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奉节县有个母猪山,母猪山有股奇怪的泉:夏天但凡下雨时,每隔5分钟,要喷发一次,来时声音如同飞机轰鸣、巨兽嗷叫;冬天每日上午持续冒2个小时泉水,热气腾腾,宛若仙气弥漫。当地人将之称为“神泉”。
坐落在奉节县新民镇红坪乡,有座海拔近800米的高山,因形状似母猪,故得名“母猪山”。
距离母猪山顶三分之一处有个三眼洞,从洞里流出的山泉很不一般。近日,在村民唐承红的带领下,记者一行目睹了三眼洞的真实面貌,以及泉水间歇性冒出的奇特景象。
通往“神泉”的路荆棘密布,唐承红一路披荆斩棘,花了一个多小时,上午9时30分许,一行人终于到达目的地——几块乱石中间不规则的三个洞口,大小不一,大的如同水桶粗,小的只有碗口大。洞中泉水乍一看比较平静,正匀速地流出,水质清澈,冒着热气。但仔细一瞧,记者发现泉眼处有一股约30厘米左右高的水柱,往外汩汩冒水。
冬季温和夏如“怪兽”
“‘神泉’冬季性情温和,每天上午8点至10点左右,持续喷约2个小时。”唐承红说,在夏天,“神泉”的脾气就大不一样了。“尤其是遇到下雨天,隔5分钟就要发次大水。一发大水,水柱就有10米多高,而且还伴随着巨响,声音如同飞机轰鸣,很像怪兽在叫,很恐怖的。”
母猪洞内流出“神水”
红坪乡皂角村90多岁的詹世林老人说,“神泉”可能与靠近山顶的一个母猪洞有关。因为村民害怕,再加上山高无路,鲜有人爬山去看过。因为“神泉”一旦发作,跑都跑不赢。
詹世林老人曾经和村里另外2名青年人打着火把上去看过母猪洞。对母猪洞的外貌,老人还记得很清楚:洞口大小“像农民家里的大黄缸”,直径约3米左右;走进去后,里面很宽敞,有个十米左右宽的水塘,洞顶上滴水,下面冒水,雾气缭绕的,还伴随奇怪的声音,“乍听上去像有什么怪兽在喘气”;越往里面走越窄,有的地方甚至只能侧身勉强通过,“进去没好久就出来了,当时我们都很害怕”。
“‘神泉’有可能就是从母猪洞里流出来的水。”老人还讲了个相关的传说。以前,经“神泉”灌溉过的庄稼,村民很难有收成。因为,这些庄稼一到丰收季节,隐藏在大山里的野猪就会成群下来偷吃庄稼,神出鬼没,村民根本防不胜防。于是,久而久之,村民说:可能母猪洞有个“母猪神”,从洞里流出的水来滋养的庄稼,就是给山里的野猪们准备的食粮。
“神泉”类似“间歇泉”
“‘神泉’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现象。”28岁的陈杰敏说,对于“神泉”的现象,他上网查过资料,“‘神泉’跟‘间歇泉’的特点最接近”。“间歇泉”的特点是流淌出来的泉水,在一系列短促的停歇和喷发之后,随着一阵震人心魄的巨大响声,高温水汽突然冲出泉口,即刻扩展成一股水柱,柱顶的蒸汽团继续翻滚腾跃,直冲蓝天。“间歇泉”的喷发周期是喷了几分钟或几十分钟之后就自动停止,隔一段时间才再次喷发。
然而,令陈杰敏不解的是,“间歇泉”的形成一般有个特殊的条件,即间歇泉必须具有能源,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地区的炽热的岩浆活动是间歇泉的能源。“但我们这里显然不是火山口啊。”
据《重庆晚报》
“神泉”所在的新民镇红坪乡位于奉节县南岸,离县城约30公里,奉恩公路穿境而过。在奉节国平车站,可以乘坐奉节到甲高的客车至新民镇,时间约一小时左右。该地周围全部是大山环绕,空气特别清新,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也是夏天的避暑胜地。闻名遐迩的“天坑地缝”景观,距离此处不到一小时车程。说到当地的美食,紫阳鸡算是比较有特色、味道也很地道的一道美食,即用腊猪蹄炖鸡,味香,营养价值高。
“虹吸管”原理
促使“神泉”喷涌
专家解密
关于“神泉”的奇特现象,奉节县三国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赵贵林,七八年前陪同探险队去实地勘察过。
赵贵林说,“神泉”就是一种间歇泉,形成的原因与当地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关,间歇性喷发时,其实是一种类似“虹吸管”原理:因当地地下溶洞很多,地下岩溶水在复杂的地下管道中运动,当地下水位积蓄到一定高度时,水通过类似虹吸管的管道从泉眼处涌出,这时地下水位因水流走而下降,等到地下水位再次积蓄到虹吸管口(即泉眼处)的高度时泉水再次涌出,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绝。
至于泉水喷出为何发生如同飞机轰鸣般的巨响,赵贵林解释,主要是水流积蓄过程中比较急促,也产生了很大的压力,故喷发很急促,并伴之巨大响声。(本文来源:武汉晚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印权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