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社会 > 人间冷暖 > 正文 |
|
李顺雅麻利地将捡到的破烂捆扎在一起。记者杜小伟 图
这是一间老旧的瓦房,房门早已斑驳得看不出原来的颜色,屋中唯一一件能称为家具的是一个式样老旧的白色衣柜,其中一个柜门只要轻轻一拉,就如脱臼般耷拉下来。14岁的李顺雅就住在这间屋子里。
5月11日下午1点,当记者走进小顺雅的家时,屋中正在进行一项“工程”,近四分之三的泥土地面已经铺上了一层高低起伏的碎砖块。
最近一周,李顺雅放学后除了写作业和照例去镇上捡破烂外,又加了捡砖块这项重要“工作”。“剩下的再过两天就能铺好了。”李顺雅放下手中的砖块,抹了抹鼻尖上的汗,“都铺上砖,老鼠就不好打洞了。”说这句话时,小顺雅的眼中流露出这个年纪应该有的顽皮,但随即眼神又变得有些忧郁。
家庭连失至亲成为孤儿
瘦高个头,白净的皮肤,穿着一身有些旧但还算整洁的衣服,见到生人时,有些腼腆地搓着一双略显粗大的手。这就是正在登封市大金店镇一中读初一的李顺雅,初看起来和同龄的农村孩子并没有太大不同。但在登封市大金店镇的邻居眼中,李顺雅是一个身世悲惨但却异常懂事的孩子。
“她1岁时,她妈离家出走了。8岁那年,她爸正在地里收麦子突发脑血栓,从此严重偏瘫,无法下地。由于家里拿不起药费,他爸只能在家熬日子。那时候小顺雅才上小学二年级,放了学就会给他爸和他爷把饭做好。而且见了邻居都可有礼貌。”邻居安琴提起李顺雅,言语中充满夸赞。
但厄运并没有放过这不幸的一家人。由于缺乏系统治疗,两年后,小顺雅的爸爸突然精神失常。到2007年农历大年初一上午11点,爸爸永远闭上双眼。
此后,一直患有气管炎的爷爷病情也开始一天天加重。“他经常会上不来气。”李顺雅说,爷爷最后离开是因为一口痰堵在了嗓子眼里。
“那天晚上,我正在屋里看书,突然听见爷爷屋里有一些动静。”放下书本,急忙跑过去的李顺雅发现,爷爷的脸憋得发紫,一直上不来气。知道爷爷又被痰堵住了,李顺雅急忙嘴对嘴帮爷爷吸痰,“以前爷爷被痰堵住的时候,我帮他吸出来过,可是这一次,吸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吸出来。”李顺雅急忙叫来了邻居,但为时已晚。今年4月9日,爷爷最终也抛下李顺雅走了。
“她爷爷的后事都是我们村里邻居们帮忙凑钱办的。”一提起李顺雅,正抱着小孙子在村口聊天的闫大爷直叹气,“现在就只剩下她一个人了。虽然邻居经常会给她送些衣服和吃的,但这闺女自己以后的日子可咋过呀。”
生活放学后以捡破烂为生
在两个月内,接连失去两位至亲。如今,空落落的院子里,只剩下一只小黄狗陪伴李顺雅。她靠什么来维持生活?她能否继续自己的学业?
5月11日是星期五,上午11点半,放学铃声一响,登封市大金店镇一中初一(2)班的学生便欢呼着离去。夹杂在有说有笑的同学中间,李顺雅的脚步显得特别匆忙,“中午赶快把作业写完,下午放学后就有时间多去捡点破烂了。”
在小顺雅家,记者看到,在三间堂屋门口的地面上,堆满了破布、纸箱子、矿泉水瓶等杂物,“这是我昨天下午上完课捡的,还没来得及整理。”回到家的李顺雅,麻利地把这些东西捆扎在一起。
“爷爷生病时,有一次我看家里没有菜吃了,就去街上捡了些纸箱子,卖了钱买菜回来。现在,一般是放学后在镇子附近捡。等到周末了,我就到远一点的地方捡。”说起捡废品卖钱的事,李顺雅显得很平静。“捡到的破烂可以卖钱,我下周就不用为吃饭发愁了。”
跟记者聊天时,小顺雅拿出了爸爸和爷爷的一寸彩色照片。“这是爸爸和爷爷当时办身份证时没用完的照片。”每当想爸爸和爷爷时,她便拿出来盯着看半天。
记者问她:“辛苦吗?”小顺雅盯着爸爸和爷爷的照片,半天不吭声,但双眼很快就浸满了泪水,“我不怕苦,可就是有时候很想爸爸和爷爷。“
朴实谢绝捐款想自食其力
“班里一些同学知道她的情况后,都很热心帮助她,有的给她衣服,有的给她钱,但一般情况下,给衣服她会要,给钱她都不要。”李顺雅的班主任陈丹丹说,家庭条件好的同学给小顺雅十元八元的,她都不肯收,说会尽量自食其力。
登封市大金店镇一中校长郑国勋知道李顺雅的家庭情况后,思考了一个晚上。第二天,郑国勋在全校师生当中发起了一次主题为“让爱呼唤真情”的募捐,1元,2元,50元,100元……很快,全校师生汇集了2960.4元的捐款。
“当我把她叫到办公室,把这些钱递到她手中时,刚开始她一直推托着不要,说别人挣钱也不容易,自己不能不劳而获。”说到这,郑国勋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孩子太懂事了,她宁愿自己起早贪黑,趁着下课的时间去捡垃圾,也不愿轻易接受别人捐赠的钱。”
最终,学校帮李顺雅将这笔钱存到了银行里,并免除了她初中三年的书费。因为担心李顺雅一个人住在家里不安全,5月11日,郑校长决定在学校给她找间宿舍,准备让她搬到学校去。
未来上大学是一种奢望
“我了解过,李顺雅上小学时,最初在班里总是前三名,数学特别好。自从她爸精神失常后,孩子的成绩就受了影响,不过现在她的成绩在班级里仍是中等。”班主任陈丹丹说,李顺雅经历了这么多事,还能坚持学习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能有好的条件,她相信小顺雅能走出阴影,把学习赶上去。
“她还特别爱帮助别人,早上总是第一个来学校,帮助其他值日的同学打扫教室,所以同学们都很喜欢她。”陈老师对这个学生充满了爱怜。
“小时候,我是个很爱学习的女孩,后来由于生活的不幸,我的成绩是在一步步地下降……我从今要加倍地努力,考出好成绩,不会辜负您对我的期望。”
在李顺雅写给校长的感谢信中,记者看到,她这样表达着自己的决心。
当记者和她谈起她的学习情况时,小顺雅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现在学习不太好。”
“喜欢上学吗?”记者问。
“喜欢。”
“将来想不想上大学?”
“家里穷,没想过。”
沉默半晌后,小顺雅小声说:“有钱了,才能上高中,上大学;没钱了,就上不成了,那就去打工。“
记者手记
和李顺雅聊天时,记者的心灵不时地被震撼,因为她身上时刻透出一种坚强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支撑着她面对挫折依然向上,也感染着周边的人,让人觉得只要有生命在,任何困难和不幸其实是很渺小的。
在这次采访过程中,除了李顺雅,记者还采访了很多在贫困环境中挣扎的孩子,这些孩子离我们很近,但他们的生活状况却和城里的孩子相差甚远,同时,他们对学习的渴望时刻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从今天起,本报联合河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推出“温暖2007年爱在身边”5·19希望工程助学活动,同时开通三部爱心热线:省希望工程办公室:0371-65902382、0371-65865190;大河报:0371-65796238。
爱心无止境,助学见真情。如果您愿意在他们求学的路上拉他们一把,如果您愿意用自己的爱心去滋润一颗贫困学子的求学心,可以随时拨打爱心热线,把关怀送给孩子们。
链接
“5·19希望工程助学公益日”是我省以助学为主要内容的公益主题日活动,自2005年开始设立。“5·19”取自“我要助”的谐音,含义是“全社会都来帮助困难群体、关注青少年”。
作者:
李晓敏 张艳利
编辑:
王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