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次沉浮,新产品更新换代,热闹非凡的中国计算机产业不仅销售量节节攀升,在新技术推陈出新、渠道纷争、价值链整合等方面,也不断走向成熟。
2008年对于中国计算机产业来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3C融合让电脑的形态正在逐渐发生改变,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加强让产品进一步细分,四核、虚拟化技术风生水起,市场格局变动可期。2008年并不是变化的终点,但是,你不能不对这一切充满期待。
2007年,中国市场无疑成为全球计算机业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在这里,不仅有已经耕耘了十年以上的惠普、戴尔等国际巨头,也有联想、Acer等具有中国血统的知名厂商。名次沉浮,新产品更新换代,热闹非凡的中国计算机产业不仅销售量节节攀升,在新技术推陈出新、渠道纷争、价值链整合等方面,也不断走向成熟。
2008年,数字家庭概念不断深化,什么才是PC业发展的最终推动力?本土品牌在PC业不断整合的大潮下将如何生存?中国PC厂商能否更加深入国际市场?作为PC厂商,不管你是否期待2008年对这一切给出确切答案,但是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如果不做出相应的改变,你将在变化的潮流中失去方向。
产业拉动力:上游技术有多重要
PC业的游戏规则正在逐渐改变。过去,控制着产业上游的英特尔和微软等厂商绝对是PC业游戏的控制者。谁拥有基于英特尔芯片和微软操作系统的先发优势,谁就能在这个领域内称霸。而现在,这些并非是PC厂商们的惟一选择。它们越来越发现,即使自己推迟对上游技术升级的响应时间,也不一定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些传统的对市场产生拉动力的影响因素,其作用正在逐渐削弱,而另外一些新的因素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比如设计思维、产品创新等。随着用户需求的进一步细分,PC也越来越注重个性化配置。
“数字家庭与3C/4C融合概念进一步普及,台式PC的家庭数字娱乐中心作用将逐渐加强。虚拟化技术在桌面PC中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展。节能技术、健康环保工艺、散热设计、细节设计等特色技术将被大量采用。”赛迪顾问计算机产业研究中心副总经理胡小鹏认为,与此同时,用户的话语权也将随之加大,他们不再是盲目依赖技术的跟随者,而是用自己的需求和意见主宰市场。3C融合改变了PC的形态,增加了PC的功能,从另一个角度推动着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数字家庭的发展趋势让PC不再是单纯的PC。同时,也不仅是PC厂商才能涉足这个领域。从英特尔的欢跃技术,到AMD的Live,上游厂商在积极行动;长虹、海尔等家电厂商也着手研发数字娱乐设备;广东省于2006年年底启动广东省数字家庭行动计划,开启了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发布数字家庭计划之门。
“产业链由上下游厂商共同组成,它们共同推动着产业的发展。在3C融合日益发展的今天,仅凭上游厂商拉动是不够的。PC业发展到现在,上游技术提供商、中游PC厂商和下游的终端渠道商等缺一不可,它们必须共同发力,才能推动产业的进步。”胡小鹏说。
并且,他认为,数字家庭技术标准在2008年将逐渐趋于成熟。实际上,3C融合包含的领域非常广泛,娱乐、通信、智能家居、智能办公等都包括在内。现在,我国的数字家庭产品多数都集中在其娱乐功能的开发上,这仅仅是3C融合的第一阶段。“随着3C融合带来的产业效应爆发,不管是家电、IT还是通信厂商,都试图融入更多的功能,以求达到更完整的形态。”胡小鹏总结道。
整合:未来是否还将继续
近年来,全球PC业厂商座次频频变更。2006年惠普超越戴尔,夺得全球PC业头把交椅之后,2007年,联想和Acer又就全球排名第三的头衔争个不休。而就在这些巨头名次更迭的同时,Gateway、Packart Bell等被收购的消息又接踵而至。PC业出现了大整合的趋势。目前,在全球市场上,排名前五的大厂商的市场份额已经占据了50%以上。那么,2008年,这种情况是否将继续?国内的中小厂商们又将何去何从?
“2008年,PC业整合的趋势将继续。”胡小鹏说。随着行业垄断格局的逐步形成,销售渠道的竞争也将日益白热化。这时,一部分规模效益不复存在但又具备良好销售渠道的企业将成为大型厂商的并购目标,行业的整合将不可避免。素来以直销模式著称的戴尔也在2007年开始通过零售渠道销售PC。2007年10月30日,戴尔CEO迈克·戴尔表示,公司今后将开展更多收购,规模也将大于戴尔之前所进行的并购。
而同样的情况也将发生在国内PC业中。“一些二线厂商将面临被收购的境地。台式机技术正逐渐趋于同质化,市场竞争激烈。笔记本电脑大行其道更加剧了整合的进程。”胡小鹏如是表示。
得笔记本电脑者得天下,这已经成为PC厂商的共识。突破了品质、性能和价格三大制约因素的笔记本电脑正势如破竹地进入千万寻常百姓家。而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上,国内厂商已经落在国际厂商的后面。国内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大多是惠普、戴尔、索尼、三星等国外品牌。面对这种情况,国内PC厂商开始奋起直追。方正科技立下了“2008年要卖8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雄心。这个数字,比它2007年30万台的销量翻了一番还不止。
“但是,国内厂商比起国际同行来,在设计能力上还亟需提高。”胡小鹏认为,国内厂商在上游资源获取方面的能力不强,同时,在战略制定上,缺乏持续、稳定的发展策略。因此,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它们必须通过收购或者合作的方式,拓展自己的渠道,获得资源。国内PC业必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这一点,从TCL集团宣布将旗下电脑业务82%的股权转让给昌达实业中也可以看出端倪。
超低价电脑:2008能否走红
2007年,超低价电脑席卷而来。英特尔推出3000元学生笔记本电脑,华硕的易PC亮相,全球最大UMPC(超便携电脑)提供商OQO公司进入中国。与此同时,传统PC厂商的笔记本电脑大幅度降价,形成了一个低价笔记本电脑的热潮。2008年,是否有更多的厂商将加入超低价电脑战团?超低价电脑是否将在国内PC市场中形成一个新的细分领域?
低价是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好手段。在电脑产业进入微利时代后,电脑利润一路下滑,包括惠普、戴尔、联想等巨头在内的PC厂商都饱受利润和市场份额矛盾之苦。于是,超低价电脑就成了刺激市场的一个新的卖点。超低价笔记本电脑不仅满足了新兴市场的需求,也满足了成熟市场中的部分需求。基于此,PC厂商们也将自己重新定位为个人消费产品品牌商。即使是低价电脑,仍然有自己的对应消费群体:易PC是学生、商务人士,OLPC是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它们代表的不仅是超低的价格,也是对消费者的精准定位和贴身打造。在消费者体验日益重要的今天,细分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
“因此,推行超低价电脑并不是打价格战。”胡小鹏说。传统的笔记本电脑和超低价电脑的市场并不存在冲突,功能和美誉度则是人们看重低价电脑的重要因素。他认为:“国内市场上很多电脑的价格也很低,但是在配置和功能上却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易PC尽管在欧美市场上大行其道,在中国市场上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和国内的消费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厂商要想在中国发展超低价电脑,不能只将注意力放在价格上,而是应在产品自身的性能上多下功夫。”
高性能计算:谁领风骚?
赛迪顾问调查数据显示,2007年前三季度,多核及虚拟化平台的实施,导致中国x86服务器市场增长较去年有所放缓,销量为42.3万台,同比增长16.1%;销售额达到79.3亿元,同比增长12.3%。赛迪顾问计算机产业研究中心计算机系统咨询事业部总经理刘新认为,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来源于电信以及电信增值业务高速发展而带动的对服务器需求的增长。同时,交通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小企业市场的升温,网上银行及证券交易、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应急系统等新兴应用也为服务器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在市场竞争方面,2007年更加集中体现在对三、四级市场的争夺,同时,国外厂商对低端市场的侵袭,以及区域化渠道策略的实施,使国产厂商赖以生存的价格及渠道优势不复存在,整体市场表现出强者恒强的竞争格局。多核、虚拟化技术为用户带来的价值,已使之成为新的诉求点,是厂商必须抓住的方向和机遇,而多核、虚拟化系统平台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更是厂商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赛迪顾问研究总监张涛表示,从集群、虚拟化,到新兴的云计算、Server Farm 2.0,高性能计算向着平民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像使用水电等资源一样方便、灵活地使用计算能力的美好蓝图,距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伴随着这一突破,高性能计算将演变成为高效能服务。基于高速互联网的大规模复杂运算模型,可以让高性能计算实现自管理、自均衡、自修复、统一系统映像和实时监测,从而大幅度降低IT管理复杂性,并提升其可用性。这将让高性能计算走向易衡量、易管理、低应用、低价格,此前商业应用普及化的几大障碍也将得以被克服。
亚马逊弹性计算集群云服务(Amazon EC2),让小型企业可以以低廉的费用、实时按需地订购各种服务。一年来,此服务受到了用户的大力追捧。这一成功范例证明了高效能服务的商业普及价值。随着IBM、Google、微软、Sun、戴尔等各大巨头蜂拥而至,高性能计算借助向高效能服务的变形,加快其普及化进程将更加值得期待。
作者:
杨洁
编辑:
张羿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