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乔传》中的几处史实硬伤,你读懂了吗?
2017年06月14日 16:49:04
来源:历史大学堂
近日《楚乔传》热播,笔者发挥深入“扒”史的精神,分享一些剧中的历史雷点。
一、西魏“反汉化”改革
493年,孝文帝以南征为名迁都洛阳,标志着北魏汉化改革进入高潮。
孝文帝改革以汉化为中心,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改易汉俗例如改姓等。这是北魏对汉文化的全盘学习,大大加速了北魏的封建化进程。
但是,孝文帝改革触动了鲜卑旧贵族的势力。
他们从改革一开始就百般阻挠,与孝文帝的革新派形成激烈对抗,这种新旧冲突在孝文帝去世后开始激化。
改革后不到五十年,北方六镇起义,北魏走向分裂。
▲《楚乔传》剧照
534年,高欢扶持元善见为帝,建立东魏;535年,宇文泰扶持元宝炬为帝,建立西魏。
高欢是鲜卑化的汉人,而宇文泰是汉化的鲜卑人。二者出身不同,但都尽力弥补汉化改革带来的汉胡分裂。
高欢面对汉族门阀和鲜卑贵族的矛盾,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只好推行家族联姻。相比之下,宇文泰的社会改革做得很成功。
本来北魏建国后,胡汉融合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进行,但是孝文帝改革太急功近利,导致社会的严重撕裂。所以针对这样的弊端,宇文泰开始了“反汉化”改革。
宇文泰起用苏绰推行“托古改制”,以恢复“周礼”为名推动社会变革。
改革的内容包括改革官制,推行“均田制”、“府兵制”等,随后宇文泰颁布《六条诏书》,对改革的方向做了确定。
为了弥合胡汉之间的裂痕,宇文泰开始实行“赐姓制”,即将有功的汉人赐予胡姓。
这在最大程度上笼络了胡汉上层,特别是关陇贵族。后世清朝推行的“抬旗”和赐姓有异曲同工之妙。
▲《楚乔传》剧照
《楚乔传》开篇年代应该在西魏建立后,因此男主角宇文玥不可能是西魏建立者宇文泰的原型。
而开始推行改革的西魏,鲜卑贵族是不会有汉字单姓的,而进入上层的汉族士族也应该是胡姓,所以剧中不符合史实。
除了赐胡姓,宇文泰在社会风俗上也推行复古。宇文泰来自北方六镇,六镇以鲜卑贵族为主。要知道,汉服的宽袍大袖不适合作战,所以赵武灵王才推行胡服骑射。
那么作为弱势一方的西魏,为了富国强兵,在衣冠等风俗方面开始复古,重新恢复鲜卑服饰也势在必行。
所以剧中满眼风度翩翩的汉服装束是不符合史实的。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宇文泰大力复古,但目的是融洽民族关系。他的最终本质还是推动封建化实现富国强兵,所以这场改革实际上是“明退实进”。
▲《楚乔传》剧照
二、书写材料的革新
中国古代的书写材料经过了龟甲兽骨、青铜器以及竹简的演进。
这些材料最大的特点就是笨重,当年秦始皇每天批阅的竹简奏章重达一百二十斤,需要内侍抬着上殿。当时形容知识渊博的“学富五车”就是五马车重的竹简。
鉴于这样的弊端,中国人开始寻找更为轻便的书写材料,很快选中了“缣帛”,就是丝绸织成的布。但是这太贵了,普通人根本用不起,更别提推广了。
直到西汉初年,麻纸出现,这是书写材料的革命。但是这种麻纸易破损且不易保存,所以一直默默无闻。
东汉中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技术,将造纸取材扩大,“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这导致纸张强度增加、价格低廉,因此很快推广开来,开始了对竹简的大规模取代。
到四世纪的两晋时代,纸张已经完全取代竹简,成为书写的主要材料。
《楚乔传》中青山院案头堆放的竹简明显是不符合史实的。
一般而言,古代新生事物都是从上层铺开而后逐渐向下层渗透的,所以纸取代竹简的革命应该先从上层开始。
▲《楚乔传》剧照
除了纸,值得一提的是汉字字体的不断发展。
夏商时代,以龟甲兽骨为书写材料,汉字属于初创阶段,因此以甲骨文为主流。商朝之后,青铜器盛行,篆书作为一种甲骨文字的升级版开始成为主流,刻在青铜器上称为铭文。篆书在春秋战国的发展过程中开始五花八门,最后书写小篆的秦国统一六国。
秦朝统一后,对文字进行了统一,这是汉字发展的里程碑。
秦朝先是以小篆作为通用字体,后来发展出隶书。隶书字形扁长,适合在竹简上竖向书写。
进入南北朝时代,汉字的字体再次出现多样化趋势,“北碑南帖”成为当时的典型特点。
北魏时代,碑体成为主流字体,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魏碑”。
北魏瓦解后,东魏成为碑体的主要继承者,这也成为后世隋唐书法的先行者。
而西魏由于推行“反汉化”改革,所以对魏碑的继承不如东魏,后期统一北方后才后来居上。
西魏字体前期趋于复古,北魏的流行字体为汉化后的隶书,即“汉隶”。
剧中所出现的字体基本都是篆书,这是不符合史实的。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