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同样的夏至,不同的美丽!“夏至”故事知多少?


来源:齐鲁壹点

三、夏至食“苦”养心 夏至热食“苦”

原标题:同样的夏至,不同的美丽!“夏至”故事知多少?

节气·夏至

编者按 :

“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刚刚过去的周末,京城大部分地区最高温达35℃。 今天夏至,你感受到滚滚热浪了吗? 夏至后重在养心,炎炎夏日里,小编为你准备了贴心的夏至养生指南,伴着几首清凉的消夏小诗,许你一个最惬意的夏天~

一、最早确定的节气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 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 。

2016年的夏至日是6月21日。

“夏至”并非指夏天来到,“至”为极致的意思。

夏至,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

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

二、夏至习俗知多少?

祭神祀祖: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所庆祝的节日中大部分与农业有关。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 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

现代虽然没有这么隆重的祭神典礼,不过夏至前后,我国多地还是会举办隆重的“过夏麦”,这便是古代“夏祭”活动的另一种延续。

消夏避伏:

在古代, 夏至时,妇女们相互赠送折扇、脂粉等物品, 借折扇生风、以脂粉散体热所生的浊气,防生痱子。《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

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在当代,虽然我们已经不需要储存冰块来消夏,但是自夏至前就全天运行的空调不过是这个传统在现代的另一种体现而已。

三、夏至食“苦”养心 夏至热食“苦”

俗话说 “天热食‘苦’,胜似大补” 。三伏天气里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饮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

饮食也要“防晒”

德国和荷兰两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 多吃西红柿可防晒 。别忘了吃些 新鲜蔬菜和水果, 既可以消暑,又能补钾和维生素。

养生健脾多喝粥

夏天不适合大补,所以羊肉等不宜多吃 。最好多吃蔬菜,少吃油腻,并注意多吃些可以清热降暑的食物,如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薄荷粥等“解暑药粥”。

夏至养生宜清补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的饮食应该以清补、祛暑化湿、健脾为大原则。 应该选择一些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物,例如香菇、蘑菇、平菇、银耳、虾、瘦肉、薏米、鸭肉、鲫鱼等。

四、且读消夏诗

歌谣

夏至的歌谣基本都关于农事与养生,

快来读一读~

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

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

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

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

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还有这首广为流传的 “夏九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小贴士:“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 它与“冬九九”形成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它不广为流传 ,其实“夏九九”确实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

诗歌

盛夏烈日炎炎,人们也文思泉涌。 你知道夏至和“杯弓蛇影”也有关系吗?

汉代

汉朝应劭在《风俗通》中记载:“ 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 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唐代

唐代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

宋代

宋朝张耒《夏至》诗:“ 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 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