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评论 > 正文
胜利不是奥运的终极目标
2008年08月24日 13:01中国新闻网 】 【打印

欧联时报

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的国家体育场“鸟巢”开幕。图为伊拉克代表团入场。在过去的一周多时间里,伊拉克运动员经历了大悲和大喜。伊拉克政府在今年5月宣布解散原伊拉克奥委会,并成立了临时委员会接管原奥委会的工作。国际奥委会7月24日正式通知伊拉克方面取消了伊拉克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伊拉克政府积极斡旋,中国、德国等国家的积极调停,29日,国际奥委会宣布与伊拉克政府达成协议,允许伊拉克参加北京奥运会。8月4日,伊拉克代表团一行11人经科威特后再由迪拜转机搭乘阿联酋航空公司EK308航班顺利抵达北京。 中新社发 杜洋 摄

中新网8月23日电 意大利《欧联时报》8月23日刊发时评文章《胜利不是奥运的终极目标》说,的确,站在奥运会的领奖台上是一种胜利,一种荣耀。然而胜利不是奥运的终极目标,比胜利更伟大的是平等、是参与,是人类自身永不放弃、坚韧不拔的精神。当我们不光为胜利者鼓掌,也懂得为弱者喝彩的时候,我们才真正读懂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

文章摘录如下:

如果要问奥运会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幕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恐怕是金牌争夺战了!欣赏优秀运动员登峰造极的表演,并为之欢呼雀跃的情景恐怕是最具奥运魅力的时刻。胜利者的荣耀,奇迹的创造,似乎更能体现奥林匹克“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然而假如把每一届奥运会放在人类文明的坐标中衡量,最激动人心、最感人肺腑的,往往却是那些于无声处的坚持和那些人喝彩的坚强。

让时钟拨回到1932年7月的第十届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在盛大的开幕式中,一位黄皮肤黑眼睛的选手,独自一人举着国旗行进的身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许当时观众的目光里更多的是惊讶和同情。然而就是这位形影相吊的东方人,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在那一届奥运会上,第一次把中国这个东方国度与奥林匹克联系在了一起,用坚韧和勇气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人的精神。

时光在不经意间流逝,2008北京奥运会,在壮观的开幕式入场式中,我们看到了相似的一幕幕:在参加北京奥运会的204个代表团中,有超过80个国家和地区以往从未有选手登上过奥运会的领奖台;孟加拉国国有5名选手参加北京奥运会;尼泊尔有7名运动员参加;伊拉克有4名运动员参加,布基纳法索有6名运动员参加;圣马力诺有4名运动员参加;巴勒斯坦有4名运动员参加……看到这些孤单的身影不由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是什么让这些近似孤独的身影依然熠熠生辉?体育小国、体育弱国历经一切参加奥运会对于奥林匹克究竟意味着什么?

奥林匹克是一场体育的盛会,是探索人类文明的盛会。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聚在一起,通过赛场上的竞技,不旨在于拼个胜负输赢,更是对人类顽强,勇敢,自信种种优秀品质的探索。胜亦如何?败亦如何?荣耀名利又如何?不过都是过眼云烟而已。但是人类通过如此规模盛大,万众瞩目的体育盛会对自身体能的挑战,对人类坚韧勇敢精神的挑战,却可以称得上是人类一笔共同的财富。

体育强国,体育大国可以给本国运动员创造良好的训练条件,从而保证他们能在奥运会上发挥高超的水平,取得好成绩,为国家荣誉增添光彩。相对于此,一些小国也许根本没有实力给运动员提供优良的条件,甚至于有些国家仍旧处于纷飞的战火之中。然而即便如此,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我们仍旧能看到这些国家运动员的身影,尽管与那些动辄几百人组成的代表团相比,他们看起来有几分孤单甚至是落寞。(钟闻一)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傅泗航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