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专题 > 中国医疗改革 > 分析综述 > 正文 |
|
中国医改药方
相关Tag | [医改] [凤凰视点] |
看病难、看病贵和看病不便利,是中国当今面临的相当棘手的民生问题,也是影响社会和谐的一大因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进行相应的制度性变革,这不仅是大势所趋,而且刻不容缓。政府对此已制定出五年的改革时间表。中国医改的本质,实际就是通过借鉴各国成功的经验,进行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性创新。中国国情十分复杂且独一无二(拥有十三亿人口,八成是农民,贫富差距较大,2/3的人口无任何医疗保险,随着医疗价格的不断上涨,人口对医疗的购买力较为低下),因此,中国医改若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它一定具有独创性。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中国医改的思路,大致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两个制度,一是社区全科医生制度,实现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这是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从而解决看病难和贵的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二是医疗保险制度,以保证患者能看得起病。这两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然形成改革的良性循环,是医改成功的关键所在。
改革就是创新,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过程,也是人们提高对改革适应能力的过程,更是确保新制度具有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两大特点的过程。笔者以为,中国医改的过程,自上而下必将经历以下七个创新的过程:
一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角色的创新。政府一定是改革的统领者,它不仅是改革的设计者,也是实施者,更是监管者。它的角色是否恰当,关乎医改的成败。归结起来,政府在改革中的作用应有三个:一是积极引导。为此,政府应担当优惠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信息的发布者,以鼓励企业生产物美价廉的医疗用品、提高全社会对改革的认可度和适应能力等。二是加强协调。为此,政府应是协调者,以加强全社会相关资源的匹配和协调。三是有效监管。为此,政府应是法律法规(如卫生法、保险法、电子服务法等)的制定者和奖惩制度的设计者,即使来不及制定法律,也要有暂时的法规出台,以规范市场行为。
医疗技术要创新
二要实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流通渠道的创新。在内地,对这些上游产品的市场流通普遍缺乏秩序化,中间加价环节繁多而混乱,如一种药品自出厂至流通到患者手里,因中间层层加价,还要覆盖高额的促销成本,最终价格会增加十几倍,令患者难以承受。为改变这一现状,各地都在尝试政府网上集中招标采购药品的方式,其优点有五:(一)信息透明,产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二)通过取消中间环节,可获得产品出厂价,受惠于民;(三)降低公司营销和竞标成本,减轻公司负担;(四)避免医院和企业之间的金钱交易和暗箱操作;(五)使业内企业和批发商重新洗牌,能做到物美价廉者才能赢。不过,笔者建议,为确保政府角色明确,应由专业机构担当政府的代理人,替百姓去采购。其采购成员中不仅应有医院代表,还要有业内专家担当采购审计员,对采购是否合理做出判断。在此,政府依然担当监管的角色。
三要实现医疗技术的创新。医疗的物美价廉,作为医改的目的之一,是国民的最大需求,这就要求医生必须调整和创新现有的医疗方法。首先要把那些物美价廉的经典疗法重新请回医院,以替代昂贵的治疗。如治疗尿毒症,可用便宜的腹透法取代昂贵的血透;取消病人术后必用抗生素的传统方法;能用廉价的“中医正骨疗法”为病人接骨头,为何要动手术呢?目前癌症病人有1/3因过度治疗而死,缘于医生的保守和金钱诱惑,而国际上的治癌新观念是,利用现代科技,完全可以让病人与癌症长期安全地共存。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是防治慢性病的高效方法,在此也需要深层次的开发和创新。如著名的“冬病夏治”贴膏药疗法,每年都能吸引数以万计的慢性肺病患者,市场前景广阔。
改革卫生服务模式
四要实现公司产品的创新。本着物美价廉的原则,药厂必须调整产品战略。首先要让疗效明确、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经典老药“起死回生”、回归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生产更多更好的新药。还要加大对中药的研发力度,产生更多的、疗效和副作用均明确的新药,为中药正名。
五要实现卫生服务模式的创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新理念,带动服务模式的变革,一改以往“有病就去大医院”的落后模式,形成“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的二级服务模式。笔者相信,只要服务系统到位、完善,人口(患者及服务人员)不会对新模式产生不适应,他们对服务的满意度会随之提高。
六要实现医疗保险模式的创新。有价值的医保模式应具有四个角色,即医疗选购者、支付者、医疗质量监督者和投保人权益保护者。目前国家基本医保制度(公费医疗)只具有支付者角色,其他三个角色均缺失。因此未来对内地医保的创新,仍然任重道远,但至关重要,因为医保不仅是为确保投保人能买得起医疗服务,而且还为了规范医疗行为和消费行为。
七要实现管理技术的创新。保险系统和全科医生系统的建立,为信息技术的使用提供了契机,为此,IBM和爱立信等跨国公司都开始涉足内地医疗行业,IBM还为此向政府建言献策。无疑,IT的引入,为患者、服务者和管理者带来了福音,因为建立电子化个人健康档案、电子化服务、电子采购和支付、电子调查等,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服务便利,降低其就医成本,更能大幅提高服务和管理效率,降低各种交易成本。IT带来的挑战是,人口尤其是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尽快适应这种高新技术,使之能真正造福于人类,而不是制造灾难。
建完善保险制度
上述每一个创新,实际都是一个值得深层探讨的研究课题,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应借助高校、专业研究机构和国际性研究组织的研究力量,针对这些课题进行立项研究,以从中获得制度创新的灵感和思路。鉴于医疗行业是需要资本大量投入的行业,加之中国人口众多,单靠国家的投入,恐怕很难使得庞大的制度性改革顺利到位,因此,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并让其在社区卫生制度和保险制度建设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也有值得研究的课题,如政府对优质民办医疗的购买、医疗保险的公私合营与合作、民办医院的发展方向、公办和民办医院之间的互补型合作关系、医疗辅助性社会化服务的开发等等。(凤凰视点)
黄燕 作者为企业策划人
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中国医改的思路,大致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两个制度,一是社区全科医生制度,实现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这是提高医疗资源使用效率、降低医疗成本从而解决看病难和贵的问题的最有效方法,二是医疗保险制度,以保证患者能看得起病。这两大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然形成改革的良性循环,是医改成功的关键所在。
改革就是创新,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过程,也是人们提高对改革适应能力的过程,更是确保新制度具有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两大特点的过程。笔者以为,中国医改的过程,自上而下必将经历以下七个创新的过程:
一要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角色的创新。政府一定是改革的统领者,它不仅是改革的设计者,也是实施者,更是监管者。它的角色是否恰当,关乎医改的成败。归结起来,政府在改革中的作用应有三个:一是积极引导。为此,政府应担当优惠政策的制定者和公共信息的发布者,以鼓励企业生产物美价廉的医疗用品、提高全社会对改革的认可度和适应能力等。二是加强协调。为此,政府应是协调者,以加强全社会相关资源的匹配和协调。三是有效监管。为此,政府应是法律法规(如卫生法、保险法、电子服务法等)的制定者和奖惩制度的设计者,即使来不及制定法律,也要有暂时的法规出台,以规范市场行为。
医疗技术要创新
二要实现药品、医疗器械、医用耗材流通渠道的创新。在内地,对这些上游产品的市场流通普遍缺乏秩序化,中间加价环节繁多而混乱,如一种药品自出厂至流通到患者手里,因中间层层加价,还要覆盖高额的促销成本,最终价格会增加十几倍,令患者难以承受。为改变这一现状,各地都在尝试政府网上集中招标采购药品的方式,其优点有五:(一)信息透明,产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二)通过取消中间环节,可获得产品出厂价,受惠于民;(三)降低公司营销和竞标成本,减轻公司负担;(四)避免医院和企业之间的金钱交易和暗箱操作;(五)使业内企业和批发商重新洗牌,能做到物美价廉者才能赢。不过,笔者建议,为确保政府角色明确,应由专业机构担当政府的代理人,替百姓去采购。其采购成员中不仅应有医院代表,还要有业内专家担当采购审计员,对采购是否合理做出判断。在此,政府依然担当监管的角色。
三要实现医疗技术的创新。医疗的物美价廉,作为医改的目的之一,是国民的最大需求,这就要求医生必须调整和创新现有的医疗方法。首先要把那些物美价廉的经典疗法重新请回医院,以替代昂贵的治疗。如治疗尿毒症,可用便宜的腹透法取代昂贵的血透;取消病人术后必用抗生素的传统方法;能用廉价的“中医正骨疗法”为病人接骨头,为何要动手术呢?目前癌症病人有1/3因过度治疗而死,缘于医生的保守和金钱诱惑,而国际上的治癌新观念是,利用现代科技,完全可以让病人与癌症长期安全地共存。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是防治慢性病的高效方法,在此也需要深层次的开发和创新。如著名的“冬病夏治”贴膏药疗法,每年都能吸引数以万计的慢性肺病患者,市场前景广阔。
改革卫生服务模式
四要实现公司产品的创新。本着物美价廉的原则,药厂必须调整产品战略。首先要让疗效明确、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的经典老药“起死回生”、回归市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次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生产更多更好的新药。还要加大对中药的研发力度,产生更多的、疗效和副作用均明确的新药,为中药正名。
五要实现卫生服务模式的创新。“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卫生新理念,带动服务模式的变革,一改以往“有病就去大医院”的落后模式,形成“小病去社区大病去医院”的二级服务模式。笔者相信,只要服务系统到位、完善,人口(患者及服务人员)不会对新模式产生不适应,他们对服务的满意度会随之提高。
六要实现医疗保险模式的创新。有价值的医保模式应具有四个角色,即医疗选购者、支付者、医疗质量监督者和投保人权益保护者。目前国家基本医保制度(公费医疗)只具有支付者角色,其他三个角色均缺失。因此未来对内地医保的创新,仍然任重道远,但至关重要,因为医保不仅是为确保投保人能买得起医疗服务,而且还为了规范医疗行为和消费行为。
七要实现管理技术的创新。保险系统和全科医生系统的建立,为信息技术的使用提供了契机,为此,IBM和爱立信等跨国公司都开始涉足内地医疗行业,IBM还为此向政府建言献策。无疑,IT的引入,为患者、服务者和管理者带来了福音,因为建立电子化个人健康档案、电子化服务、电子采购和支付、电子调查等,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服务便利,降低其就医成本,更能大幅提高服务和管理效率,降低各种交易成本。IT带来的挑战是,人口尤其是决策者和管理者,必须尽快适应这种高新技术,使之能真正造福于人类,而不是制造灾难。
建完善保险制度
上述每一个创新,实际都是一个值得深层探讨的研究课题,因此笔者建议,政府应借助高校、专业研究机构和国际性研究组织的研究力量,针对这些课题进行立项研究,以从中获得制度创新的灵感和思路。鉴于医疗行业是需要资本大量投入的行业,加之中国人口众多,单靠国家的投入,恐怕很难使得庞大的制度性改革顺利到位,因此,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并让其在社区卫生制度和保险制度建设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至关重要。
在这方面也有值得研究的课题,如政府对优质民办医疗的购买、医疗保险的公私合营与合作、民办医院的发展方向、公办和民办医院之间的互补型合作关系、医疗辅助性社会化服务的开发等等。(凤凰视点)
黄燕 作者为企业策划人
编辑:
luw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