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虎牢关之战的王牌:“玄甲军”到底是不是重骑兵?
2017年06月26日 13:06:22
来源:冷兵器研究所
正当罗马人传奇般的英雄皇帝希拉克略带领军队与入侵的萨珊波斯帝国鏖战之际,远东最具英雄气概的军事指挥官也在进行他个人军事生涯中最出色的表演。他唐帝国皇帝李渊的第二子——秦王李世民,日后的唐太宗,唐帝国最富能力、经验与威望的统帅。他于公元620年8月率领50000军队,从山西向洛阳进击,执行摧毁河南王世充势力的作战计划。一开始,王世充的郑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不过到了公元621年,王世充亲率军队发起一次重大反击,使带兵巡行营地的唐军将领屈突通、窦轨遭遇了失利。
此时,李世民亲自率领唐军最精锐的骑兵“玄甲军”——军服与盔甲均为漆黑色的1000名精锐骑兵前来增援,与王世充前来迎击的郑军骑兵展开了激烈的骑兵战。最终,玄甲军大败王世充的骑兵,俘获王世充的骑兵将领葛彦璋,歼灭和俘虏了6000多人,使得王世充溃逃回洛阳城内。
同年,李世民选出2500名精锐骑兵,其中包括1000名最精锐的“玄甲军”,以及1000步兵,离开围攻洛阳的唐军,奔向虎牢关。他是要迎击窦建德前来支援王世充的一支兵力高达10-12万的夏军。在决战中,李世民先通过挑战胜利,以及拖延决战时间等计策造成窦建德军队的士气低落、口渴与疲劳。然后,他出动300骑兵试探夏军的阵势。在确定形势后,李世民下令把更多的精锐骑兵集中在窦建德的已经有动摇迹象的左翼。李世民率先出发,其他支队骑兵跟随在后,向东涉过汜水,直扑敌阵,开始总攻击。窦建德的军队由于淬不及防和疲惫,已经出现了部分的崩溃。但窦建德军中的精锐骑兵还是进行了有效的对抗,掩护形势窘迫的夏军后撤靠近东面的山坡。这使得夏军处于泗水流域东部的悬崖地区——一个不错的防御地形。
▲唐太宗李世民
由于窦建德骑兵数量众多,唐军骑兵突击稍显不利,李世民立即命令其他骑兵支援。他还趁夏军防御阵地转移造成较大混乱之机,出动了自己的王牌。他亲自率领最精锐的1000名玄甲骑兵,在程知节(就是程咬金)、秦琼等悍将的伴随下,对窦建德的军阵发动最后猛烈的冲击。这些骑兵们卷起旗帜,一直充透了整个夏军的军阵,直达悬崖附近。之后,玄甲骑兵在夏军的阵后,展开了之前卷起的唐军大旗。窦建德的军队本来就士气低落,现在看见唐军的旗帜纷纷飘扬在自己的阵后,就更是惊恐万分。这时,从侧翼迂回的唐军骑兵也已就位,他们和玄甲骑兵进行合击,窦建德大军迅速全面崩溃。
虽然在原始历史资料中,未写明唐军这支统一战争中的最精锐骑兵是否为重骑兵,但根据大部分研究唐帝国战史的西方现代战史专家定义,或根据现代军史国际上对于重骑兵的称谓,“玄甲军”必然为重骑兵。不仅玄甲军,其实绝大部分用于突击的唐帝国本土骑兵,皆为重骑兵。
中国很多原始史料经常将人马俱甲的骑兵称作“甲骑”[ 常见于汉代之后,因为汉代对皮甲才称之为“甲”],也就是甲骑具装。同时,一部分中国古典记录往往由于记录者本人对于军事装备并不是特别了解及重视,经常用“铁骑”、“劲骑”、“骁骑”、“精骑”模糊描述精锐骑兵,而且是否为具装骑兵并不能完全确定。
事实上“铁骑” 、“铁马”也常用来形容披挂铁甲的战马,而“劲骑”、“骁骑”、“精骑”也不确定为具装骑兵[ 其实西方古代原始史料也一样出现各种混乱的问题]。国内现代一些历史资料就根据这些古称,将“甲骑”作为重骑兵,其余就统统归为轻骑兵,这对于军事装备研究是不太严谨的。同时根据史料,马匹不披铠的唐帝国骑兵在记载中出现的次数更多,容易出现一些“重骑兵在唐帝国开始衰落,轻骑兵逐步代替了重骑兵”诸如此类的观点。
▲《贞观之治》中虎牢关之役出现的唐军具装重骑兵
实际上,我们以世界军事史的规律来看,轻装骑兵逐步取代重骑兵,是要到18世纪火药武器不停飞速更新的时代,绝不可能出现在公元7世纪。且按是否披挂马铠这个标准来定义轻重骑兵,等于是把重骑兵的一种形态[ 很可能只是由于战场需要当时没披挂马铠]划分进了轻骑兵,背离了现代军史国际的分法,会产生较大的混乱。
在当今较为普及的定性中,拥有突击力量、有较强的近战装备、相较于同时代良好的防护,以及强壮的马匹是重骑兵必须具备的条件,而并非以是否使用马铠而定义。诸如前面章节提到的马其顿亚历山大的“伙伴骑兵”,罗马军团中的重型辅助骑兵,包括唐帝国同时代的法兰克重骑兵——墨洛温王朝或加洛林王朝骑兵,都是马匹不披铠甲的重骑兵。欧洲骑兵的这个习惯甚至一直保持到神圣罗马帝国的14世纪。
根据历史学家卡尔海因茨的意见,唐军的盔甲中最主要的就金属札甲,这些铠甲还部分会在胸前、背后加强有大型或小型的圆形或椭圆形铜质或铁质甲板[ 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的“明光铠”],这在当时显然是标准的重型铠甲。在这些札甲复原中,胸前拥有较大护心镜的造型往往出于雕塑,而胸前护心镜较小,但札甲甲片重叠交替并覆盖全身的盔甲,往往来自壁画。现代认为,后者的实际装备数量在唐军中要更高些。
值得一提的是,唐帝国时代的铠甲,比起之前,甚至是以具装骑兵闻名的隋军重骑兵的铠甲,其编缀金属札甲甲片的甲裙要更大,能为骑手腿部提供更好的保护。其腿甲往往一直延伸至脚踝,提供全方位的防御,且这种盔甲在资料中非常常见。至唐帝国中叶最繁华的“开元盛世”之时,一些重甲在腹部又加装了圆型护具,提供更完备的防护。
▲唐军使用更普遍的重札甲
当然,很多唐军的重装士兵,也披挂没有护心镜的金属札甲。总之,7世纪左右的唐帝国初期,是中国金属札甲发展的一个高峰。宽阔交叠的金属甲片覆盖全身,提供了完备而良好的防护。同时期,突厥人或中亚草原民族也开始流行这一样式。唐军札甲护颈与南北朝时期北朝高高竖起的盆领不同,转变为宽阔巨大的软甲护颈紧贴颈部。护颈被称作顿项,大得足以把前面的喉咙完全包裹,完全护住了嘴下方至锁骨部分。但唐军中似乎锁甲的成分很少,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唐帝国有限的锁甲来源主要是从中亚进口,因此不像同时代拜占庭或萨珊的精英骑兵那样给予颈部硬甲(诸如锁甲)的保护。
▲中唐时期较前期更重装的明光甲
总之,唐代的全套重札甲,有作为头盔的兜鍪、护颈的巨大护项、作为肩甲的披膊、保护前臂的护臂,腿甲保护则一直延伸至脚踝,可谓非常齐全。这样的盔甲和同时代的欧洲、西亚、中亚相比,也算是拥有极强的防护力。穿着这样盔甲作战的骑兵,肯定不能算是轻骑兵。而且唐军中有真正的“轻骑兵”,那就是不披甲或者披轻甲,以弓箭移动射击作为主要作战方式的骑兵。
本文经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权发布。主编原廓,作者龙语者。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