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昌奇:归咎的逻辑与社会意识
2010年05月05日 09:16长江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上周,耶鲁大学一名印度裔博士后研究人员在其寓所附近遭到枪杀。涉嫌开枪行凶者王立山来自中国,也是一位医学博士。据悉,两人数年前曾在纽约一家医院共事。此次枪杀事件与两人共事期间的私人恩怨有关。

血案发生后,在北美华人圈引起不小的震动。在几个较有影响的华人网络论坛,可以看到不少与此相关的帖子。有对枪案嫌犯王立山表示理解和同情的,说华人在美国谋生不易,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大,看似光鲜的背后是不足为外人所道的艰辛和酸楚。王10多年前到美国发展,2年前在纽约那家医院任住院医生期间被辞退后,一家5口生活窘困。事发后王立山所在地区的华人社团发起了捐助活动,以帮助王立山患癌症的妻子和3个未成年的子女暂渡难关。此举响应者众,令人稍感慰藉。

另外一些帖子将王立山看作是快意恩仇的英雄。由于受害者来自印度,由此还引发了种族仇恨的争论。也有不少帖子指出,受害人即便有错,也罪不当诛。而且这一事件属于个案,不应涉及种族矛盾问题。这两派观点各有拥趸,你来我往,打了一些嘴仗。

王立山现时已身陷囹圄。受害人也不能起死回生。对王的所作所为,法律会有一个裁决。指责、同情、甚或拥戴,这些公众议论其实与他们已没有太大的关系。枪杀事件的余波,激荡出来的是社会公众对“仇恨”的一般看法。这些看法背后的逻辑和社会意识,是非常值得关注和予以分析的。

王立山枪口对准的,是为他所仇视的、意图报复的对象,是具体的个人。枪杀事件后,警方从王的汽车上还找到他的另外两位前同事的个人信息资料。虽然现在案件尚未审理,但从他的行为来判断,王立山将自己职业上的挫折归咎于那些个人,那些在他看来曾经对自己不公的,应该为此偿债的个体。

网络上的议论,则将矛头指向了住院医生制度。王立山人生的转折点,就是在任住院医生期间。不少帖子,看起来出自过来人之手,对美国现行的住院医生制度大加挞伐,对王的遭遇极为同情,为他的过激行为惋惜,但表示可以理解。

另外一个争议更大的,是种族问题。在论坛上有人将王立山的不幸遭遇归结为某些族裔的不良品行。一些人还列举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同类族裔的种种“劣迹”。似乎王的“英雄”之举也为自己解了些恨。

从个体、制度,到种族、阶层,将个人和社会不公归咎于层次不同的各个方面,这显示了立场、角度和视野上的差异。而不同的归咎逻辑和社会意识会导致完全不同的行为后果。这方面的例子,恩格斯在150多年前就提到过。英国产业革命后,工人阶级的生活每况愈下。他们先是怪罪于机器,认为机器抢走了饭碗,于是破坏机器成为报复的最初手段。继而他们也许会砸掉工厂,对付工厂主。只有到了后来,恩格斯指出,当他们意识到是作为一个阶级被欺压的时候,对整个社会制度的革命才成为可能和必然。

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革命已经不是现时代的主题。但从阶层、制度等层面上审视个体和社会的不公,仍然是必要的、有益的。要减少血腥的社会报复事件,在制度层次上保证司法独立、减小财富分配差距、扩大社会福利的覆盖面,可能才是更有效和长远之举。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夏昌奇   编辑: 霍默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