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杨亦: 用精巧的模型“拯救”消逝的历史


来源:新快报

日期:[2016-06-19] 版次:[B04] 版名:[人物周刊] 字体:【大中小】

原标题:杨亦: 用精巧的模型“拯救”消逝的历史

日期:[2016-06-19] 版次:[B04] 版名:[人物周刊] 字体:【大中小】

■史家胡同模型

■史家胡同模型

■杨亦制作的模型

■杨亦制作的模型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郭晓燕

实习生 高健耕

本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最近,朋友圈中疯传的一篇文章让一部尚未上映的影片火了。不是因为这部片子汇集了章子怡、王力宏、黄晓明等多位明星,而是因为数百个根据剧情需要制作的微缩建筑模型。这些建筑模型制作方正是现年40岁的杨亦。文章还在最后提供了杨亦的微信号,结果短短数小时,有4000多人请求通过。杨亦慌了,说:“影片迟迟未能上映的真正原因是影片还没有拍完。”

一篇文章让杨亦的故事被更多人知晓。这对于时常因为缺钱而陷入冲突的舞美制作者而言,或许会是一个转机。

“铲车一来就什么都没有了”

和方励相比,同样混迹于影视圈的杨亦,在保护传统文化上也许表现得更为直接。

自2000年起,杨亦便开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到对中国古典建筑的“拯救”,而令他坚持做这件事的是在2001年。“那个时候,北京好多老胡同都开始拆了。当时,号称北京十景之一的烟袋斜街,短短一周的时间就变得面目全非。我亲身经历过那场面,铲车一来就什么都没有了,再也不能复原了,所以我想是不是能用另一种方式留住它们。”

当时还是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设计专业学生的他,利用假期走南闯北,自费对中国古建的代表性作品做精确测量,然后再运用微缩模型的方式将其留存。与一般建筑模型不同的是,杨亦设计和制作的古建模型严格按照原始数据比例微缩,大到梁柱,小到描金,几乎每一个工艺细节都与修建这座建筑时一模一样。于是,有艺术评论家给他的作品起了个学名——立体建筑文献。

2005年,他用自己所有的积蓄创办了“空的空间”工作室,公司名字来源于戏剧理论大师布鲁克的同名著作,这是他在中戏时读得最多的一本书。杨亦说,希望用模型的方式把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都记录下来,一方面是凭吊已经逝去的青春,另一方面是拯救已经逝去的历史建筑。

制作一个马戏棚模型,他垒了2万多块砖

从北京市区驱车大概半小时就能到达宋庄,杨亦的工作室就在这里。6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外加1600多平方米的机房就是杨亦的全部事业。

办公室的屋内与屋外,仿佛是两个世界。外面的场地显得空旷杂乱,两侧堆放着一袋袋砂石。屋内却一尘不染,两张木质书桌,书架上摆放着全套的中国建筑史与各区域的戏台研究等书籍。另一侧是各式各样的木雕与古玩。这些年来,他和他的团队已经在这里“重现”了很多历史建筑:史家胡同、桃条胡同、朱家胡同、钱氏宗祠……还有上文中提到用于电影拍摄的模型,其中一个筒子楼模型的制作就耗时两年。

筒子楼建筑又称兵营式建筑,一条长走廊串连起许多个单间,它曾是颇具中国特色的一种住房样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企事业单位住房分配制度的产物。曾经,无数人在筒子楼里结婚生子,奏响锅碗瓢盆的交响曲。

“资料对于制作模型的创作非常重要,要把作品做到真实,资料的详尽是前提。但这仅仅是个开始,除此之外,作品的真实性还体现在生活情境、生活逻辑、岁月痕迹等方面。”杨亦说。因而在筒子楼模型里,除了大的建筑外,还可以看到放在窗台上的花盆、晾晒在户外的衣服等小细节。

为了力求细节上高品质还原,杨亦跑了无数趟建筑材料研究院,找了近10个花卉市场。大到一个马戏棚模型的制作,他前往河南、河北收集资料,共垒了两万多块12种类型的砖石。小到一辆自行车就有30多道工序,电线只有0.04毫米。

“做艺术的人就是要为艺术牺牲的”

杨亦告诉新快报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影作品会采用模型和特技相结合的方式来展现,国外的很多影视作品就是如此,比如《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但国产电影进入大片时代才短短十几年,像《唐山大地震》这样的影片太少了,中国电影一共才几百亿市场,就算到千亿,能够用我们的特效模型也没有几部影片。”杨亦说。

尽管自2003年踏入舞美设计界,杨亦又先后担任了大型实景演出《又见五台山》、电影《唐山大地震》等多部著名舞台和影视作品的美术设计和制作总监。

旧有观念和制度的阻碍、商业因素的困扰、市场环境欠佳,都让杨亦对舞美制作的探索,逐渐演变成了一场堂吉诃德式的左右冲突。

杨亦常常自嘲,自己说得好听是不善经营,说不好听就是“压根不知道怎么开口问人要钱”,工作室也从来没有做过推广。有人主动找上门来要帮他宣传,他的对答也略显生硬。最艰难的时候,守着工作室的他几乎连饭都吃不上,“去年过年前,都快跳楼了。”

尽管如此,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杨亦还是很“任性”。他坚持只会跟志趣相投的人谈,“有相同情怀的,可以喝喝茶聊一聊,如果没有那就是浪费时间。”

他的一位合伙人说:“杨亦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做艺术的人就是要为艺术牺牲的’。”

为办榫卯结构艺术展忍痛出售模型

只是,现在除了维持工作室经营外,杨亦还有别的烦恼。他正在筹备“中国榫卯结构艺术展”,他认为榫卯工艺是惊艳世界的中国之美,他也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推动榫卯结构的成功“申遗”。

榫卯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古代连接两个木件的结构方式主要通过榫卯来完成。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看上去稳固耐用,而且有奇妙的装饰作用。可以说,榫卯结构是我国工艺文化精神的传承。它起源于距今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代,历史比汉字还要悠久。榫卯工艺堪称媲美京剧的中国国粹,不仅外形精致唯美,而且遵循力学原理,实用性极强,不易锈蚀又方便拆卸。

“银行不接受作品抵押,所以我只能忍痛出售这件作品(筒子楼模型)了。”但他心里明白卖出这件作品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没办法啊,没钱,事实上到哪里弄钱我也没想好。”

“那展览还打算办吗?”“办啊,总要办的,对我而言,想要跳舞就要自己搭舞台!”杨亦一字一顿地说。值得庆幸的是意外爆红朋友圈后,很多导演、制片、客户、爱好者打来电话,希望有机会与他合作。杨亦说:“也许这会是一次转机。”

推荐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