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
|
发改委价格司司长曹长庆在7月25日举行的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预测下半年的物价将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当中缓慢上涨,最终的结果如何,关键要看下半年秋粮的收成——“价格总体水平有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最终的幅度取决于秋粮。”
秋粮的收成如何将直接决定下半年物价的走势——将秋粮抬到如此重要的地位,理论依据是:因为今年价格上涨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主要是食品类价格上涨,上半年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为2.5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78%。虽然关于CPI数据的统计构成一直存有争议,但是我想食品价格上涨显然仍是物价上涨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农产品价格的长期疲软,导致农民丧失生产积极性,从而供需失衡价格上扬,是本轮物价接连上涨的重要肇因。
这不禁让我想起年初在互联网上掀起的那场名为《大声问一句:以后谁来当农民?》的大讨论。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这被部分学者称为“可喜的现象”,因为这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可事实上对农民而言,在权利缺乏保障情况下,表面形式上的城市化,不仅是被动的,更是悲恸的。他们不是因为“喜欢城市工棚冬天的凉爽和夏天的温暖”,才到城市里去的;相反,那只是因为,农民惟有远离土地才有致富的希望。
更早一些时候,南京大学百余师生开展过的一项新农村调查发现,41.6%的农民已经不再种地了,“就连山西大寨——当年全国农村建设的榜样,现在也很少有人种地了。”农民种田种地不挣钱,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试问,在如此悲戚的现实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能高吗?“农民远离土地才能致富”背后,受损失的不仅是农民自己,也包括我们所有人——因为谁也不能不吃农民种的粮食!所谓物极必反,长期的价格疲软必然导致最终的价格高涨。这个意义上,猪肉涨价,食用油涨价,方便面涨价……也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物价后续走势与其说“取决于秋粮”,不如说“取决于农民”。如果种粮能使农民挣到与其劳动付出相匹配的收益,农民就愿意种粮,粮食收成一好,物价继续上升的压力就会减弱,公众的生活成本就有望降低;相反,让农业继续成为“血汗农业”,让农民继续无奈地远离土地,“涨声响起来”就不可避免。
物价后续走势“取决于秋粮”让我们看见,农民的生存状态离我们并不遥远,而是与我们的生存状态息息相关。再先进的文明也不可缺少“亲近土地的农民”,善待农民就是善待我们自己,这既是物价后续走势“取决于秋粮”留给我们的启示,更应该是得到普遍尊重的基本常识。
相关阅读:周义兴:不能忽视非收成因素对粮价的影响
作者:
舒圣祥
编辑:
李新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