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晚唐以后香盒作为贺礼渐成风气 宋代文人雅士互赠香盒以表情思


来源:新快报

宋代是我国香文化发展的最鼎盛时期,焚香方式的艺术化也提升了宋代香器制作的工艺艺术水平,据了解显示,早在晚唐,以精致的金银香盒作为贺礼已成风气,而在宋代达到最高峰以后,此后历经元明清,工艺则愈趋精巧,但形制皆无大变。有研究表明,香盒已不仅仅拥有简单的盛放香料的实用功能,它还是皇家宫廷生活礼制和文人雅士表达友情的寄托之物。

原标题:晚唐以后香盒作为贺礼渐成风气 宋代文人雅士互赠香盒以表情思

日期:[2017-01-15] 版次:[A15] 版名:[收藏周刊·封面] 字体:【大中小】

■洞口窑寿字香盒

■洞口窑寿字香盒

■元 剔红葵口过枝牡丹香盒 中国嘉德2013年秋拍以172.5万港币成交 雅昌供图

■元 剔红葵口过枝牡丹香盒 中国嘉德2013年秋拍以172.5万港币成交 雅昌供图

■宋龙泉青瓷刻花纹香盒 浙江博物馆藏

■宋龙泉青瓷刻花纹香盒 浙江博物馆藏

■北宋 定窑白釉划萱草纹香盒    香港佳士得2014年秋拍以184万港币成交    雅昌供图

■北宋 定窑白釉划萱草纹香盒 香港佳士得2014年秋拍以184万港币成交 雅昌供图

■宋代雕漆剔红桂花香盒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雕漆剔红桂花香盒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李喜庆藏品

■李喜庆藏品

宋代是我国香文化发展的最鼎盛时期,焚香方式的艺术化也提升了宋代香器制作的工艺艺术水平,据了解显示,早在晚唐,以精致的金银香盒作为贺礼已成风气,而在宋代达到最高峰以后,此后历经元明清,工艺则愈趋精巧,但形制皆无大变。有研究表明,香盒已不仅仅拥有简单的盛放香料的实用功能,它还是皇家宫廷生活礼制和文人雅士表达友情的寄托之物。

■收藏周刊记者 梁志钦 实习生 梁婉莹

唐宋时香盒从皇室到民间都备受珍重

香道文化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唐、宋两代,随着香的种类的增多,广为盛行,香已不再仅仅是皇室的专享,它也开始遍及千万百姓家,在北宋张择端绘制的《清明上河图》中,有一幕表现的就是“刘家上色沉檀拣香”专门经营香料铺的画面。

香道的普及,使得香盒的发展也随之丰富起来。

其中据史料显示,到了唐代,香盒就已十分盛行。正如盛放香脂面药讲究者多用金银盒,唐代香盒也以金银制品为主。因为价格昂贵,一般都是作贺礼之用。晚唐以后,香盒作为贺礼已渐成风气,在宋代就已普遍流行。例如《宋会要》就曾记录太平兴国二年吴越钱俶“进贺纳后银器三千两”,“金香狮子一座并红牙床、金香合、金香毬共五百两”。

在宋代,银香盒更是成为了诸王、百官、内职为君王贺寿的必要器物。欧阳修在其《归田录》卷二中曾描述到,圣节(君王生日)前的一个月便会开始在各大佛寺建道场,如此,臣民都会醵钱饭僧,进香盒,“每岁乾元节醵钱饭僧,进香合(合同盒),以祝圣寿,谓之香钱,判院官尝利其余以为餐钱”。

此外,皇太后生日也有进贡香盒的仪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中曾有描述,真宗乾兴元年十一月为皇太后生日,“前一月,百官就大相国寺建道场,罢日,赐会于锡庆院,禁刑及屠宰七日。前三日,命妇进香合,至日,诣内庭上寿”。

苏东坡曾赠送香盒给弟弟作生日礼物

但事实上,香盒除了是宋代地方向朝廷纳贡的贡品,也是宋代臣子给皇帝的生日贺礼,还是宋代文人雅士互赠表达友情寄托情思的常用礼器之一。

绍圣二年,苏东坡被贬至惠州,而其弟苏辙则被贬在筠州,在苏东坡给提点刑狱正辅的书信中,就曾有提到给其弟作为“生日礼物”的生日香盒,“有一信箧并书欲附至子由处,辄以上干,然不须专差人,但与寻便附达,或转托洪吉间相识达之。其中乃是子由生日香合等,他是二月二十日生,得此前到为佳也”。短短几句话,兄弟间深情表露无遗,而承托这份情感的正是一个小小的香盒。

有关香盒记载的历史文献资料还有很多,但总的而言,自晚唐五代至宋普及流行以来,香盒已不仅仅拥有简单的盛放香料的实用功能,它还是皇家宫廷生活礼制和文人雅士表达友情的寄托之物。

宋代香盒尤以漆盒和瓷盒为多见

作为寿礼的香盒主要还是以金银为主,不过在两宋时期,大量使用的主要还是瓷香盒,例如龙泉窑就曾在宋代烧制了大量的青瓷香盒。

宋代作为瓷器发展的高峰,为此瓷盒品类极多,用途各异,例如有粉盒、油盒、画盒、药盒等等,如果不是有特书款识,一般难以清楚区别。不过与金银制品略同,瓷香盒与掌心大小的粉盒与油盒等器物相比起来,尺寸要稍稍大一些,这也就成为了香盒与其他瓷盒区分的要点。

到了南宋末年,又开始出现了制作极精巧的雕漆香盒。雕漆是原始漆工艺中的一种,剔红、剔黑、剔犀皆在其属。其工序也非常繁复,需先把器胎用调色后的笼罩漆层层髹涂,积累得足够厚,再用刀在上面细雕花纹,漆色为朱,便是剔红;漆色为黑,则曰剔黑;若剔犀,则朱漆黑漆交错髹涂,累积为色层,然后深雕如意云,露出朱黑相间之纹理。

宋代雕漆后人习惯称之为宋剔,其香盒造型精细且贵气,除了实用之外又兼赏玩,尤其为明人所艳称。例如明人屠隆就曾撰文表示宋代雕刻的香盒乃为诸物之冠,他在《考槃余事》中写道:“有宋剔梅花蔗段盒,金银为素,用五色漆胎,刻法深浅随妆露色,如红花绿叶,黄心黑石之类,夺目可观,有定窑饶窑者,有倭盒三子、五子者,有倭撞可携游。必须子口紧密,不泄香气,方妙。” 但可惜的是,到了明朝时期,宋剔却已经非常少见了。

在宋代以后,香盒历经元明清多个朝代,形制无大变,工艺则愈趋精巧。如元明的剔红讲究的是刀法,“藏锋清楚,隐起圆滑”,这与元人尚腴的风韵不无关系。而在明清之时,香盒的材质逐渐多了起来,愈渐丰富。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元代还出现了线香,不过传统的香饼香丸依然与它并行,熏燃香饼所必须的香盒于是与香炉、箸瓶以及箸与香匙,共同结为书斋雅舍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古典趣味,此即所谓“炉瓶三事”。

藏家话收藏

李喜庆:

虽经过几百年的历史,

香盒现置之案几,

仍赏心悦目

我收藏的这件清代双鹤纹香盒,高3.8厘米,直径7厘米。盒子圆鼓形,精黄铜制成,子母口。盖面圆拱,盖子浅浮雕双鹤花卉。两只仙鹤栩栩如生,立在一株花草的两旁,似在低头啄叼花草,左边是一株枝繁叶茂的葡萄树,累累成串的葡萄压弯了葡萄树,葡萄树顺着盖面,弯曲在双鹤的上部。整个图案雕刻雕饰精美,寓意吉祥,仙鹤寓长寿,葡萄寓多子多孙。整件器物雕饰精美,胎体厚实,通身皮色金黄,宝光内敛,虽然经过几百年的历史,现置之案几,仍赏心悦目。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

(参考资料:扬之水《说香盒》)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