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峰:被就业是否个别情况 空口无凭
作者:张贵峰
针对一些高校为提高就业率而产生的“被就业”现象,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27日回应说,教育部对高校出现就业率统计误差实行一票否决制。她表示,绝大多数高校的就业率统计数据是认真准确的,据教育部的了解,“被就业”的问题只是个别情况。(7月28日《新京报》)
仅靠空口无凭的想当然,显然没有说服力,关键还得拿出经过严格调查、具有足够公信力的数据来说话——比如,“个别情况”的量化数据具体究竟是多少——是1%的“个别”,还是10%的“个别”?
依据民间机构——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于2009年7月1日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6月底,应届本科生的签约率仅为40%,高职高专学生签约率为33%。”对比教育部此前公布的68%的就业率数据,悬殊之大无疑令人瞠目。(7月9日 财经网)
事实上,就“被就业”的基本造假方式、过程而论,教育管理部门若当真想弄清楚高校报上来的就业率数据到底有多大水分,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只需绕过高校,直接通过高校毕业生去具体调查核实一下,看看究竟有多少大学暗中实行了“不签就业协议便扣发毕业证”等潜规则,便能大致做到心中有数。
而教育管理部门之所以没有这么去做,或者看上去似乎没有这么去做,却坚持咬定“‘被就业’属个别情况”的结论,那只能说明,他们并没有这么去做的热情和动力。众所周知,在现实中,就业率是直接牵系着高校及其管理部门众多重大切身利益的一项政绩数据。据统计,目前,高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的利益指标多达18项,如招生指标、专业设置、高校评估、经费核拨、新增学位点审核等。
就业率数据之所以被高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追捧,甚至不惜以“被就业”手段来制造它,是基于主观的自我利益需要就业率“可以有”这么高。这种情况下,不能不正视“被就业”的存在。
作者:
张贵峰
编辑:
张恒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