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赤峰水污染事件回放:水源井仅离排污站百米
2009年09月01日 11:43中国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按照赤峰市政府当年的规划,赤峰市要建立一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到2010年新城区人口将达到12万,日供水能力4.6万吨。而在日用水量达到2万吨时,九龙供水公司即可实现盈亏平衡。

当赤峰真的成为规划中的城市后,九龙供水公司有望成为年盈利上千万的垄断性企业。

郭晓艳告诉记者,成立九龙供水公司后,集团先后投入了1.5亿元,在2004年11月24日具备了供水条件,并于当年12月16日获得了供水资质,随即开始向赤峰市新城区供水。

自新城区建设以来,入住率只有50%,人口仅为5.8万,日均用水量为8000吨。按照居民用水价格为0.95元每立方米,加上0.6元的污水处理费,九龙供水公司的亏损额逐年放大,负债额从2005年的1191.45万元,升至2008年的2005.88万元,

“如果没有成功的业绩,那么这样的企业插手自来水行业,应该只占有股份,而不是具体参与经营。”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九龙供水公司将水源和污水站建得那么近,肯定是违反规定的,没有自来水供水经验的企业,难免出现这样那样可能致命的错误。”

傅涛认为,政府将自来水事业交给民营企业去经营并没有错误,关键是拿到经营权的民营企业是否有成功供水的经验。

赤峰市建委公用事业科冯连国科长认为来自建委的监管力度总归有限,“九龙供水公司是民营企业,建委对九龙供水公司主要是进行行业管理,有些事情建委做不了主。”冯连国说。

赤峰市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高希华则表示,这次赤峰水污染事件,说明市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应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新城遗痛

“在新城徒步行走了一个多小时,我没有看到一个乞丐,没有看到除了政府大楼、学校和住宅区之外的任何其他建筑。”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传递路经赤峰,一位前往探访的记者面对赤峰新城大吃一惊。

他感慨地说,“赤峰,仅仅依靠政府大楼和公务员小区,就撑起了一片新城区。”

“刚开始的新城区被老百姓们戏称为‘鬼城’,那么大的一个新区,几乎看不到几个人,走在大街上总有种恐怖的感觉。”当地的一名记者则如此描述赤峰新城刚建成的面貌。

从新城区立项到市政府迁入,赤峰市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一座新城的雏形。

2002年2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与赤峰市规划局正式签订关于城市整体规划修编的协议。赤峰市造城运动正式拉开帷幕。

2004年12月9日,市党政机关单位开始迁入新城区,成为新城区第一批住户。“那个时候,新城区几乎没有居民,更别说一些商店和娱乐场所。”玉龙花苑一居民说。即使是现在,赤峰市新城区的配套设施也并不完善,整个新城区仅有两家稍大点社区超市,没有一家大型购物中心。

“买衣服还很不方便,只能开车去老城。”赤峰市委宣传部外宣科科长罗晓兰说。

但赤峰新城的房地产发展则很迅速。“前几年,九天建化集团曾垄断了整个赤峰市的混凝土市场。”当地一位资深媒体人透露。在新城建设中,九天建化集团亦大显身手,在成立九龙供水公司的同一年,九天建化集团成立了注册资金6000万元的赤峰亚兴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在随后的新城区建设中,亚兴房地产相继开发建设了“王府花园”、“成龙嘉园”、“温馨家园”、“阳光新城”、“亚兴国际公寓”等100余万平方米房地产项目。王府家园曾以4000元每平米的价格成为赤峰新城的房价之王。

赤峰市发展新城的“大手笔”令人瞠目结舌。按照赤峰市2003年17.86亿元全市财政总收入,开发一个新城可谓天方夜谭。为筹措建设资金,赤峰市政府利用政府信用资源与国家开发银行的金融资源进行合作,实现行政资源和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

2003年1月4日,赤峰市人民政府与国家开发银行呼和浩特分行签订《金融合作协议》,当年8月14日又签订了《信用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与赤峰市人民政府签订金额24.8亿元的用于基础设施的资金贷款,其中18亿元用于新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政府当初的设想,新城区将全面实施市场化运作,大量土地的出售即足以偿还贷款。

这被一些研究者在公开的学术期刊上称为“割地赔款”,征地免费,还提供银行贷款。两个多月后,国家开发银行先行批准2亿元短期贷款用于新城区建设的土地储备。

伊利集团在元宝山工业区上液态奶生产线,赤峰“割地赔款”,无偿划地200亩,借款18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一个大大的赤峰市鼓舞着前来圈地跑马的商人们。

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撑,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新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并不顺利。

赤峰市新闻发言人、市委副秘书长高希华表示,在赤峰市筹建新城区时,国营的自来水总公司经营困难,连年亏损,根本没有能力投巨资建设规模庞大的供水管线。

回到2003年,赤峰市新城规划开建之初,供水管线的招标公告竟然无人接手。最终,在政府承诺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后,九天建化集团才创建九龙公司来支撑这一公共事业。仓促登场的九龙公司边办手续边开工,甚至来不及喘一口气,就随着新城建设的一路狂飙而到处建井开源。

自来水污染事件尚未平息,8月5日,赤峰制药集团又发生液氨泄露事故,有200多人入院治疗。这次事故同样危及了红庙子水利公司所辖灌溉区,所幸有关部门迅速行动,泄露并未造成更大危害的水污染。连续的危机事件显示,在一座崭新的城市里,旧的环节随时可能脱落。

水浊而清,赤峰新城仍将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在一个逐渐膨胀的城市中,危机刚刚过去,考验方才开始。

链接:近年水污染引发的公共危机事件

1.1994年淮河水污染事件:沿河各自来水厂被迫停止供水达54天之久,百万淮河民众饮水告急。

2.2005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这样大规模的停水,在哈尔滨市数百万居民瞬间面对史无前例的生活困境。

3.2009年2月,江苏省水源污染事件:数十万市民饮水受到影响。

4.2009年5月,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自来水“泥水门”事件:引发当地十万居民数日的饮水、用水困难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朱文强   编辑: 李志题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