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台湾,
“中国人”与“台湾人”成为对立。
这是非常危险的事。
如何让认同回归主流?
这成为两岸重要的功课,
而我们并非无力而为。
--系列四 中国是台湾人宝贵资产
早期台湾社会的主流认同,从来清楚而无半分模糊,被问及自己是什么人时,泰半会毫不犹豫回答“我是中国人”,也有人回答“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当时还有一首《我是中国人》的流行歌曲,传唱一时。
自李登辉第二任期开始,“中国人”3个字开始被污名化。这中间固然有绿营意识型态的操弄、蓝营软弱怯懦的无为退缩等因素,但大陆也并非全无责任。正如本系列社论首篇“从蔡英文拜庙看两岸文化脐带”所指出,两岸文化与历史的连结是无法割舍的;大陆也应认识到,倘若台湾“中国人”认同持续弱化,甚至“中国”变成压制台湾的符号,两岸人心只有愈离愈远,两岸智者应极力避免。
如何让“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认同,重新成为台湾的主流认同,将是两岸重要的功课。首先,两岸要扬弃操纵民粹,共同打造具同理心、耐心、有换位思考能力的善意平台。
不可讳言,“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弱化,和“独”的力量增长有极大的关系,这中间经历了近半世纪滴水穿石的演变,使台湾的认同观渐渐主客易位,“天然独”高唱入云,“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认同抬头,连许多蓝营政治人物都渐渐不敢说或避说自己是“中国人”。
如果早年鼓吹台湾人与中国人对立二元论的独派,在“我是中国人”的年代,有龟兔赛跑中乌龟的耐心,那么希望恢复“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认同的人,也应有相同的耐心。移风易俗、观念的转变绝非一簇可就,需要以长期完整的辩证、沟通以及具体的善意行动,一点一滴塑造。
善意平台打好互信基础后,接下来就要立起二根梁柱。第一根梁柱,要让台湾人找回“中国人”的光荣感。这一点,陆方应该要有自信。从经济和发展机遇言,中国崛起已是进行式,阻碍仍在,但气旋持续上升却是不争的事实,不谈军事经济硬实力,观察特朗普上任后对中国利益与价值观的大胆挑战,及事后的戒慎恐惧与步步为营,一方面虽让人忧心中美两头大象角力,会让全球震动,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视为特朗普对中国的另类赞美,大陆的发展,让独霸全球超过半世纪的超级强权,产生了权力相对消减的强烈危机感。
更重要的是历史文化的软资产,中国悠远的历史,构筑了深厚、丰富的文化生命,这是中华的骄傲。台湾除原住民、新移民外的主要族群,祖辈均从唐山跨黑水沟而来,同文同种,更应以一家亲的心情,分享这样的文化厚度与历史光荣。不管是硬经济或软文化,属于“中国人”的光荣感,陆方要让台湾人民感受与分享。
第二根梁柱是要从围堵者心态转变为帮助者心态,两岸一家亲不是文宣,而是行动。最重要的,也是台湾人民很在乎的“国际活动空间”,这是大多数台湾人明明在文化、历史与血缘上都是中国人,却陷入对“中国”厌恶的矛盾之因。以合理的方式,给予台湾合理的照顾也应予以考虑。这不只是消极地消除台湾人民对“中国人”的负面感,更是积极地增加身为中国人一分子的认同归属感。
国民党党外运动先驱郭国基,曾慨然对陈诚说:“你们外省人,太小看我们台湾人了,你们以为我们要搞台湾独立,我们那么笨吗?台湾这么小,大陆这么大,大陆这些土地资源财产,是你们的祖先跟我们的祖先共同经营来创造的,为什么我只要台湾,不要大陆?”郭国基的话,两岸红蓝绿都该听听,陆方不必因为部分台独人士的政治表演而小看台湾人,而台湾人民,也应有郭国基的宏观视见,要把大陆成就当成台湾和大陆的“共同祖产”。
两岸间,没有任何的和平,会比一家亲、同民族的和平更巩固。让台湾人重新找回中国人的光荣感与认同感,也是找回两岸和平的根本之法。
退回20年看,面对“中国人”/“台湾人”的选择,大多数台湾民众的选择是“都是”,为什么现在却成了二选一呢?“中国人”和“台湾人”完全可以并存,事实上在多数时间对多数人而言,也是并存的。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不仅是杰出的经济学家,也是一名自由主义大师。在2007年出版的《身份认同与暴力(Identity and Violence)》一书中,他指出西方思想界一个重要问题:面对族群、文化冲突时,一些自由主义者虽然反对将身份作为标签和仇恨的依据,却陷入和他们反对的极端思想一样的陷阱,那就是一个人只能有一个身份。
森认为,这种将唯一身份强加给每个人的做法,正是世界上大多数暴力和冲突的源泉。所以森认为,自由不该是“选择一个身份的自由”,而应是每个人可以有多元身份的自由:一个人可以同时是英国人、穆斯林、律师、自由派、女权主义者,这些身份互相并不矛盾,而且在不同情境下他/她可以从不同身份出发做出抉择。
出版十年之后,面对西方社会的纷乱,森的这一观察更显出其深刻之处。而且,虽然他论述的主要是西方社会的认同危机,但其基本观点也同样适用于台湾、香港等社会。
近年来,先是在台湾,然后在香港,所谓“身份认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是“中国人”还是“香港人”/“台湾人”,成了政治的重要议题,而所谓“本土认同”变成政治正确。但许多关于身份认同的讨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所谓认同,不仅是一个选择题,还是一个怎样选择的问题。退回20年看,面对“中国人”/“台湾人”的选择,大多数台湾民众的选择是“都是”。这说明,在他们看来,这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是非题,而是多项选择。那么,为什么现在它们就成必须二选一的单项选择呢?
台湾的去中国化教育(资料图)。
如果我们认同森的论证,就应该承认,“中国人”和“台湾人”(或“香港人”等等)完全可以并存,事实上在多数时间对多数人而言也是并存的。将其对立起来,强迫每个人必须选择其一,既没有历史基础,本身也是违背自由主义的。
所以,所谓“身份认同”问题,很大程度上只是政治操作的结果。这种操作的核心,就是把“中国人”概念完全政治化,甚至和特定的政治意识形态绑定,从而变成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敌我分明的选择。
其实,就是“中国人”这个概念,本身也是多元的,包括政治、国族、种族、文化等不同层面。这些不同层面,也并非完全是同心圆式的。一方面,即使是民族主义者,他们的政治主张也未必完全相同。另一方面,许多文化不同的少数民族也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而一些民调也发现,大多数人能够区分这些不同层面——只是政治环境不给他们提供这种多元表达的机会。
政治操作的另一手法,就是把“本土”和民族认同对立起来。“本土”如果只是爱家乡,乃是人之本性。在中国大陆,不同地方同样有“本土意识”,而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地也存在排外思潮。这一方面说明“本土”问题所在皆有——背后是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另一方面也说明其并不必然导致认同冲突。
而政治操作的必然后果之一,是在认同标准上采取双重标准:有些人一方面批判“大中华主义”,另一方面又极力推崇“台湾认同”,甚至走火入魔变成“日本认同”——所谓“主体性”竟变成了精神上的自我殖民。
身份政治的矛盾,其实恰恰反映出一点:“去中国化”缺乏合理性和可行性。无论在历史上、文化上还是现实政治、经济上,台湾都无法完全和中国切割。
事实上,台湾基于中华文化的多元文化,正是祖先留给台湾最宝贵的资产之一,在中国大陆经济日益重要的今日尤其明显。但是政治因素却让这一资产变成负资产,变成森所描绘的“暴力的来源”,对内让台湾社会内斗不止,对外让台海无法和平。这着实令人叹息!
(殷俊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凤凰大参考专题文章为本栏目特约,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及作者姓名,违者必究。
阅读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