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总统大选开锣 美国人渴盼经济危机终结者
2008年11月04日 11:02上海证券报 】 【打印

对华经贸政策引人关注

在以往的美国大选中,对华政策特别是经贸政策也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今年,由于选举的重心过于偏向金融和经济危机,中美经贸问题在大选中被重点提及的时候不多,但也并非没有涉及。

在上周,民主党的奥巴马首先抛出了对华贸易的话题,此举某种程度上也呼应了民主党一直以来在对华经贸问题上的相对强硬立场。在2006年年底美国民主党一举全面掌控美国参众两院后,各界都对美国在对外贸易问题方面可能更崇尚保护主义提出警告。

有分析认为,奥巴马和麦凯恩在对亚洲的外交及安全策略上所取得的共识远大于分歧,但在对亚洲的贸易政策上却大相径庭。

奥巴马曾表示,他反对和韩国建立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除非重新谈判,赋予美国汽车制造商更大进入韩国市场的权力,这也反映出作为国会多数党的美国民主党的政策姿态。

麦凯恩则明确表示,支持2007年美国与韩国达成的自由贸易协定。他的助理称,该协定将使美国的年贸易额增加约100亿美元,并加强美国与主要盟国之一韩国的联系。

华盛顿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的学者福利拉夫表示,担心保护主义的人更应该关系的,并不是两个候选人中谁更支持自由贸易,而应该看看谁能更好地缓和下一届国会中可能时常浮现的保护主义倾向,因为民主党很可能仍是下届国会的多数党。

在对华贸易问题上,奥巴马似乎表现出了相对更强硬的姿态。上周在大选进入最后阶段之际,奥巴马在对华贸易问题上做起了文章。在致美国全国纺织团体协会的一封信中,奥巴马誓言要处理纺织行业的不满,回应了部分美国国内企业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

奥巴马称,中国对美贸易顺差是“操纵人民币汇率”的直接结果,并称“中国必须改变其政策,包括汇率政策”。奥巴马说,中国经济必须减少对出口的依赖,更多地依靠内需实现增长。他表示将尽自己所能,利用所有外交手段促使中国作出以上转变。

麦凯恩的对华贸易政策则被认为不甚明朗,但他也曾呼吁中国应该采取更具弹性的汇率政策。麦凯恩阵营的高级经济顾问霍兹依金表示,麦凯恩具有丰富的经验,足以认识到对华关系不应当简单地归结到人民币汇率上。

美国著名智库战略和国际研究中心本周发布报告,对新总统上任后的中美经贸关系提出忠告。报告指出,由于美国遭遇严重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以及下一届国会可能更趋于采取保护主义倾向,未来美中经贸关系可能出现诸多潜在摩擦。新总统上任后必须很好地作出平衡,既要和中国就重要的战略问题保持协商和接触,同时又要解决在美国民间和政界引发不安情绪的经济和贸易干扰因素。

报告还特别强调,美中目前的经贸关系是广泛和深入的。美中战略经济对话和美中商贸联委会这两大沟通机制在推进两国经贸健康发展方面的成效已被充分证明,建议下一届美国政府继续坚持这两个机制。(记者 朱周良)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印权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