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擎:论坛民意汹涌 根由非在网络
2010年05月05日 09:18长江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昨天《人民日报》报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一项监测表明,一些突发重大事件的苗头性信息很容易在地方网络论坛上出现。今年一季度,网络上几个影响较大的公共事件如河南睢县“茶杯门”等,都是由局部事件,放大成为影响全国舆论的公共事件,很多事件经过了“网络曝光―舆论推动―影响扩大―问题解决”的“发酵”路径。

查看《人民日报》原文,其与网络转载突出的重点有所不同。此一新闻所在版块为“新兴媒体”,原标题是“探索疏导民意的最短路径”,另外还有“地方网络论坛中的基层治理智慧”、“3D,下一种新媒体?”等,这些内容组合在一起,突出的是地方网络论坛所具有的鲜明特点,以及为政者该怎么去利用新媒体的思路。而网络转载关注的是一些突发重大事件的苗头性信息容易在地方论坛出现这一现象,问题感更重。

网络这种技术手段的影响已无远弗届,重要性无须赘述。但基于现实,网络不是万金油,不能包治百病,有的地方,政府官员对互联网仍然不适应,往往心态拘谨,不够开放,人们说话、表达意见、争取权益还存在一些障碍,这与网络的重要性相比,更加现实,更值得关注。

地方网络论坛何以成为当地突发重大事件苗头性信息的首发平台,主要原因显然不在民众喜欢这样的方式,上网发帖更加时尚,而在突发重大事件往往敏感,在网络上传播信息不仅风险少,而且速度快、范围广,得到的关注更多。“网络曝光―舆论推动―影响扩大―问题解决”的发酵路径本可以简化为“直接反映问题—问题解决”,前一路径之被检验有效,而且变得热起来,一定程度上说明其他正常渠道功能缺失或失效,人们舍弃直接向部门反映问题的途径,到网络上兜兜转转,相信的无非是这样一条简单原则,让问题大起来,让更多人关注,解决就有可能。

面对日益兴盛的网络,地方政府顺势而为,“探索疏导民意的最短路径”自然就显得必要,但继续思考,理当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之前有没有其他渠道让这些意见出来,政府责任部门对这些意见究竟是什么态度?如果一些问题都需要在网络上泡一泡,养一养,让它的重大性凸显,很难说这种“最短路径”是我们所真正需要的,这样的探索也就显得过于被动。

我们常说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其实不论国家法律还是政府规章都明文规定了公民各项权利。核心问题不在扩大,而是怎么保障纸面上的、为法律所承认的权利如何落到实处。突发重大事件总被认为是稳定问题,事后的表达性权利、救济性权利落到实处也是稳定问题。民众有把话说出来的通道,他们不用大费周章地去找,地方部门也不必为他们怎么说话上锁设限,让“网络曝光―舆论推动―影响扩大―问题解决”的“发酵”路径尽可能去掉一些环节,让制度、政府效力前置,更为重要。

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先生最近在接受凤凰网专访时说到这样一个现象:中国的博客、论坛大都谈论政治,在国外很少这样,都是谈论兴趣、爱好、旅游等等。而在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不少政治事件,首先是从网上出来的。或许需要更多、更具体的比较才能得出明确结论,但不管怎样,很多问题如果能在人们开机进论坛之前就解决掉,在网络上谈兴趣、爱好、旅游的人自然会多起来。因此而言,疏导民意只是网络论坛功能之一,甚至不应成为主要功能,网络为人看重,可以不因它风险小、安全性高,而是仅被视为一个日常平静生活所需的工具而已。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肖擎   编辑: 霍默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