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恩宁路改造


来源:新快报

2007年5月,荔湾区政府首次对外公布恩宁路拆迁范围,引发骑楼去留之争就开始关注报道。从那时起,新快报一直追踪报道每一年每一阶段的新进展新问题。

原标题:恩宁路改造

日期:[2016-03-30] 版次:[AT10] 版名:[芳华十八 成人之美] 字体:【大中小】

2007年5月,荔湾区政府首次对外公布恩宁路拆迁范围,引发骑楼去留之争就开始关注报道。从那时起,新快报一直追踪报道每一年每一阶段的新进展新问题。

2009年12月15日 新快报报道《恩宁路改造规划不能偷偷摸摸进行》,质疑恩宁路改造规划不公开,公众知情权未获得足够重视。一周后,荔湾区公布《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规划方案》,向公众咨询意见。2010年8月26日 新快报报道《恩宁路拆迁为何“烂尾”》,披露亚运前恩宁路拆迁大片废墟难以及时清除,留下了成堆垃圾致使卫生环境恶劣。

2011年6月24日,在历时5年的跟踪报道后,恩宁路改造规划终于在市规委会获全票通过,新规划摒弃了“基本全拆”思路,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作为改造的第一目的。恩宁路改造也由此进入新的阶段。此后,有关恩宁路报道仍在延续。

新快报之所以能坚持不懈,八年不停顿地在恩宁路改造中追踪、追问、追寻,是它的定位与目标使然:以推动转型期制度建设、观念启蒙为己任;以“独立、理性、建设性”为原则。故此,不同于其他的舆论监督,新快报更注重建设性,更多关注公共政策、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更注重价值观引导和舆论引导,提供更多的解析、观点与价值判断。

而公共决策、制度建设都不是一朝一夕的,都需要科学理性的评估、论证,平等充分的博弈,不能太急功近利,而要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新快报的恩宁路报道正是上述价值观与理念的践行。

影 响

新快报在报道恩宁路改造的8年时间里,推出16个专题,主要文章62篇,形式包括深度报道、影像版、评论和日常报道。在所有恩宁路的报道中,新快报是历时最长、规模最大、密度最高、形式最丰富、视角最多元、报道最深入、影响最大的。

正如广州市人大代表晨安薇说的,“从引起社会广泛而长久关注的恩宁路等旧城拆迁改造与开发,到广州历史文化街区的保育,再到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沙面建筑群的保护与利用等等,新快报的报道常常给读者带来惊喜。新快报如此深切地体恤民生,关注文化,敬重历史的情怀令人印象深刻。”

新快报在广州生长,与这个城市互相依存,天然地对这个城市有一份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而作为新闻媒体,新快报既有信息传播的职能、舆论监督的责任,也有文化传承的使命。新快报的恩宁路报道正体现了新快报的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

岭南现代建筑保护行动

2012年8月25日,新快报发起“岭南现代建筑保护行动”暨“岭南现代建筑保护作品选展”,展览览历时一个月,参观者达近30余万人次。3000多名观众在留言板上签名,表达对岭南现代建筑保护行动的支持。2012年12月,第一个岭南现代建筑——广州文化公园水产馆修复获广州市领导批复。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对此评价道,“由新快报发起并推动的‘岭南现代建筑保护行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共鸣与广泛的社会参与,彰显了一个媒体的文化自觉与社会承担。这份报纸也和岭南现代建筑一样,体现了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广州历史建筑普查

2012年7月,为配合广州首次历史建筑地毯式普查,新快报首创历史建筑普查民间版——开辟了“广州历史建筑普查·民间版”专栏,征集历史建筑提名。在至今已出炉的三批共566处历史建筑中,有109处历史建筑是由新快报提名,占首批入选推荐名单近五分之一。

而新快报对广州的历史文化保护并不仅仅局限于几项活动:《抢拆骑楼,抢建二三十层高楼?》、《强拆金陵台民国建筑事件应作何检讨》、《预保护建筑为何保不住》、《打通石室与大三元视线通廊 广州一德路骑楼是否要让路》……对广州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监督、调查、建议,新快报的努力一直在继续。

标签:恩宁路 广州 荔湾区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