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你知道吗?邓小平在1955年元帅名单中曾经位列第七


来源:中国军网

原标题:你知道吗?邓小平在1955年元帅名单中曾经位列第七今天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13周年纪念日。我们知道,邓小平的一生历经风雨,起起落落。他倡导和推进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原标题:你知道吗?邓小平在1955年元帅名单中曾经位列第七

今天是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13周年纪念日。我们知道,邓小平的一生历经风雨,起起落落。他倡导和推进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今天,就让我们从军事家的角度去缅怀下这位伟人……

邓小平在其革命生涯中,曾担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委、第二野战军政委、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等重要军职,不仅列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个军事家之一,而且在1955年评定军衔时,曾被定为元帅。

1955年9月总干部部上报的元帅名单,邓小平名列其中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开始正规化建设。经过几年的准备,1955年正式实行军衔制。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规定了评定军衔的标准。按照中共中央规定和当时军队干部任免权限,授予元帅、大将军衔的人员名单由中共中央书记处提名,经过政治局审议确定;授予上将、中将、少将军衔人员名单由总干部部和总政政治干部部分别提出,报请中央军委批准授予。

元帅军衔的评授条件非常高,1955年2月8日通过的《军官服役条例》中规定:“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什么人能评为元帅呢?从后来评授的结果看,除了战功、资历等,评授元帅的主要依据是职务。1955年评衔时,中央决定现任军委成员全部为元帅,军委主席为大元帅,军委委员为元帅。当时的中央军委即1954年9月重新成立的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为什么说“重新成立”呢?因为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同时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为最高军事领导机构。由于原中共中央军委成员全部进入中革军委,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分别担任中革军委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即行停止工作。1954年9月,为了加强党对军事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决定重新成立中央军事委员会,原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撤销,同时成立国防委员会,为咨询机构。新成立的中央军委由12人组成,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11人为委员,不设副主席和常委。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部分委员在中南海颐年堂合影。二排左四为邓小平。

任命邓小平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的通知书

1955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批准军委提出的授予元帅、大将、上将军衔名单。因此,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怀要总干部部部长罗荣桓、副部长宋任穷等代为起草国务院总理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呈请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函稿。9月3日,罗荣桓和宋任穷等给周恩来总理和刘少奇委员长正式报告称:“关于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问题,中央已决定现任军委委员之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邓小平、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等十一同志均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特呈请国务院转呈全国人大常委会办理授予军衔的法律手续。

从这11人的元帅名单看,个个都是战功卓著的开国元勋。人民解放军阵营中战将如云,能跻身元帅之列可谓凤毛麟角。邓小平曾领导发动百色起义,任红七军政委和前委书记。1933年后曾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第一二九师政委、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晋冀鲁豫军区政委。抗日战争胜利后,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政委、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同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一起指挥中原和华东两大野战军,对徐淮地区的国民党军主力发起战略决战。淮海战役后,任第二野战军政委、西南军区政委。在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在创建人民军队,领导武装力量对敌作战,参与战略决策等方面功勋彪炳,授予元帅衔当之无愧。

红军时期的邓小平

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

解放战争中的邓小平

在11人的元帅名单中,邓小平排名第七

在总干部部上报的元帅名单中,邓小平排在陈毅之后,罗荣桓之前,位列第七。

对高级将领评衔,除了对功绩、任职、资历的综合评定,还有个平衡问题,这就是照顾“山头”。所谓“山头”,是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的形象说法。应该说,中国革命的“山头”是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割据的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战争时期我军是由大大小小的山头组成的,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的三个方面军,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三个师和新四军,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大野战军等等,是各时期的主要山头;此外还有陕北红军、东北抗联、琼崖纵队、东江纵队等许多小山头。

毛泽东对待山头的态度是:承认山头、消灭山头。照顾山头,最终是为了消除山头。早在1945年2月15日他就讲过:“山头主义是中国社会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特殊情形的产物,应该承认这个东西。要消灭这个东西……”因此,在评衔过程中,特别是高级将领的评衔,当时还是很注意平衡各山头间关系的。从元帅和大将最后评定的结果来看,各时期的主要山头,至少都有元帅和大将各一人,这不是偶然的。

建国初期邓小平任西南军区政委

1952年8月1日,朱德、贺龙、邓小平出席全军第一届体育运动大会开幕式。

从元帅名单的排名看:

朱老总以其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指挥、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辉煌经历名列榜首,毫无争议。

彭老总曾任红军前敌总指挥兼红一方面军司令员、八路军副总指挥、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位居次席,亦无悬念。

排在第三至第六位的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除了战功和资历外,所代表的正是抗战时期的四大“山头”: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八路军第一二九师、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和新四军。并且,林、刘、陈还分别是解放战争时期四野、二野、三野的司令员,贺老总则是红二方面军总指挥。

而邓小平能排在罗、徐、聂、叶四帅之前,除了其他因素之外,显然与他担任刘邓大军政委和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有很大关系。

“刘邓大军”的领导者刘伯承与邓小平

淮海战役总前委,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毛泽东提出到地方工作的不评衔,邓小平与元帅擦肩而过

据原总干部部副部长宋任穷回忆:当时负责授衔工作的彭德怀、罗荣恒和宋任穷到中南海向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汇报军衔评定方案和进展情况,毛泽东听完评衔工作汇报后说,“你们搞评衔,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我这个大元帅就不要了,让我穿上大元帅的制服,多不舒服啊!到群众中去讲话、活动,多不方便啊!依我看,现在在地方工作的,都不评军衔为好!”为此,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都表示不要评衔了。

1955年邓小平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55年9月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会议的议题之一是有关授予元帅军衔问题。9月11日晚,中共中央书记处再次召开会议,专门讨论授予元帅军衔问题。9月16日,国务院第十八次全体会议讨论并通过授予解放军有功人员勋章的第一批名单等问题时,主持会议的陈云解释说:“有些同志曾长期在解放军中服役,现在转业了,没有授予军衔。授元帅的同志定为10位,也不是可以授予的都授。如邓小平同志,在革命战争中对建军和指挥作战都是有功的,也是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考虑可以授予,但他现在的工作主要是做中央秘书长,搞个元帅不好,他自己也认为还是不授予好。毛主席无论从哪方面讲,都可授大元帅衔,但经中央和毛主席本人考虑,还是不授了,将来需要,什么时候授都可以。”同一天,周总理致函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授予朱德等十人以元帅军衔,名单中少了邓小平。可以看出,不授元帅军衔,与邓小平个人意见也有很大关系,“他自己也认为还是不授予好”。

9月23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授予十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这样,邓小平最终与元帅擦肩而过。

十大元帅

有人曾问过这样的问题:毛泽东提出已到地方工作的就不评衔了,所以邓小平、李先念等已在政府任职的原高级将领就没有评衔。但当时贺龙和陈毅也在北京任副总理,贺龙还是国家体委主任。贺龙、陈毅和邓小平,除担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与军事工作直接有关外,主要还是从事政府和党务工作,在军队中都没有具体职务。按照这一原则,既可以给他们授军衔也可以不授。但是贺龙、陈毅为什么也授衔了?

这恐怕主要基于以下考虑:贺龙、陈毅长期担任独当一面的军事指挥员,是军内“老总”级的旗帜性人物,代表着大“山头”。贺龙授元帅,是代表着红二方面军和八路军一二〇师;同样,陈毅授元帅,则代表着新四军和华东(第三)野战军。

周总理还就陈毅授不授元帅提出了建议。1955年9月11日,在最后确定元帅名单之前,周恩来给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打电话,主张授予陈毅元帅军衔。他指出:“军衔授予,对陈毅同志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均无不便之处,平时可以不穿军服(必要时穿)。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原也有元帅衔,现在他做部长会议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帅头衔了。可以说是一个例子。”

也有人认为可以比照罗荣桓,因为罗荣桓的情况与邓小平非常相似,也是在军队长期从事政治工作,主要职务不是政治部主任就是政治委员。但是罗荣桓与邓小平不同的是他当时担任实际军职,任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所以他能成为唯一的“政工元帅”。

1955年10月,邓小平与贺龙元帅、陈毅元帅、黄克诚大将等在全军射击运动会看台上。

[责任编辑:孙超 PN136]

责任编辑:孙超 PN136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