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社会 > 世态万象 > 正文 |
|
“我不是钉子户,更不是刁民!”
潘伟业(右)与小楼另外一位业主。背后的小楼已经十分残旧,孤独地耸立在周围高楼之中十分扎眼
潘伟业这栋两层小楼两侧的房屋都已被拆除,他反复强调自己并非“钉子户”
专题撰文 时报记者 张立璞 专题摄影 时报记者 巢晓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重庆市“史上最牛钉子户”吸引了各方关注。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广州市荔湾区龙津东路也有这么一家人,因不满拆迁补偿安置已在“孤岛”上坚守了3年之久。记者昨日到现场采访,“孤岛”主人潘伟业站在屋后已拆除干净的空地上,情绪激动地说,他并不想与谁为难,只不过希望能在自己唯一的家被拆掉前讨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两层小楼被高墙铁门圈住
行至在荔湾区龙津东路与康王路交界处,很远就可以看到,路口附近一道长长的围墙中间孤单地耸立着一栋两层小楼。
小楼两侧的房屋都已拆除,还可见拆除后留下的残砖断瓦。小楼背后是一大块整平的空地,周围用砖墙和铁门围闭。小楼的出入口虽然在靠近龙津东路临街一侧,但看上去仍像一座“孤岛”被围困在高墙之内。
从小楼左侧破损的窗户望进去,只见房间破旧不堪已被废弃。一楼右侧一扇老式趟栊门内,一名中年男子和一个男童正围着小方桌吃饭。他就是被称为“钉子户”的房主潘伟业。
得知记者来访,潘伟业看上去有些激动,赶忙用钥匙打开挂在趟栊门上的铁锁把记者迎进屋内。昏暗的房间内,即使白天也需要用电灯照明。不足十平方米的客厅里没有什么电器,一张沙发和几张桌椅就是全部的摆设。潘伟业一边从抽屉中翻找各种材料一边告诉记者,这栋小楼有两个门牌,分别是龙津东路604号和606号,分别属于5户人家所有,因为各种原因其他人家都已搬走,只剩下他们一家七口还住在这里。
荔湾区法院两次发出限期搬迁通知
“我不是他们所说的‘钉子户’。”听到这样的称谓,潘伟业显得愤怒且无奈。他说,这处房产已有近百年历史,从他爷爷那辈开始就住在这里。2003年,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下发拆迁公告,决定收回荔湾区康王路东西两侧2号地块进行商业建设,具体拆迁事宜由广州市荔湾区建设和市政局实施,他们家就在需要拆迁的地段范围内。
随着居住在周围的住户陆续迁走,房屋开始进行拆除,他和其他4位业主的坚守也没能持续多久。潘伟业说,2004年5月,拆迁方一纸诉状将他们5名业主告上荔湾区人民法院。在诉状中,拆迁方答应按照小楼确认的产权建筑面积324.4平方米计算,对5名业主进行补偿安置,迁往荔湾区环市西路桥荫坊8号楼、9号楼、10号楼、11号楼等总面积337.75平方米的6处房屋。小楼5名业主通过法院与拆迁方沟通协商,原则上同意接受这样的赔偿。但没有想到的是,2004年8月11日,当他前去看楼时,拆迁方却将他带到了位于海珠区南洲路附近的一处房产。他的怒火一下沸腾了。
“不是我不愿意搬,但这摆明是欺骗啊。”潘伟业愤怒地说,就这样他拒绝了拆迁方限期搬迁的要求。之后,荔湾区法院先后于2005年11月28日和2006年7月13日两次对该处房产发出执行通知书及公告,要求业主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搬迁,否则将依法强制执行,但均由于诸如小楼5位业主中有一人目前不在国内等原因没有最后执行。就这样,事情一直拖到了今天。“我不是‘钉子户’,更不是‘刁民’,现在这样的局面不是我个人造成的。”
有关部门表示“目前对于此事不好说”
“我的要求并不高,只是想要回我自己应有的东西。”潘伟业说,“在同区、同路段有同样面积的一套旧房子就可以了,别的我没有任何要求。”至于为什么是旧房子,潘伟业称,“我现在住的就是一套很旧的房子,所以从来没想过要占便宜去要求一套新房子。这样的要求不过分吧?!”
虽然其他业主已陆续搬离位于龙津东路的这栋两层小楼后,但潘伟业带着家人仍坚守着这个家。潘伟业告诉记者,他和老婆都没有固定工作,之前就是靠在家门口摆水果摊赚点生活费,现在水果摊不能再摆了,家里基本上就靠老婆一个人在外面打零工贴补家用。因为不知道拆迁方什么时候会来强制拆房,他每天寸步不离地守在家中,大门时刻都用铁锁锁住。由于长时间精神高度紧张,他已经很久没有在晚上睡过一个完整觉,屋外一有风吹草动就立即惊醒。常年的半睡眠生活让潘伟业看上去非常憔悴。他说,现在他的身体已经不能干什么重活,支持他的信念就是一定要保住属于自己的东西。“如果现在有谁敢来无理拆房,我准备好了3个煤气罐,大不了大家‘一锅熟’。”潘伟业咬着牙丢下这样一句话。
针对潘伟业所面临的情况,记者之后联系了荔湾区有关部门,但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对于此事不好说。
网上最红“钉子户”
重庆的杨武吴苹夫妇
拆迁房:重庆市九龙坡区鹤兴路19号,面积219平方米的两层楼
原因:与开发商在补偿安置方式上分歧太大。
历时:从2004年9月起僵持至今。
网络记载:“一个被挖成10米深大坑的楼盘地基正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犹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
流传最早“钉子户”
上海的胡氏夫妇
拆迁房:上海市静安区武定路279号,面积共十多平方米的两层小楼
原因:在补偿款数目上分歧太大
历时:从2005年11月30日至2007年3月20日。目前,双方达成补偿协议,房子已经拆除。
网络记载:“强拆时老板娘一桶汽油浇在身上,和N多人对峙两次……最后一次对峙的时候消防车、救护车、警车呜呜呜冲过去。”
来源:信息时报
编辑:
fu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