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舌尖上的非遗之沧州:河间驴肉火烧长盛不衰


来源:长城网

导语:你如果是一个标准的吃货,那么你一定沧州的美食可以说是垂涎已久了。到沧州不吃驴肉火烧,就像到天津没吃“狗不理”。是不是听着就会流口水啊……

黄骅吊炉烧饼?

吊炉烧饼制作技艺是黄骅市后街村穆斯林独特的民间传统面食制作技艺,以家庭作坊的形式传承下来,至今已有120年历史。吊炉烧饼原称千层吊炉烧饼,制作流行于黄骅市城区北部后街村,该村2300人,是回族聚居村。

吊炉烧饼的传承与它的形美、味美、口感香甜和复杂工艺不无关系。穆斯林吊炉烧饼的制作要经过二十几道工艺。

穆斯林吊炉烧饼分三种,一是千层烧饼,即瓤子的,外脆内软,外黄内白,面香可口;其二糖烧饼,香甜可口;其三干式烧饼,中部鼓起,上圆下平,柔韧适口。后街多以千层烧饼为主,个量分两种,一是大型烧饼,一市斤面做4个,内瓤7-8层;二是小型烧饼,一市斤面做7个。烤制烧饼原用劈柴、玉米芯做燃料,在炉底盘上点燃平铺,达到火力均匀少烟。近多用锯末,火力更均匀持久。烧饼用面很讲究,以精制白面为贵。油以豆油为好。发面后的接面根据季节气候所定,其比例夏季为2:8、春秋季为3:7、冬季4:6,并根据室内温度严格掌握。

后街的吊炉烧饼,还作为一种镇邪和吉祥的食品在当地流行,每逢穆斯林在圣斋期间和无常(逝世)人时,多用烧饼给小孩和老人吃。当时民间流传着“儿童吃了不生病,老人吃了免灾祸”一说。

黄骅节庆面花

蒸制面花是当地的传统节日习俗。蒸制的面花除用花模子磕制外,还有极具地方特色的“麦垛”、“刺猬”、“仓官”(田鼠)等。羊二庄的面花,图案淡雅、灵巧精致,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做工讲究、松软香甜。

据县志记载,自明朝燕王朱棣,以“靖难”诛奸、入京“扫碑”为名,大肆杀戮,致使黄骅境内仅剩齐家务附近居民。永乐二年,穷苦贫民自山西洪洞迁徙至此,在渤海之滨扎根繁衍。由于本地土质盐碱,粮食产量很低,人们食不果腹、朝不保夕,面粉尤显珍贵。逢年过节,祭拜神灵祖先,拿不出像样的供品,便用平日舍不得吃的面粉,蒸制成鸡、鱼、麦垛、刺猬、仓官(田鼠)等形状的面食,作为供品敬奉神灵祖先,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幸福吉祥。

这一习俗世代相沿,随着人民生活逐步改善,面花除用于祭祀活动外,逐步成为馈赠亲友的节日礼品。伴随这一习俗的盛行,能工巧匠们雕刻出专门制作面花的木质模子,供人们使用。木质面花模子的使用,丰富了面花的艺术内涵,大大提高了面花的审美观赏性。逢年过节,儿婚女嫁,小小面花蕴含了浓浓的亲情、友情,传递着绵绵的思念、祝福,承载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表达着当地居民心理感情和文化内涵,强化了民俗情节和民俗特色。

标签:驴肉 文化 河间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