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幼鸣:中学教育需要大师精神的滋养
2010年03月15日 07:29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早报首席评论员 袁幼鸣

近日,上海七宝中学、市西中学、复旦附中等中学相继把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系列纪录片《大师》用作教学资源,纳入课程设置。多个学校不约而同的这一“自发行为”富含符号意义,是一件大好事。

一年多前,早报在相关报道中称:《大师》是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两年前悄然推出的一个栏目,开播至今,以其恢弘的历史感与学术思想价值,几成上海电视界人文守望的代名词。对此评价,我深以为然。

出于“自私自利”的目的,我与《大师》节目组的编导们时有交往。最近几年,我把主要精力用在盯住A股市场政策面,预测大盘、板块及个股品种涨跌,为早报及《理财一周》报读者提供咨询服务上,虽然自信所做工作有无容置疑的正当性,但日积月累地钻在钱眼里,有时会感到空空荡荡。每到虚无感难以忍耐时,我便约《大师》节目组的编导聊天,获得一些人文“滋补”。

《大师》节目组编导朋友告诉我手上正在进行的工作,或是对一位大师的新认识,或是在资料里有什么新发现。我的认知是,他们是一群“纯粹的人”,沉浸在已故大师思想、生活、学术中的人。例如,他们为了纪录《胡适》,仔细地通读(而非选读)《胡适日记》,工作量令人生畏。

上海多个中学自发迎请《大师》进校园、上课堂,无疑是对《大师》节目组人文守望宗旨的强烈响应,这样的响应很可能持续发酵。我以为,这种响应所富含的意义起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近年反复见诸传媒的“文化复兴”一词不能继续呈现为无内涵的空洞口号,究竟要复兴什么,须立即明确。就晚近时代而言,一个结论昭然若揭:19世纪90年代开始活动的思想、文化、科学、教育诸方面的大师们身上,有着我们汲取不尽的人文资源。

其次,中学人文与科学教育资源匮乏。在《大师》进校园的活动中,校长与老师们坦承,他们努力寻找资源,才找到令他们耳目一新的《大师》。由此延伸开来,可以发现第三个问题:中学教材实有修改必要,那些晚近时代在中国各个领域里创造出卓越成就、精神值得弘扬传承的大师们,多数人在教材中是缺席的,他们的位置被不适当的材料填充了。

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不可或缺的因素是什么?3月12日,史学家朱维铮教授在七宝中学向老师们解读说:大师们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活生生的事例显示,今天的中学生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样的自觉为《大师》进校园、生根发芽提供了土壤。

我参加了3月12日《大师》走进七宝中学系列活动,所见的一个“花絮”印象深刻。在《大师》节目组、受邀大学教授与来自人文社团的同学对话的过程中,有同学对文理分科等制度表示了质疑。有教授发言的意思是,中学生质疑制度没有什么益处。此时,对话已到尾声,同学们没有获得进一步表达意见的机会。之后一个活动是朱维铮教授对教师演讲,同学们于是派代表到“教师会场”,向朱维铮教授提出了对前一位教授发言的疑惑。

主持会议的七宝中学仇忠海校长看见学生来到“教师会场”后排,第一时间提供机会让学生发言。七宝中学的校训(我更愿意称它为学生发展目标)是“平民本色、精英气质”。十分可能,《大师》将为七宝中学学生实现这一发展目标提供动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袁幼鸣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