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股民”杨百万
2009年09月03日 10:16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杨怀定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人称“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原上海铁合金厂职工,在1988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

1989年7月的一天,杨怀定看着电视,心里想开了:银行利率下降了,钱要怎样才能更好地保值呢?

想了一宿,他的答案是股票。

第二天一早,和妻子商量后,杨怀定来到上海惟一的两间门面的静安证券门市部,买下2000股真空电子。半年后,100元面值的真空电子涨到2200元。“杨百万”声名大震。(新京报)

杨百万称,18年来自己明白一个道理,中国股市说到底,是政府主导的政策市

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真名杨杯定,人称杨百万,自称“散户工会小组长”,原是上海铁合金厂职工,1987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1990年进入股票市场,随后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如今,与其同时代的那批大户,仍活跃于证券市场的,仅存杨百万一人。

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最早参与者、实践者和见证者,杨百万在证券市场拥有许多“第一”:第一个从事大宗国库券异地交易的个人,第一个到中国人民银行咨询证券的个人,第一个个人从保安公司聘请保镖,第一个主动到税务部门咨询缴税政策,第一个聘请私人律师,第一个与证券公司对簿公堂,也是第一个作为个人投资者被大学聘为教授。(南方都市报)

“股市不是银行。如果你没有富余的钱,你不要玩。不考虑生活的股民不是成熟的股民。不少中国股民都没有搞清楚这点,把所有的钱都投进去了,结果输了,就自杀。现在股市这么低迷,但我的股票都在高位抛完了,所以我每天都笑眯眯。”

他是中国第一股民,历经十多年而不倒,人称“股市不倒翁”

他给孙子取名“杨线”(扬线),小名“涨停板”

杨百万的名字和他的发家故事,许多人都已经耳熟能详,但在中国普通百姓的投资理财史上,杨百万依然是绕不过去的一块里程碑。

1988年上海放开国债交易的时候,杨怀定就靠倒腾异地差价掘到了第一桶金,中国成立证券交易市场,初尝金融投资甜头的他又一头扎进了股市,成为中国最早的股民之一。中国股市沉浮十年,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倾家荡产,杨百万倒是稳稳当当地过来了,越来越气定神闲,越来越心宽体胖。

他不无得意地告诉你,不管股市整体的行情如何,每波行情他都未亏过,这几年股市低迷,但他照样有钱赚。2003年底,上海证券协会联谊会授予他“股市不倒翁”称号。

老翁今年55,抱孙子的年纪了,孙子大名“杨线”(扬线),小名“涨停板”。痴迷股市的杨怀定开始畅想晚年了,晚年并无悬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活着一天就看一天盘,他甚至开玩笑说,死了以后,骨灰也要撒到上海证券交易市场的大门口。

永远的杨百万

杨怀定津津乐道他靠2万元起家的故事,那2万元钱,是原先在厂里当工人时“投机倒把,偷偷干第二职业,做电线”赚下一点,再跟亲友东拼西凑地借了一点。但是杨怀定对现在的资产总额始终守口如瓶,你问他,是否绰号该改成“杨千万”或者“杨上亿”了?他狡谲地避了开去:

“名字不能改,这个名字是历史形成的。问我到底有多少钱?肯定超过一百万,但我不会说,说了对我没有好处,反正这辈子够花了。‘杨百万’也不是我自己叫的,是朱镕基在一个文件上这样叫我的。哪怕有一个亿,我还是‘杨百万’。”

其实,杨百万本名也不是杨怀定,而是叫杨怀新。离职下岗之前,他改了名,“当时怕丢人,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一个人有虚荣心,是不成熟的表现,现在我锻炼出来了,不怕丢脸,要我去南京路睡大马路,我都敢!”

财富壮了他的胆量,在杨百万看来,财富还能给他带来尊严、带来社会认同。“比方坐火车,有钱就能做软卧,软卧的乘务员态度就是比硬座好。”文化程度只有初中的他常常拎着笔记本电脑坐火车、坐飞机,旁人猜度,“你这个年纪的人有手提电脑的不多哇,老先生是大学教授吧?”他马上点头承认,“对!对!我是大学教授”。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杨百万   股民   第一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杨怀定   编辑: 周磊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