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关系的多重隐忧
2006年11月17日 10:59投票数: 顶一下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正在访问越南,这是越共十大实现领导层新老交替后,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访问。

  自从1991年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双边关系的发展称得上是“持续、健康、快速、全面”。进入新世纪,两国在经贸交流、区域合作、人员往来等方面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尽管中越关系发展势头喜人,但现实或潜在的挑战却足以让中国警醒。

  对华经济有替代效应

  在吸引外资、对美日欧贸易等方面,越南开始成为中国的强有力替代。中国国内劳动力价格的逐步上升,尤其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加速了这一趋势,使得许多原本流向中国的外资(包括港资和台资)流向了越南。一些已经在华投资的外商,也开始将越南作为更为重要的生产基地。

  越共十大期间,比尔·盖茨访越,放言将在那里投资3亿美元建设芯片生产基地。而在对美日欧商品和劳务出口方面,中越有着一定的结构趋同性。自2000年美国和越南签署双边贸易协定后,两国间的贸易发展十分迅速,贸易额已从2000年的12亿美元增至2005年的78亿美元,今年将可望超过80亿美元。

  而在美日等对越出口商品中,机电、电子、通讯等附加值高的产品居多,而这些正是中国对越出口的重点领域。贸易挑战看来是迫在眉睫。

  还有更重要的挑战是:在争夺越南市场的角力中,中国面临着十分现实的危机。尽管对越投资不断增长,但中国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对越投资排名中仅居第15位。对越南直接投资增长较快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香港、韩国、开曼群岛、日本和美国等,中国也远居其后。

  南中国海问题日趋复杂

  与此同时,美、日、印、俄等日趋深入地介入南中国海区域,在地缘政治上也是一个隐忧。

  1995年以来,美国务院已先后批准多家石油公司于越南合资开采南中国海油气,一旦南中国海争端涉及美国的经济利益,美国直接介入将是不可避免的。此外,日本1997年的《防卫白皮书》把国防问题的涵盖面扩大到了南沙群岛,旨在“保护日本的经济利益和战略安全。”

  1997年4月,美日将南沙群岛列入安保条约新防务合作指针中,目的在于使美日插手南沙群岛争端合法化。2000年9月,俄越签署开发越南大陆架油气的协议,联合产原目前为每年1300万吨。印度与越南在南中国海进行的防务合作也使南沙问题复杂化。2000年10月,印越海军在南中国海举行了以中国为假想敌的首次联合军事演习。

  中越间唯一能够对外同仇敌忾的因素,只剩下意识形态了。双方都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都面临西方国家在人权、宗教、民主等方面的意识形态压力。

  上个世纪90年代中越关系正常化并逐步全面恢复,就有着共同抵御西方和平演变的背景。如今,双方国内政治气氛不约而同地趋于宽松,意识形态张力几乎消弥殆尽,相反,都面临威权体制下公共权力腐败蔓延的严峻形势。在此情况下,意识形态还能够像当年一样凝聚双方,并达到牵制美日印俄的战略目的吗?(凤凰视点)

  张智新(北京)作者为中国首都经贸大学讲师、博士



   编辑: luwl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