋最大的联合企业公司,该公司生产的 「钟」字牌橡胶制品畅销全球,获利  800 万元,资产总值增至 1500 万元,成了南洋 1000 万华侨公认的商业领袖。

倾尽一生财富办教育

新加坡的欢乐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陈嘉庚却从来不是富豪大亨圈子中的一员。当地的华裔商人为了自保往往不问世事,陈嘉庚却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局势。辛亥革命前,陈嘉庚加入了同盟会,并结识了孙中山,成了革命在海外的最大支持力量。

辛亥革命后,陈嘉庚回到家乡开始兴建集美学村。他深谙旧式教育的弊端,也在新加坡的学校接触到了西方的文明和工业,他明白「国家之富强,全在乎国民。国民之发展,全在乎教育」。

兴学即是兴国。所以,他要倾尽一生所得来帮助国家扶持教育。

在他的努力下,一所近乎现代化的集美小学诞生了,这只是一个开始。兴学要解决很多问题,如师资、场地设备、批文、政府支持等等。他却在这条路上走完了自己的后半生,这并不仅仅是做慈善那么简单,而是真的将慈善和教育当成一份最重要的人生事业。

▲「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随后,他又决定创办师范和中学。

1919 年,他又开启了厦门大学的项目。他干脆把商业的部分交给胞弟,同时把 7000 英亩橡胶园和 150 万平方尺的房产地皮捐作「集美学校永久基金」。当时厦大的校址荒冢遍布,陈嘉庚亲自在一线督促工人开采。

在陈嘉庚的支持下,学校不再只教授四书五经,同时也开始教授西方科学知识。

1926 年,陈嘉庚南洋公司的效益每况愈下之时,但他不放弃办学。「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有了这句话,在那个国困民艰的时代,厦门才成了一方教育桃源。

在此后的岁月里,他步入中年却越挫越勇。他曾带领华侨抗战,日本出  100 万捉拿他,为此他流亡在外 3 年。解放战争后他揭露蒋介石国民党发动内战的罪行,支持中国共产党进行的革命事业,1947 年他创办《南侨日报》,宣传爱国、揭露美帝罪行和支持中国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定居国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


一代儒商陈嘉庚,他为父还债,努力创业,他散尽家财,为国育才。而他生活的真实写照是质朴而孤独的,一碗白饭、一碗番薯粥、一块红豆腐乳,这就是他的伙食,甚至为了教育和公益连自己的家庭都顾不上,孩子们都只觉得他是个严厉寡言的父亲。

但正是因为有这样以中国崛起为己任的儒商的存在,才推动了革命的胜利,有了我们今天安定的生活。当我们回忆陈嘉庚时候,他不仅是一个深谙儒家、兵法智慧的企业家,也是学子心中的「校主」,革命事业永远的支持者。

「财自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去。」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这便是他人生的豪言。



第三期房地产美国特训营即将开营

最强导师带队

收获实战经验

助力圈层合作

启迪转型之惑

点击下图,马上加入队伍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丨末末  编辑|小明

 总编|喻潇潇  顾问|王淑琪

推荐阅读

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商业人物故事  

  解救1300万美国女性乳房的俄国革命者 她的人生 比《我的前半生》都精彩 小霸王段永平  | 卡塔尔王妃  | 沙特王子

  邵逸夫 微软创始人 | 李兆基 

  雅虎杨致远小扎宿敌变身比特币大亨  

 硅谷第一女高管 地球最强投资人澳门赌王 

洛克菲勒 老特朗普第一个女银行家 

投机之王 F1 掌门人兰桂坊之父 

特朗普女婿可口可乐之父 |施振荣 

华尔街之狼特斯拉圣诞老人星巴克教父

利乐包创始人伍秉鉴维珍公司创始人

WeWork创始人子贡范蠡吕不韦

奥运会之父爱迪生郎平巴寡妇清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