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新京报:“下脚料猪油”检测合格谁之过
2010年05月03日 09:32新京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 社论

4月底,湖南长沙市的工商执法人员查处了一家用生猪屠宰“下脚料”炼猪油的无照猪油作坊,不可思议的是,在查办此案过程中,权威部门出示的检验报告却显示,在这种地方生产的“下脚料猪油”竟是“合格食品”(新华社5月2日)。

污物遍地,腥臭四溢,苍蝇成群的生产环境;生猪剔除商品肉、“气泡肉”、猪皮等“下脚料”为主的生产原料———谁都难以相信,这样生产出的猪油会是“合格食品”。据报道,权威部门在检测“下脚料猪油”时,不仅检验了“酸价”“过氧化值”等主要食用油指标,而且还追加测定了水分、重金属、感观指标等,属于最严格的“全检”,但如此强大的检测力度对“下脚料猪油”竟然无能为力。

数据不会撒谎,那么,“下脚料猪油”是如何成为“合格食品”的?一位参与查办此案的专家分析,“标准太低,覆盖面太窄,太没有技术含量!”他表示,我国很多食品卫生的标准,还是上个世纪“食品短缺”时代制定的,很多标准没有与社会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相衔接。他举例,消费者最为痛恨的“潲水油”、“病死猪肉熏制腊肉”等,制造者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甚至还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自行检验,获得数据后再调整其“生产工艺”和“配方”,“达标”后再入市。

这又是一个食品标准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其实,对于食品标准缺失和滞后,舆论一直抨击不断,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我国食品标准的完善步伐似乎总在出事之后。《食品安全法》去年施行后,“标准”同样成为该法有效实施的掣肘,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中发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数量少、时间早、指标粗,有些指标缺少风险评估依据,标准之间交叉、重复甚至矛盾。

食品安全标准为何与社会现实脱节?监管部门的工作惰性当然是一大因素,在国外,食品监管部门往往对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着动态管理,通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经常性地对食品安全标准进行调整,如增设项目、提高标准等等,而在国内,这一工作几乎缺失,很少看到监管部门以未雨绸缪的心态,去主动评估一些潜在食品安全风险,一项食品标准几十年不变也司空见惯。

此外,公众参与的不足,也是食品安全标准滞后的一大原因。应当承认,监管部门毕竟能力有限,食品安全囊括范围之广,所需要研究的项目之多,可以说超乎想象,因此,仅凭监管部门之力,难以全面顾及,这时,民间力量就凸显出其存在的价值。在国外,许多食品标准的建设,首先就是民间力量(如企业研究部门、大学、NGO等)发起的,它们常常通过前沿性的研究,发现一些潜在的食品安全因素,然后将之提交政府或由舆论曝光,从而推动食品标准完善。

而在中国,建设食品安全标准的民间资源同样不匮乏。其实,在食品行业内部,许多企业都对相关国家标准颇有意见,但这些企业并不能将这些异议通过制度化渠道提交,以推动决策,此外许多NGO、大学研究机构同样有着很好的食品安全标准修改建议,但这些宝贵的民间智慧也同样难以激活。

好在政府相关部门认识到问题所在。4月30日,卫生部起草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并征求意见,草案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这显然是个理念上的突破,下一步,如何将这种“鼓励”变成实实在在的机制支持,使食品安全管理的“公众参与”看得见,抓得着,可谓至关重要。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陈怀奇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