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恸!最后一位“沂蒙六姐妹”伊淑英老人昨日辞世
2016年06月22日 14:25
来源:齐鲁壹点
最后一位“沂蒙六姐妹”走了。 2016年6月21日下午4点半 ,“沂蒙六姐妹”之一的伊淑英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历史的车辙滚滚向前,回首四顾,眼泪茫茫,更多的是怅惘,悠悠九十一年,前半生走过硝烟,后半生名满沂蒙……
原标题:悲恸!最后一位“沂蒙六姐妹”伊淑英老人昨日辞世
最后一位“沂蒙六姐妹”走了。 2016年6月21日下午4点半 ,“沂蒙六姐妹”之一的伊淑英老人,永远离开了我们,历史的车辙滚滚向前,回首四顾,眼泪茫茫,更多的是怅惘,悠悠九十一年,前半生走过硝烟,后半生名满沂蒙……
(左一为伊淑英老人)
据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村委工作人员介绍,6月22日上午, 伊淑英老人追悼会在家中举行 。
伊淑英: 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人,1925年出生,汉族。她出身贫寒,家人为革命牺牲成了孤儿,为人家当过童养媳。1941年17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全村抗战时期入党的第一个女党员,组织本村妇女积极开展抗日斗争。1943年春到蒙阴县城郊区帮助开展对敌斗争。孟良崮战役期间,她和该村其他五姐妹积极拥军支前,筹军粮、做军鞋、送弹药,为战役的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沂蒙六姐妹”绣红旗(资料图)
她 的 故 事
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英雄的“沂蒙六姐妹”以“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精神,积极拥军支前。伊淑英是沂蒙六姐妹之一,多年来一直住在山东省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
“1947年部队来的时候,就是爬的那座山。”伊淑英老人望着烟庄村村外巍峨的蒙山,想起了峥嵘的战争岁月。“当时很多战士都赤着脚,爬山路的时候,山上的石头把战士的脚磨得淌血流脓,俺们看着心疼。”
于是,伊淑英和其他五姐妹决定给部队的战士做些鞋。 一只鞋底要纳120行,一行要过30多针,每针都要经过锥眼、穿线、走线、拉紧等工序, 伊淑英和其他五姐妹彻夜不眠胳膊和大腿都磨起了泡、出了血,手指也变了形。
在孟良崮战役打得最激烈的时候,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天天在村子上空轰炸,“六姐妹”还主动承担起了运送草料和弹药的重要任务。“上级党组织要给部队的战马凑2500公斤草料,俺们二话没说,主动承担了下来。”伊淑英说。
(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内六姐妹雕像)
然而,为了躲避轰炸,乡亲们都躲到山沟沟里去了,村里就剩下了她们6个人,敌人多次来村里烧杀抢掠,抢得村里空荡荡的。怎样才能凑足2500公斤草料呢?并且,“六姐妹”小时候都缠过脚,走平路还行,翻山越岭就遭了罪,走不快不说,还老跌跤。
于是,“六姐妹”咬紧牙,翻过一道道山梁,走进一个个村庄,终于凑足了草料,接着又立刻动员了村里的妇女组织运输队,把草料送到了预定地点。
除了草料,“沂蒙六姐妹”还给部队送过弹药。一箱弹药七八十公斤,一个人扛不动,就两人抬,翻越10多公里山路,一直送到前沿阵地。
六姐妹还带领村里的妇女,把粮食加工成煎饼送到前线。 烟庄村妇女饿了舍不得吃粮食,吃两口榆钱饭凑合,手上烫起了泡挑破了接着干,终于在2天之内把2500多公斤粮食烙成煎饼送到了前线。
(伊淑英担任2009年全运会火炬手)
让伊淑英老人最骄傲的事,不是她早年拥军支前的光荣事迹,而是她的子孙参军、入党。伊淑英说:“俺的3个儿子、一个孙子都参军了,他们也都是党员,一想起这个,俺心里就‘滋’。俺的一个重孙子也上一年级了,俺经常教育他好好听话,长大了一定也要入党。要让子子孙孙都听党的话,跟着党走。”
她 们 的 故 事
在革命战争年代, 位于沂蒙老区蒙阴县烟庄村有6位十八九、二十刚出头的姑娘或媳妇,她们出身苦寒,有的是童养媳,有的是逃荒户的女儿,但她们英勇支前,为子弟兵送军粮、做军鞋、看护伤病员,置自己的生命于不顾。她们是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
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淮海战役中,特别是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妹不分昼夜,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线的军支前重担,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纳军鞋、护理伤病员等。据不完全统计,在孟良崮战役期间,她们带领全村为部队烙煎饼15万斤,筹集军马草料3万斤,洗军衣8500多件,做军鞋500多双等等,为革命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1947年6月10日,当时鲁中军区机关报《鲁中大众报》以《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为题,报道了这支模范群体。从此,“沂蒙六姐妹”的名字传遍了整个沂蒙山区。
陈毅元帅曾说过“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值得纪念的是, “沂蒙六姐妹”这一称谓,其实是当年陈毅元帅亲自命名的。
迟浩田将军曾题词:“沂蒙六姐妹,拥军情不忘”。2009年,一部以她们为原型的电影《沂蒙六姐妹》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在全国公映,再一次感动了全国观众。2011年5月23日,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在蒙阴县烟庄村开馆。
“ 沂蒙六姐妹 ” 其他五人简历
伊廷珍, 中共党员,汉族,1926年7月4日出生,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人。1941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烟庄村识字班班长。伊廷珍与张玉梅(已故)、杨桂英(已故)、伊淑英、冀贞兰(已故)、公方莲(已故)五位老人被尊称为“沂蒙六姐妹”。孟良崮战役期间,六姐妹组织村中妇女积极支前,为部队筹粮草、运弹药、摊煎饼、做军鞋,给子弟兵当向导,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建国后,伊廷珍和其他姐妹帮助村两委干好工作,多次为解放军纳鞋垫,寄慰问信,继续关心和支持部队建设,被评为“爱国拥军全国十大新闻人物”,被山东省妇联、省民政厅、省军区命名为“山东红嫂”、山东省“十佳兵妈妈”。2015年11月3日下午6点40分,因病于与世长辞,享年89岁。
张玉梅: 山东新泰市人, 1928年4月23日出生,父亲是一位老革命,“三八”老党员。为躲避反动派的搜捕,张玉梅13岁那年全家来到烟庄。1947年任烟庄村村长,在村里做妇女、青年团、儿童团的工作。革命战争年代,张玉梅等“沂蒙六姐妹”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妇女凑军粮马草,做军鞋,送弹药,踊跃支前,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1947年6月10日,《鲁中大众报》以“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为题予以报道,“沂蒙六姐妹”这个英雄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解放后,她积极组织妇女办识字班、读报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带领全村妇女参加集体劳动,整山治水,为村中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张玉梅曾被评为“爱国拥军”全国十大新闻人物,被山东省妇联、省民政厅、省军区命名为“ 山东红嫂”、山东省“十佳兵妈妈”。2015年4月15日凌晨4点29分,老人与世长辞,享年87岁。
冀贞兰: 1929年出生,汉族,蒙阴县高都镇西高都村人。1943年在西高都村参加组织妇女识字班,17岁时嫁到野店镇烟庄村。孟良崮战役期间,她和该村其他五姐妹为支援前线打胜仗,组织妇女凑军粮马草,做军鞋,送弹药,为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解放后,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一直从事家务活动。她始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支持党的改革开放政策。2009年9月逝世。
杨桂英: 汉族,生于1925年,祖籍山东新泰。16岁嫁于蒙阴县烟庄村农民共产党员公东山(1938年入党)。受丈夫的影响,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村妇救会长。孟良崮战役期间,村中男干部都上了前线,她和其他五姐妹动员全村妇女、儿童为解放军运弹药、烙煎饼、做军鞋、洗衣服、护伤员。解放后,杨桂英继续发扬战争年代光荣革命传统、积极为党工作,一直担任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至1992年65岁高龄。期间,全村没有发生违纪超生现象,曾先后被评为蒙阴县劳动模范和临沂地区计划生育先进个人。杨桂英于2002年6月因病与世长辞。
公方莲: 汉族,生于1924年,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人。孟良崮战役期间,她和该村其他五个姐妹积极组织妇女拥军支前、筹军粮、做军鞋、送弹药,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后在村里做过妇女工作。公方莲于1976年8月病故。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视频
-
李咏珍贵私人照曝光:24岁结婚照甜蜜青涩
播放数:145391
-
金庸去世享年94岁,三版“小龙女”李若彤刘亦菲陈妍希悼念
播放数:3277
-
章泽天棒球写真旧照曝光 穿清华校服肤白貌美嫩出水
播放数:143449
-
老年痴呆男子走失10天 在离家1公里工地与工人同住
播放数:16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