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赋改会”将于两天后休兵,留下一张满堂红的成绩单。依据“赋改会委员”总结简报资料,此次“赋改会”短期税收确定减少、长期税收“高度不确定”、税制公平效果有限、财政纪律未予遵守。但租税灾难还没有结束;就在“赋改会”即将休会之际,工商游说团体还要再为自己的降税闯关,再把台湾的税制做一次扭曲。他们打算,今天要将不敢在“赋改会”讨论的“产业创新条例”,正式立法二、三读。果真如此,则“立法院”践踏台湾财经环境的勇气,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在重量级岛内企业家的游说下,“行政院”和“立法院”对外打著要吸引国际重量级大厂来台投资的美丽理由,要把营运总部的营所税降至15%,并拥有股利、权利金、管理费收入免税的诸多优惠,而相关标准则授权由“财经两部”订定。这种“先射箭,再画靶”的减税做法,真正受惠的是岛内大型企业,但公库则又产生巨额的税收损失。
工商团体多年来一直试图从多种管道要求对营运总部降税至15%。民进党当局时代,他们透过“立法委员”提案,拟修正自由贸易港区设置及管理条例以降税率,被当时“财政部”抵挡下来。而后,工商团体又透过“行政院”、“经建会”,要求“财政部”和“经济部”修改促进产业升级条例的子法规,降低自由贸易港区的营所税;惟因为超越母法,官员担心被“监察院”弹劾而闯关失败。
马当局“执政”后,工商团体趁著促产落日,法律转换之际大力游说,“立法院朝野”两党都成为其代言人,“行政院”竟然也沦落“大放水”,提出比“立委”更优惠的相对应方案。原本该为税收损失把关的“财政部”,则完全不理会预算法的规范,推诿不清楚税收损失多少,在在验证工商企业“蓝绿通吃”的广大神通,终于取得久盼的15%税率,打算今日二、三读。
事实上,美侨商会等外商团体,从来没有在白皮书中要求营所税降到15%。而即便台湾的税率降到15%,香港的股利汇回免税、新加坡的营运总部的税率可以降到10%以下,他们税负都比我们还轻,故对一家从未在台湾投资的海外大企业而言,如果真的只看租税优惠,亚洲其它地区有比我们优惠,也不会因此来台湾投资。相对于星、港,台湾是一个产业光谱完善的地区;但我们的“执政党”不求在基础面建构吸引外商的条件,却拼命将税率与星、港等“转口贸易”特区模式看齐。这不是舍本逐末,是什么?
产创条例营运总部的双重优惠,表面上是为吸引营运总部来台,但骨子里则是为台湾大企业降税。原本这些企业应缴税20%,明年起统统降为15%。媒体报导,依会计师估计,此条例又将使公库每年税收损失高达五○至百亿,等于是公库补贴赚大钱的大企业。台湾的财政情况糟蹋至此,行政当局还有再降税百亿的本钱吗?
依理,促进产业升级条例落日,接续的产创条例应和所得税法一起配套,包裹式修法。但“财政部”把促产落日的估计税收,提早在今年上半年全部用于降税,花光资源,留下产创条例没有完成“立法”。“财政部”已然失去谈判的筹码,又有须在今年底之前完成三读的时间压力,只好任由工商团体宰割。于是,我们看不到“财政部”扮演到应尽的角色,反而做得很像“经济部工业局”。当理应为台湾拨算盘的官员都争相站到经济大厅,鞠躬向外商喊“欢迎光临”时,台湾的财政会是什么景象?“马总统”与“吴院长”不担心吗?
让我们再一次提醒已经揹一屁股债的马当局:国际大公司要不要来台湾投资,考虑的因素除了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台湾的实体环境。当局的角色是提供基本建设、办好教育、做好内在结构,而这些在在需要有稳健的财政为后盾。但马当局从二○○八年五二○“执政”后,举债空前新高,财政败坏速度惊人,减免租税其实严重拖累台湾的竞争力,而非加分因子。我们几敢断言,今日如果“立法院”再降税百亿,明年各大国际信评对台湾必将降等,更不利于外商来台投资。请问“府院”高层,这是你们期待的结果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中国时报
编辑:
张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