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河北那些让人惊艳的民间画,你知道几个?(上)


来源:长城网

导语:在河北,民间的智慧有很多丰富的表现形式,民间画就是其中一种,民间艺人们手持画笔,把对乡村生活的体味和憧憬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风情。它们经过时间的积淀和工艺制作手段的提升,已经成为河北响亮的地域名片,下面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原标题:河北那些让人惊艳的民间画,你知道几个?(上)

导语:在河北,民间的智慧有很多丰富的表现形式,民间画就是其中一种,民间艺人们手持画笔,把对乡村生活的体味和憧憬用简单的线条表现得淋漓尽致,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风情。它们经过时间的积淀和工艺制作手段的提升,已经成为河北响亮的地域名片,下面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武强年画

武强年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强年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强年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强年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武强年画的起源可上溯到宋元时期,在明朝永乐年间形成规模,清朝康熙、嘉庆年间达到鼎盛。2006年武强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强年画一般由“绘、刻、印”三道工序完成。古代的武强年画是纯手工描绘,随着市场的需求和雕版印刷术的兴起,逐渐形成了木版套色年画。武强年画题材丰富广泛,从民间习俗、农事耕作、天文地理、戏曲传说、经史典故、社会变革等方面,将民风、民族精神寓于画中。传统民间艺人根据不同地域房屋特点、爱好、习俗,创作门画、窗画、灯画、中堂、条屏、炕围、壁纸等多种艺术形式,遍布民居小院各个角落。

目前,武强县共有年画作坊120多家,在北京、贵州、云南等地已建立实体店近百家,产品还销往日本、美国、比利时、西班牙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2016年武强县年画及相关产业销售额达1.5亿元。

白洋淀芦苇画

白洋淀芦苇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洋淀芦苇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洋淀芦苇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洋淀芦苇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洋淀芦苇画是历史悠久的汉族工艺美术品。起源于明朝初年,取材天然芦苇,裁茎做骨,剪叶成羽,观之若似水彩,抚之方知芦秸。

白洋淀芦苇画采用白洋淀优质芦苇为原料,经选料、制版、雕刻、着色、粘贴、装裱等十几道工序精心创作而成。不添加人工色素和任何染料,利用芦苇的自然光泽,天然环保,无毒无味,可谓“绿色艺术画”。由于采用了特殊处理工艺,芦苇画可长期保存,绝不会退色、变形。芦苇画新颖别致,古朴典雅,画面玲珑剔透,栩栩如生,具有浓郁的乡土风情。

馆陶粮画

馆陶粮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馆陶粮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镇粮画姑娘在作画。馆陶县委宣传部供图

小镇粮画姑娘在作画。馆陶县委宣传部供图

2014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的河北省馆陶县寿山寺乡寿东村,因该村手工制作粮画而远近闻名,并被称为“粮画小镇”。

寿东村目前有粮食画加工户80余户,并带动周边10多个村庄、300余户从事粮画创作。该村制作粮食画在清朝末年开始兴起,村民们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为“彩墨”,利用籽粒原色,吸取国画、浮雕、装饰等传统工艺的精髓,通过粘、贴、拼、雕、组等手段,把植物种子、五谷杂粮组合粘贴成山水、人物、花鸟、卡通、抽象等图画(案),其粮画画作细腻、清雅、秀美、立体感强颇受人们欢迎,是装饰客厅、楼堂馆所大雅之物品。

烙画

烙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烙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烙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烙画。图片来源于网络

烙画又称烫画,火笔画,用火烧热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作画。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盛于东汉,曾一度失传,如今逐渐形成以河南、河北等地为代表的几大派系。烙画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烙画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秦皇岛卢龙镇达连巷村的“葫芦烙画”技艺在全县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上是比较完善的一派。卢龙县首个“卢龙葫芦烙画传习基地”就在此建成。达连巷村葫芦烙画这一技艺的传承历史由来已久,村中酷爱葫芦烙画者众多,每年大多数家庭都会种植葫芦。待到霜降节气,各种形状、各类大小的葫芦成熟后,利用开水烫,去皮、晒干、变黄后制作葫芦烙画。

(本文中图片、文字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