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发言
近日,网上传南京6月13日将有7至8级大地震,南京地震局在网站发布辟谣公告,称预报时间和地震级别过于精确,就是地震谣言。近期,已有5人因传播6月13目有强震谣言被行政拘留。(4月27日《扬子晚报》)
一个地方只要有地震谣言,就会闹得当地好长时间鸡犬不宁,必须及时制止。然而,应对四处流窜的地震谣言,不能一味地依赖封杀和惩治,必须像治理洪水灾害一般,疏堵结合才能奏效。
与其他恶意的谣言传播相比,地震谣言有其特殊性。有些谣言散布离奇骇人的事件,是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故意造假生事,或者为了恶作剧,或者为了败坏特定单位和个人的名誉。地震谣言传播中,许多推波助澜的人不是主动造假,而是被动参与。比如南京那位发帖传谣的女子,就不是纯粹恶搞,而是对强震传言信以为真才发帖“示警”。知假而传假者,不知假而传假者,两种传谣起因不同、表现不同,必须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对于恶意传播谣言的人,杀一可以儆百,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造假,一旦传播虚假消息要受严惩,谣言自然会销声匿迹。坏就坏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传谣过程中,当事人无法甄别消息的真假,参与传谣而不自知,甚至还觉得自己在说真话、做好事,这种因无知产生的无畏,不会简单地因为惩戒而得到根除。
早就有专家提醒,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爆炸时代,泥沙俱下的信息接收会导致人产生信息焦虑症,地震、世界末日等谣言就是典型的症状。每个人都有安全需要,而渴望安全的另一面就是人人都有恐惧心理。信息封闭时代,听到的灾害消息少,反倒是“眼不见为净”。当前,生态环境在恶化,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频频出现,借助互联网的威力,全世界发生的负面资讯都会传播给每个普通人,因为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产生惶恐不安的心理是难免的。在正确引导缺位的背景下,惶恐心理在人群之间的传播会放大和膨胀,流传的越多越害怕,为灾害谣言的滋生和扩散留下了大片空白。
消除因无知而产生的莫名恐慌,消除因无知而产生的被动信谣、传谣,必须普及相关科学常识,这是专家们责无旁贷的社会义务。智者不惑,掌握了相关知识,群众才能成为看清谣言的智者。
当前,灾害性谣言产生和传播较为频繁,专家们不能被动地应对,简单地辟谣。谣言产生后,专家们的辟谣要细致分析、有理有据,一味简单地否定,回避谣言提供的“论据”,反而助长了群众无端遐想的空间。关于地质灾害、气候灾害、疫病灾害等问题,对其成因和发展趋势,对当前现状的判定和预期,都需要专家们早早地开展社会科普,需要专家们对谣言实施剥丝抽茧的手术,因无知而产生的流言自然会丧失生存空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霍默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