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叶利钦传奇:千秋功过由人说
2007年04月24日 02:26新安晚报投票数: 顶一下  【

沉浮宦海

1985年,与叶利钦同龄的戈尔巴乔夫上台执政,实行所谓“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一大批基层干部走进了苏共中央领导岗位,戈氏此时看中了以前在工作中认识的同僚叶利钦,将其调到莫斯科,任命他为苏共中央建筑部部长,叶利钦终于迈出了从地方政治人物到全国性政治家乃至克里姆林宫主人的关键一步!

也就是这一年,叶利钦陪戈尔巴乔夫去苏联石油重地秋明视察,在那里叶利钦认识了当时的国家天然气工业部部长切尔诺梅尔金(在后来的政治生涯中,两人逐渐结为政治伙伴,此是后话)。在秋明之行中,大权在握的戈尔巴乔夫对叶利钦的工作能力和作风更为赏识,年底就一手提他出任苏共政治局候补委员兼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

任莫斯科市委书记后,叶利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短短几个月,莫斯科33个区的区委书记就有23个被叶利钦罢了官免了职。

在任期间,由于他不能同党中央保持一致,1987年,苏共将其解职,任命他为徒有空名的建设委员会主任,保留部长级待遇,第二年初又被免去政治局候补委员一职。

但经过这么多年政治舞台的风吹雨打,叶利钦已慢慢成为一个比较老练的政治家了,他经得起上下沉浮。1990年叶利钦辞去建委职务,宣布退出苏共,参选苏联人民代表,这标志着他与提携他的戈尔巴乔夫分庭抗礼。经过殊死竞选,1990年5月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叶利钦为最高苏维埃主席。叶利钦再度浮上政坛。

1991年6月,叶利钦最终以58.9%的选票当选俄罗斯历史上首位总统,这一年叶利钦60岁,苏联一个国家内出现了两个总统(戈尔巴乔夫是苏联总统),两个政权,苏联分裂的征兆开始显露。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的权力斗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这时苏联的民族危机与经济危机都已是潜流汹涌防不胜防,进入总爆发的前夜16个加盟共和国民族纠纷不断,变本加厉的民族主义浪潮冲击着联盟的基础;社会经济秩序走向崩溃,物品价格飞涨,人民生活水平倒退了几十年,“伟大的俄罗斯人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为防止各共和国日益严重的分离主义倾向,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主权共和国”联盟的构想,联盟草案准备于1991年8月20日由各共和国签署。但苏共一些高层人物忧心忡忡地认为这样的一个协议依然会葬送苏联,于是在悄悄准备着……

1991年8月19日,苏联历史上又一个震惊世界的日子,苏联国家通讯社塔斯社向全世界播送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告苏联人民书》: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不能履行职权,由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在莫斯科等地实施紧急状态,军队开进了市区,控制了一些权力中枢。但紧委会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没有逮捕反对派叶利钦!这使叶利钦赢得了极为宝贵的时间,他从广播里听到政变消息后镇定自若,一马当先,紧急赶到俄总统办公室,召开俄高级领导人紧急会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率先跳上倒戈的坦克,号召人民和军队起来反抗紧委会,紧委会不得不把部队撤出市区。“8·19”行动彻底流产,叶利钦成为苏联的“大英雄”,声望如日中天。

实际上叶利钦保卫戈尔巴乔夫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一个手段。“8·19”事变正为叶利钦和反对派执掌克里姆林宫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叶利钦宣布全俄实行非党化,苏共被挤出政治舞台,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12月28日,俄总统叶利钦与乌克兰、白俄罗斯总统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秘密聚会,发表《明斯克声明》:“苏联作为国际法的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正在停止自己的存在……共和国脱离苏联和建立独立国家的进程已成为现实。”由叶利钦主导的、被西方称为“三人帮政变”的明斯克协议宣布了苏联的实际解体。

存在了69年的苏联不复存在,独立国家联合体取而代之。

占地球陆地1/6的版图重新被绘制。历史之手惊心动魄的大绘制,未来自有评说。但叶利钦作为事件中相当重要的政治人物,可以说发挥了推波助澜的巨大作用。

“8·19”事件最终使叶利钦登上了克里姆林宫权力的顶峰。

   编辑: zkx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