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世界上最优雅泳客”叶海龙


来源:羊城晚报

叶海龙在海底通常保持漂荡状态,看起来活像漂动的海藻。在海藻森林中穿梭觅食,与环境融为一体,很难被掠食者发现,有“杰出的伪装大师”之称;又因一身华丽的叶片和摇曳生姿的泳态,又有“世界上最优雅的泳客”之称。

原标题:“世界上最优雅泳客”叶海龙

潜水者在近距离观察叶海龙的一举一动

大群的盔姥鲈(这种温带鱼的体态在近5000万年内几乎没有发生过任何变化)。日光从林立的柱子间散射下来,犹如天堂一般

温带的海底世界十分特别,有许多与热带海域截然不同的鱼类,这条底栖性的大颌新鲉拥有巨大的瞳孔和高耸的背鳍,看起来十分怪异

昔日码头的柱子上长满了海藻,这里是叶海龙理想的觅食场所

叶海龙的正面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它浑身上下叶状的鳍条,令人眼花缭乱

在这样一张仰拍的照片中,叶海龙身上所有的细节纤毫毕现。值得注意的是这只叶海龙爸爸(叶海龙是由雄性负责育婴的)已经抱卵多时了,整个下腹部布满了晶莹剔透的卵

□图/文 张 帆

叶海龙属海龙科,分布在南澳大利亚的西部海域和南部海域。这种通常生活在温暖浅海的海中精灵,主要栖息于隐蔽性较好的礁石海区和海藻生长密集的水域,栖息深度一般在4-30米之间。

叶海龙是一种肉食性鱼类,身体由骨质板组成,可长到30-45厘米。它外形类似海马,加上身体延伸出的一株株像海藻叶瓣状的附肢,所以被称作“叶海龙”。叶海龙没有牙齿和胃,主要靠小型甲壳类、浮游生物、海藻和其他漂浮残骸为食。

虽然叶海龙全身覆盖着叶状的凸起物,但这些凸起物只是一种“美丽的装饰品”,并不能作为它前进的推进力;它游动的推进力主要来自脖子两侧的胸鳍和位于尾部的背鳍,这些细小的鳍几乎完全透明,很难分辨。

叶海龙在海底通常保持漂荡状态,看起来活像漂动的海藻。在海藻森林中穿梭觅食,与环境融为一体,很难被掠食者发现,有“杰出的伪装大师”之称;又因一身华丽的叶片和摇曳生姿的泳态,又有“世界上最优雅的泳客”之称。

由于叶海龙极具观赏价值,成了不法之人大肆捕捉的对象,而不易迅速游动的身躯与常保静止不动的习性,使它成为“待宰的羔羊”,加之叶海龙又是一种不易繁殖的鱼类,在自然环境里,大约只有5%的小叶海龙宝宝有存活长大的机会。因此,叶海龙已成濒危的海洋生物,是澳大利亚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和阿德莱德是欣赏叶海龙的最佳地点,这一次我选择了后者作为潜水地。由于潜点离我居住的潜店很远,每次潜水,需驱车近3小时。一路上经过澳大利亚广阔的荒野,经常能见跳跃的袋鼠,它们偶尔还会横穿马路,开车时需要格外小心。

来到潜点的码头,我们在烈日下穿上厚厚的7毫米潜水衣。在浑身丝毫不透气的情况下,手持潜水摄影装备,忍受着日光的灼烧,沿着码头行走了近500米才来到下水点。好在海水是冰凉的,在刚刚接受完阳光浴后,潜入17摄氏度的冷水中,感觉倒也不错。

由于经常有当地人在码头钓鱼,入水后发现不少挂住的路亚钩,我们只得小心翼翼地潜行,生怕被鱼钩挂到。每当碰到路亚钩,我的司机兼潜导就顺手收集,上岸后将其放回到码头边。

在我们下水的码头附近,有一个多年前被台风摧毁的旧码头,这就是我们潜水的目的地。在5-8米深的水底下,横七竖八地倒着很多木桩和木板,这些残桩残板已被各种海藻所覆盖,成了各种温带鱼类的乐园,是寻找叶海龙最理想的地方。

我的潜导一直在仔细搜寻,我十分兴奋地跟着他,等候着我期待已久的明星物种叶海龙的出现。十多分钟后,在一片黄绿色的海藻中,我的潜导发现了叶海龙,这是一个有我小臂长的雄性个体,尽管之前我多次在杂志和摄影集中见过它们的身影,但此时此刻仍被它的美丽震撼住了。

这条叶海龙虽然行动不算快,但十分警觉,在拍摄时需迂回前进,才有机会拍到它的正面照片,当然,你首先得有分辨哪是它的头哪是它的尾的能力。

拍一张以蓝天为背景的叶海龙图片是我梦寐以求的事,这样的拍摄角度可以避开杂乱的背景,凸显叶海龙华丽的叶片。在拍摄时,我努力将机位压低以避开杂乱的背景;为保证背景的蓝天不曝光过度,我把相机快门设置到了闪光灯最高同步速度1/250,同时缩小光圈提高感光度,以确保画面的细节和充足的景深。

值得一提的是,叶海龙是一种卵生鱼类,雄性叶海龙负责受孕孵化。在交配期间,雌叶海龙将大约120个卵排在雄叶海龙尾部的育婴囊中,由雄叶海龙受精。30-35天后,就能孵化出20毫米长的小叶海龙。每年十一二月份到此潜水,有很大机会看到抱卵的雄性叶海龙。拍摄这种特别的生态行为,是每个水下摄影师所追求的。这一次我很幸运,我的模特正是这样一位叶海龙爸爸。

张 帆

标签:宝宝 爸爸 乐园

人参与 评论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