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武强县严格把关打造民生水利工程4.5万人受益


来源:长城网

长城网衡水4月18日电(苏小立 陈瑞平 扈炜)4月18日,在武强县石津灌区项目工程建设现场看到,一辆辆水泥罐车来回穿梭,工人们开启做渠道衬砌的机械,把水泥做成表面光滑的U型槽,其它各个节点上的工程也都开展的紧张有序。此工程是该县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重点的民生工程,涉及该县3个乡镇的77个村,总投资1.4亿元,工程完工后,该县将有4.5万人口从中受益。

原标题:武强县严格把关打造民生水利工程4.5万人受益

武强县石津灌区项目工程建设现场。苏小立 提供

武强县石津灌区项目工程建设现场。苏小立 提供

武强县石津灌区恢复工程各个节点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苏小立 提供

武强县石津灌区恢复工程各个节点正在紧张有序的开展。苏小立 提供

长城网衡水4月18日电(苏小立 陈瑞平 扈炜)4月18日,在武强县石津灌区项目工程建设现场看到,一辆辆水泥罐来回穿梭,工人们开启做渠道衬砌的机械,把水泥做成表面光滑的U型槽,其它各个节点上的工程也都开展的紧张有序。此工程是该县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的一项重点工程,也是重点的民生工程,涉及该县3个乡镇的77个村,总投资1.4亿元,工程完工后,该县将有4.5万人口从中受益。

武强县街关镇崔留贯村村民李建民高兴地说:“石津灌区恢复工程真是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以后再浇地,不仅省时、省事、省钱,这地上水也肥,庄稼肯定高产,真盼着早点完工。”武强县水务局局长张建国介绍:“武强县地处黑龙港流域,耕地面积49万亩,灌溉面积34.5万亩,但人均水资源量少,可利用外来水源少成为制约武强农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该县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48立方米,不足全省人均的二分之一,仅为全国人均的十四分之一。为解决这一难题,武强县开始实施了地下水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实施石津灌区恢复工程,外调地上水源,不断提高水利保障能力、改善水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此工程是国家级重点项目,涉及到灌区几万农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和相关单位一道一定会严格把关,把项目做成一个百年民生工程。”

武强县街关镇吴城村义务监督员吴广利,在17日到位于本村南边的灌区项目施工现场查看工程进展情况,在斗11渠内,发现该渠机械衬砌薄膜养护有缺陷裂缝,渠道接头处厚度不够,便立刻告诉了负责此标度的监理工程师,此问题得到了重视,并立即进行了整改。像吴广利这样的群众义务监督员共有150余名,并进行岗前培训,对项目实施全程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不出问题。同时,在验收环节,该县还按照完成一个标段验收一个标段的原则,由该县审计、纪检、财务、水务、发改等部门组成联合验收小组,督促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总体进度的85%,土方工程已全部完成,衬砌工程完成13.5万米,建筑桥梁完成122个,出水口784个,沉井7座,渡槽2个,闸涵6个。

标签:标段 灌区 农业

人参与 评论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0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