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共政改20年
2006年11月26日 16:14投票数: 顶一下

 

“黎笋之后,越共内部不再有政治强权人物了。”阮辉贵对《凤凰周刊》说,他也把这看成是越共党内民主相对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黎笋是胡志明之后的越共领导人,担任越南最高领导长达十几年。

自从1986年阮文灵担任越共总书记并推动“革新政策”之后,越共基本上打破了终身制,并一直致力于实现领导人更替的规律化。

在越共改革的20年时间里,从1986年阮文灵上台,到最近的越共十大上农德孟连任总书记,越共总书记基本上都是5年一换,唯一实现连任的就是现任总书记农德孟,而农的连任并不被认为是规则被打破,恰恰相反,农德孟正好是在越共党内第一次总书记差额选举中获得绝对优势而连任的。

1991年的越共七大规定,70岁以上的中央领导人都要退位,第一次当选中央委员的年龄必须在60岁以下,第二次当选中央委员则必须在65岁以下。这一年龄死线几乎从未被违反过。

在刚刚结束的越共十大上,年仅65岁的农德孟已经是中央政治局中的“元老”,中央政治局的平均年龄更是降到了59.3岁。而上一届的“八大元老”都以“年龄到线”而在党代会上鞠躬退休,无人恋栈。

理顺党国关系

在阮文灵推进革新政策的同时,他也试图对越南的党与政府关系进行梳理:提升国会在政治体制中的重要性,强化其立法角色;将党的角色大致限定在为国家发展提供基本路线和方向性的指导。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越南的共产党总书记、国家主席、总理三个职位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从来都是由三个人来担任,未有兼任的情况。这也被一些研究者称为“三驾马车”的模式。

梳理历届“三驾马车”的人事安排,也可以看出越共党内政治运作的特点。一般而言,党的总书记由政治上被认为是相对保守的北方干部出任,以坚持正确的意识形态方向,而作为经济发展主脑的总理,则基本上由来自开放程度较高的南方干部出任,不仅熟悉市场经济的运作,而且容易赢得外商的好感,国家主席职务则由中部的干部出任。

这样的人事安排习惯至少在这次十大上仍有生动的表现,它不仅照顾了党内不同观点,而且也考虑到了地区差异,而这种传统也培养了越共党内的一种协商精神。

在越共20年改革的所有核心领导人更替中,比较复杂的是1996年越共八大。当时上一任总书记、国家主席、总理三套马车的任期持续到了第二年,这也是唯一一次例外。现在的一些研究资料显示,当时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总书记的人选党内一直未能达成一致。最后,19名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只有10人连任,一批越共党内资深理论专家离开,作为妥协,被认为是保守派的黎可漂出任总书记。但是黎可漂在上任之后,调整观点,反而进一步推进了越南的改革。

 

   编辑: 霍吉和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