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信良:少了制度配合,网络反腐难长明
2010年05月06日 09:26钱江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两年前,湖南株洲市政府的网络反腐一炮打响,时任市纪委书记的杨平被媒体称为“中国网络反腐第一人”。而《法治周末》昨日报道,两年后的株洲,网络反腐却已很少被人谈及,该市的网络反腐平台,也已连续半年没有公布新的信访举报查处情况了。

有网友统计,2009年因为网络曝光或举报而落马的官员接近十名,但若换个角度说,扳指数一数全国一年中被网络民意风暴击倒的贪官,曲指可数。

相比较而言,像株洲市那样由政府纪委出面施行的网络反腐,一种介于体制内外之间的反腐手段,显然更靠谱更有杀伤力,但为何也成了明日黄花,今昔判若冰火两重天呢?很多人归因于一纸调令将杨平从株洲市纪委调走,却没看到这种网络反腐本身的局限性。

假如说把照出贪腐官员魔影的网络反腐比喻成正义之灯火,那么,民意是油,制度是灯,清廉的反腐官员或机构则是那个点灯的人,这三者缺一不可。民意之油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它足以使反腐之灯成为正义的长明灯,而官员也是可以替换的,走了一个杨平,还可以来一个柳平或李平,关键是网络反腐这盏灯本身会不会漏油,牢不牢靠。也就是说,网络监督先天不全,只有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前提下,它才有可能充分发挥降妖伏魔的威力。

事实上平头百姓又能掌握某个贪官多少底细?又能拿出多少有法律效力的证据?纵然“我未开言心如焚”,但一开言可能就是“错”,正义之灯也就只有油却无法“焚”了。

一盏网络反腐的孤灯很容易被风吹灭。反腐的根本途径只能是主动出击的体制防腐与法制反腐。

洪信良 本报特约评论员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洪信良   编辑: 霍默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