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社会 > 世态万象 > 正文 |
|
1月15日,广州开始实施“禁摩”规定。
广州,作为南中国的出口之都,2007年1月又跨越一个重大里程碑,成为中国第一个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的城市――这个数字是全国人均GDP的5倍,也是使其初步达到一个“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广州市从1月15日开始执行的禁止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上路的规定,以及因它而引起的争议和抗争,便可以看出这个繁荣的城市存在着多大的问题。
禁摩引发的社会问题
那么,广州实行禁摩后,飞车党和砍手党是否将会从此消失呢?这也是华西都市报质疑。在外地人眼里,广州的摩托车和广州的“飞车党”是分不开的。毕竟,一些前往广州旅游的游客曾深受其害,因此,当广州的禁摩令出来之后,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广州的治安会不会从此更好一些?同时报纸还提出了几个疑问,公交能否承受之重?会不会增加市民生活成本?而广州城的交通状况会不会有所改善呢?
广州日报指出,全面禁摩之后,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以搭客为生的摩的司机。来自有关管理部门的统计,广州摩的司机的数量已经在10万以上,其中有不少人都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从事摩的行业接近十年,再就业比较困难。同时,广州市还有很多服务性行业是依靠摩托车进行物流配送的,比如快递、外卖等等,另外还有摩托车维修人员和配件销售人员也都面临着失业的危险。
同情外地民工的广州人不多
在广州最繁荣的时装购物大道北京路上,记者随意进行的采访,便发现几乎每一个人都遭遇过抢劫,或所认识的人被抢过。一位最近刚从当地一家技术学院毕业的女生说,两个月前一个小偷抢走了她的钱包和手机。
她的21岁的男友陈建国则对外地民工表示出同情,因为“他们也是中国人”,但他指责这些外地民工制造了这些犯罪问题,“是他们带来了犯罪”,“那些失业的人、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不得不维持生计,所以他们就求助于犯罪。”陈建国接着又补充说,太多的外地人进入广州,可这里却没有多少工作机会。
当然,也有许多人指出,这些勤奋工作的外地民工,也为广州这个城市的经济产值做出了他们的贡献,就象他们在中国的其它城市一样。2003年,叶存环由湖北省的农村来到广州,先后开了4家出售电动自行车的商店。她所销售的带有小马达的自行车,适用于那些送货或买不起汽车的人。现在,叶女士已经关闭了两家商店,另外两家正面临着倒闭。她说,广州禁摩已给她的生意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编辑:
luw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