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生:每一个投资报告都是可疑的
2010年05月04日 07:40理财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经济人 之周俊生专栏

内地首家在香港上市的知名投资咨询公司赛迪顾问,最近因卷入新股发行(IPO)咨询业务中的造假丑闻而触怒中国证监会,已经被立项调查。5月1日《理财周报》报道称,在3月31日召开的创业板发审委第15次会议上,正方软件的IPO申请被否决,而否决的原因是在赛迪顾问提供的报告中,认为该公司出品的教学管理软件在行业内占有25%的市场占有率,而赛迪顾问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早已受到广泛质疑的“客户数量累积”。这让证监会忍无可忍,在发审委否决了正方软件的申请后,证监会开始了对赛迪顾问的调查。

按理来说,一个企业进行IPO,只要按照法律规定发布招股说明书就足够了,IPO公司必须保证这份招股书的真实性,并且对其中的每一句话都承担法律责任。在法律规定之外,IPO企业往往聘请投资咨询公司为自己进行包装,为其量身定做投资报告,这种形式被美其名曰“财务顾问”。它的作用,用摆得上台面的说法是帮助投资者认识投资价值,避免投资失误,但其真正的目的却只是为了在法律规范之外混淆投资者视听。类似“25%市场占有率”这样的说法,没有进入正方软件的招股书,可见公司自己是不敢这样说的,但它却进入了咨询报告。而赛迪顾问为什么这么做,无非是收了人家的“顾问费”,自然要帮着人家说话。

证监会创业板部副主任李量点名批评赛迪顾问:“统计数据严重失实,完全脱离了行业实际情况,没有保持咨询机构应该有的中立性、客观性,丧失了职业道德。”这种批评虽然正确,却没有点中要害。赛迪顾问出现的问题,其实是在目前的制度设计之下必然产生的现象。投资咨询公司是一个高度竞争的领域,它们的唯一宗旨就是为IPO公司进行良好的服务,以此来获得IPO公司给它的“顾问费”。在这样的制度路径之下,一个投资咨询公司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领域有立足之地,除了投IPO公司之所好外几乎别无选择,要求它们保持中立客观,实在是缘木求鱼。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说,这种制度路径决定了几乎每一个投资报告都是可疑的,区别只在于赛迪顾问走了“一百步”,其他公司的报告也许是“五十步”。

其实,证监会对投资咨询业务的这种乱象也是心知肚明。创业板推出以后,成了一个诱惑力极大的“吸金市场”,申请IPO公司如过江之鲫涌向创业板发审委,它们中有的被否定了,但也有一些并不很符合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企业却成功进入市场。虽然被否的原因五花八门,却不能排除一些企业是因为财务顾问的包装出了瑕疵,而一些在包装上肯花大价钱,下足了功夫的IPO公司却如愿以偿了。赛迪顾问说正方软件的一个产品占有25%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如果它将这种夸大其辞收敛一点,比如20%或者15%,是否就可以混过去了呢?

像赛迪这样的胡作非为,当然应该受到证监会的调查,在有关违规事实确证以后,它还必须受到法律惩处。更重要的是,市场监管部门有必要认识到目前泛滥于市场的投资顾问业务在制度设计上的问题,并且对其进行大幅度的改革。这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切断IPO公司和投资咨询公司之间的利益输送关系,从制度上保证投资顾问在开展业务时的中立性和客观性,而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充满不确定性的“职业道德”上。其实,这个问题不独出现于投资咨询行业,为IPO公司提供中介服务的投资银行、律师、会计师等行业都存在这个问题。事实已经证明,由公司出钱聘请的这些中介机构只能成为公司的雇佣,难以真正起到对公司的规制作用。

国际市场上中介机构频出的丑闻已经对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最近美国揭露的高盛事件就是这样的性质,相比之下,赛迪的丑闻只能算是“小菜一碟”。因此,我们在推进资本市场建设的进程中,不能将国外那套已经被实践证明问题百出的制度奉为圭臬全盘照搬,而是应该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根据中国国情对其进行创新性改革。

(作者系媒体从业者)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周俊生   编辑: 霍默静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