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月29日下午2点,李光耀国葬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行,多国政要出席。李显龙及多名代表致辞。
- 06:13 李光耀故居暂不拆除(图)
- 02:29 新加坡男学生因伪造李光耀死讯被警告
- 18:38 李光耀女儿首次证实父亲三年前患上帕金森症
- 18:17 日媒:安倍参加李光耀国葬时睡觉被直播(图)
- 02:22 李光耀国葬举行 数万民众雨中相送(图)
- 02:24 新西兰总理为赴澳大利亚看球 未出席李光耀葬礼
导读:3月29日下午2点,李光耀国葬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行,多国政要出席。李显龙及多名代表致辞。
李光耀被誉为新加坡“国父”,其政治生涯可谓波澜壮阔。李光耀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成长为一名誉满全球的政治家,他的家庭、童年、学生时代以及工作经历,给其日后成为一国元首带来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呢?
祖籍广东 接受英式教育>>>
李光耀的家族祖籍在广东梅州市,自其曾祖父开始定居新加坡,祖父李云龙是当时新加坡知名商人,经营船务公司还进行树胶贸易,父亲李进坤则是壳牌石油公司的员工。1923年9月16日,李光耀出生,是家中长子,当时李家的生活状况还比较优渥,祖父在当地颇具声望。1920年代末期,由于经济危机,李家开始家道中落。
自幼接受英式教育,12岁(1935年)时考入当地顶尖的英校莱佛士书院(初中部),18岁(1940年)时考入原校的高中部,但在日军占领新加坡后中断学业。期间曾亲眼目睹日军种种暴行。战争结束后,李光耀荣获大英帝国女王奖学金,并开始赴英国留学。
在留学英国初期,李光耀就读于伦敦经济学院,逐渐展现反殖民统治倾向,但之后却一直以“反共者”著称。他曾表示,“之所以讨厌共产党人,根源在于他们采用列宁主义(领袖集权)的方法,不在于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之后李光耀转到剑桥大学攻读法律,并于1949年毕业,获得“双重第一荣誉学位”,1950年6月在伦敦获得执业律师资格。
早年积极投身政治运动>>>
1950年9月,李光耀与以前在莱佛士书院的同学柯玉芝结婚,柯玉芝是一位颇有名望的律师,祖籍中国福建省同安县。李光耀与妻子柯玉芝共育有三个子女:长子李显龙,次子李显扬,女儿李玮玲。之后他与柯玉芝一起在新加坡开了一家律师事务所。
1952年,马来亚邮电工人大罢工,李光耀被聘请为邮电工会的法律顾问,由于李光耀的出谋划策,最终达成了有利于工人和工会的协议。李光耀也因此声名远播,结果成了100多个工会的法律顾问,这为他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来,他又声援了新加坡学生的反殖运动。李光耀为学生辩护并取得胜利,这再次令李光耀声名大噪。
1954年10月,李光耀与一些从英国回来的华人、当地受华文教育的左派学生和工会领袖成立人民行动党,参加次年举行的首届选举。这次选举中,李光耀本人顺利当选立法议院议员,开始与新加坡方面的马来西亚共产党(“马共”)负责人林清祥等合作,为新加坡争取自治地位。
跨入政坛 开启李光耀时代>>>
1959年6月3日,新加坡自治邦成立,人民行动党成为立法议院第一大党,李光耀出任自治邦政府总理。此后,李光耀一直希望与马来亚合并成立“马来西亚”,从而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保障,还可以铲除在当地日渐壮大的“马共”势力。1961年,以李光耀为首的“反共分子”与党内的“亲共分子”决裂。
1964年,新加坡发生种族骚乱,李光耀政府指责马来西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与联邦政府试图推行“种族沙文主义”,企图使马来人在联邦内享有特殊的高等待遇,随后双方多次协商未果,导致新加坡最终在1965年被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并于8月9日被迫宣布独立。
新加坡独立后,李光耀积极推动经济改革与发展,在其任内推动了开发裕廊工业园区、创立公积金制度、成立廉政公署、进行教育改革等多项政策,成功使新加坡在30年内发展成为亚洲最富裕繁荣的国家之一。1990年,李光耀辞去总理职务,但是留任内阁资政直至2011年5月。
新加坡用了不到40年时间,从一个缺乏经济禀赋和安全保证的弹丸之地,跃升为著名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并进入发达国家之列。其发展轨迹,被总结为“新加坡模式”。新加坡模式的核心部分,折射了李光耀作为主要建构者其个人的思想和文化背景。将混杂思想上升为治国理念,并转化为高效运作的行政体系,历史上不乏失败案例。但新加坡模式最终获得成功,显然不能由偶然解释。
新加坡以高薪政策来吸引人才。内阁部长年薪与金融、制造、会计、工程、法律、跨国企业——六行业最高年薪挂钩。李光耀认为精英思考问题的能力,一个普通百姓是无法与其比拟的,所以精英只要告诉百姓该怎么做,而不是聆听和回应百姓的观点和要求。
李光耀在其指导行为中,有着强烈的实用主义倾向。人民行动党从来不受任何信条的约束和限制,只相信“有用便是真理”的原则。
亚洲是不同于西方的地方,因此,必须建立一个适合此文化条件的独特政体”。亚洲式民主的特征有:权威、占优势的政党、强势国家。
以小搏大,这成了李光耀外交战略思想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李光耀曾经说过,在一个地区,要是有两个以上大国的竞争,小国就有了合纵连横的空间。首先是不结盟,与美国保持友好。其次,中立政策,多交友,少树敌。再次,找准时机,阐述看法和立场,彰显存在和影响。
李光耀领导新加坡52年,生前与中国五代领导人均有交往。自1976年首次访问中国至今的39年间,李光耀共访华33次,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都有渊源。
“1978年11月,这位74岁高龄、矮小精干、敏捷硬朗,不到5英尺高的长者,身穿米色毛装,从巴耶利巴机场的一架波音707客机上走下来。他脚步轻快,检阅了仪仗队之后,同我一起乘车到总统府的宾馆去。”[详细]
2002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访问新加坡。胡锦涛称李光耀是“中国的老朋友”。之后,李光耀评价,中共新一代领导人胡锦涛是个“思考周密、沉默寡言、脚踏实地和记忆力超强”的人。[详细]
“他(习近平)让我感觉他很大气,是一位思想有宽度的人。他对问题深思熟虑,不是要炫耀知识的那种人……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他经历过不少艰难,例如年少时被下放,1969年派到陕西,但他还是能慢慢向上爬,从不埋怨或发牢骚。在我眼中,他跟纳尔逊·曼德拉(南非前总统)是同一等级的人。”[详细]
李光耀先生是具有独特影响力的亚洲政治家,也是兼具东方价值观和国际视野的战略家。他是中新关系的缔造者和奠基人,长期致力于推动两国互利合作,为中新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方对李光耀先生辞世表示沉痛哀悼,向新加坡政府和人民以及李光耀先生的家属表示诚挚慰问。[详细]
李光耀出过一本书,集结过去40年曾发表言论,其中也收录台媒专访。李在专访时提及蒋经国,李光耀说两人是很私人的交情,回忆是无法用三言两语能讲完,得花好一段时间谈。[详细]
李光耀先生:“蒋经国有张白皙圆润的脸,戴着副厚厚的角质眼镜,身材圆滚滚的,为人沉默冷静,说话低声细语。他从不摆出思想家的模样,但是想法务实,社会知识丰富,很善于看人。他确保留在身边的都是可靠之士,随时愿意坦诚提出己见,哪怕是逆耳的忠言。”[详细]
李光耀:“蒋院长和他的苏联籍夫人到机场迎接我和芝,把我们送往圆山大饭店,亲自引领我们到套房休息。第二天,我们随他乘搭波音707私人贵宾客机,飞往空军基地,观看了由台湾空军部队单位呈献的半小时紧急起飞示范表演…”[详细]
李光耀趁第二度访台,提出新加坡因空间有限,希望在台湾训练新加坡武装部队一事。“蒋院长对新加坡的处境表示同情。双方在1975年4月达成协议,让新加坡武装部队在“星光演习”的代号下到台湾进行军事训练。”[详细]
“80年代中期几次访台,发现蒋经国的健康状况已大不如前,他无法再伴随我四处出游了。从交谈中推断,美国媒体和国会必定向他施压,要他进行政治制度民主化。他解除了戒严令并着手推行政治改革。”[详细]
凤凰网 资讯 中心出品,欢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