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搜索词:
贺雪峰:经济快速发展不是新农村的方向
2007年09月18日 10:56南方网投票数: 顶一下  【
相关标签

我心目中的新农村,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快速提高都不太可能,也不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在于减轻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和提供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使农民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且有更多的闲暇时间。

○新农村建设,所谓现代农业是没有出路的,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没有可能的。从农业及经济方面来看,当前的重点在于如何防范农业风险,如何为农业生产提供基本的公共品供给尤其是水利供给,如何降低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

○我心目中的新农村,大致就是经济虽然没有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并非很高,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每个人都因为解决了温饱问题,又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他就可以享受自己的有主体体验的文化生活和生活趣味。

○国家就需要向农村进行有效的财政投入,财政投入的重点就不应是建设现代农业,也不是直补到户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而应是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作为以上三项建设的基础的农村社区组织包括乡村组织的建设。

作者: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著名三农学者。主要从事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研究,著有《新乡土中国》、《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乡村的前途》等书。

《南方农村报》来信让我写一篇《我心目中的新农村》,借此机会,我来描绘一下自己心目中的一般普通农村的可能面貌。

中国是一个有着九亿农民的大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人财物不断流向城市,农村人口逐步减少,经济也日渐萧条。这种情况下,农村的人际关系及环境条件可能进一步恶化,农村生活质量会进一步下降,那些还不得不在村庄生活的农民因此不得不忍受更深的苦难。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试图通过越来越多向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让农民获得现代化的好处,避免因为农村过快衰败所可能引发的严重问题。

在中国九亿农民的数量未极大地减少,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未极大消化的情况下,从宏观方面来说,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基本上没有增长的空间,因为产量的增加意谓着价格的下降,而品质的提高也意谓着成本的上升。杜润生早就说过,8亿农民为2亿市民搞饭吃,农业是没有出路的。同样,现在9亿农民为4亿市民搞饭吃也不会有出路。也是基于此,我认为,新农村建设,所谓现代农业是没有出路的,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是没有可能的。从农业及经济方面来看,当前的重点在于如何防范农业风险,如何为农业生产提供基本的公共品供给尤其是水利供给,如何降低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

换句话说,在我心目中的新农村,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快速提高都不太可能,也不应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在于减轻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和提供相对完善的公共服务,使农民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且有更多的闲暇时间。

当前中国农村,农民恰恰有着非常多的闲暇时间。在一些农村调查,尽管有相当多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的时间也只需要三个月左右,一年的大部分时间无事可做。因为大量的闲暇时间不能有效及有意义地度过,农村就出现了闲暇时间的无效使用甚至是负效使用,其中典型是农闲时间的抹牌赌博,买地下六合彩,大量浪费性地借人情往来的吃吃喝喝。这些闲暇生活既没有改变农民的生活环境,也没有改善农民之间的人际关系,还没有提高个人的审美趣味和正当的个人爱好,反而破坏了人际关系,调动了人内心中的负面情绪和情感,恶化了社区内的道德氛围,降低了村庄中的道德水准。

如何有效地使用好闲暇时间?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比如成立老年腰鼓队,秧歌队,妇女健身操,农民运动会,合唱队,歌舞比赛等等。这些活动一是集体性的,二是正面导向且可以调动人们正面和积极情绪,三是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且很容易开展。通过这些文体活动,就可以有意义地利用农民的闲暇时间。农民并非仅仅要求吃好、穿好和住好,或者说他们并非只是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也追求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希望玩得愉快有价值,愿意盛装出席激动人心的典礼,总之一句话,就是愿意参加到一个亲密的集体性的活动中来,以获得仅从物质方面获取不了的东西。比如受人尊重,友好的关系,心中怦怦直跳的神秘体验,以及从群体活动中所具有的生活充实感。

一旦闲暇时间被有意义地度过,人际关系得以改善,村庄社区的重要性就被重建,村庄的舆论有了力量,村民有了脸面,道德也就有了立基的地方。其后果之一就是家庭代际关系的改善,人与人之间信任增加。每个人都以他人为自己意义的基础,因为大量群体性共同度过的有意义的闲暇时间,正是以他人的存在为前提的。

解决了温饱问题且闲暇充实的生活,尤其对村中老年人有吸引力,对村中弱势群体有意义。村中年轻人不满足于村庄中的那点文体生活,年轻人因此进城务工经商,他们中一些人成功地在城市获得稳定的就业和高收入,并终于可以过城市灯红酒绿的生活了。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发现,要在城市获得稳定的就业和高收入,实在是太过困难。而村庄生活中,不仅温饱不存在问题,住房不成问题,而且空气清新,人际关系良好,闲暇时间众多,等等。

农村当然还不只是可以空气清新,而且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因为农村是有着广袤原野,是与大自然紧密结合的。如果农民能够将闲暇的一部分用来改善居住环境,用于植树造林,则农村很容易建设为一个青山绿水、小桥流水和鸟语花香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所。

我心目中的新农村,大致就是经济虽然没有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也并非很高,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每个人都因为解决了温饱问题,又有足够的闲暇时间,他就可以享受自己的有主体体验的文化生活和生活趣味。这样的农村,允许(甚至是鼓励)年轻人在年轻时进城务工经商,也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不成功时再返回农村。这样的农村强调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且强调个人的主体体验。这样的农村,物质消费也许是少的,但自然环境、人际关系和主体体验方面,可以为农民提供远远超出物质享受以外的精神享受和生活品味与情趣,因此这样的农村同时又是一个高福利的农村。

而要达到这样一个农村,在农村人财物必然流出农村的情况下,国家就需要向农村进行有效的财政投入,财政投入的重点就不应是建设现代农业,也不是直补到户以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水平,而应是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作为以上三项建设的基础的农村社区组织包括乡村组织的建设。没有强有力的乡村组织的规划和引导,没有一定的社区治理资源,在农村人财物流出的背景下面,农村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甚至基础设施建设,都将成为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

文本来源:南方农村报

阅读延伸>>

汤敏:让农民工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温铁军:不能靠贫民窟来加快城市化道路

作者: 贺雪峰   编辑: 吴飞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标签:

    (*添加多个标签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所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