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视点 > 正文 |
|
美为何逼台尽快“军购”
2006年11月02日 12:32
相关Tag | [凤凰视点] [军购] [台湾] |
10月26日,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杨苏棣以“最后通牒”的方式,要求台湾“今年秋天必须通过军购案”。在将近2个小时的记者会上,说了不只10次要求台湾“尽快通过军购案”。27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威胁说,如果“军购案”不通过,2008年上台的“新政府”就只能“等著接收一个美台关系螺旋下降的烂摊子”。
在对台军售问题上,美国的恐吓,在岛内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应,66%的台湾民众对美国的这一做法坚决反对,认为杨苏棣是“羞辱台湾”,要求“杨苏棣滚回美国”。27日,台湾“反军购大联盟”高举“杨苏棣滚回去”等标语,在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门口抗议美国强迫台湾购买美国武器。但陈水扁当局却“感谢杨苏棣对台湾的善意劝诫”,陈水扁称是美国给台湾“保单”,要求尽快通过“军购案”。
共和党选情低迷
美国为何逼台湾尽快“军购”,主要原因是:
一、台湾尽快“军购”,是美国战略利益的需要。
通过“军购”,可以促使台湾加强先进武器的部署,确保美国以台湾为中心的第一岛链的稳固,从而强化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上的优势。杨苏棣还首次就当前“倒扁”一事表明态度,明确支持陈水扁政权。他说,美国和陈水扁一直有广泛良好的合作,例如在“现代化防卫台湾安全的能力”等方面,“美国打算在陈水扁政府结束任期前,一直进行这样良好的互动”。而陈水扁对此求之不得,表示还要向美国买武器。
二、台湾尽快“军购”,是布什政府和参众两院中期选举的需要。
11月,美国就要进行中期选举。目前布什所属的共和党选情低迷,共和党很可能大败,独立选民中倾向民主党的人数占了76%,64%的选民认为现在国家已走错了方向,对布什的表现强烈不满的达46%,满意的只剩31%。如果连向台湾的军售都搞不定,必将影响选情。众所周知,现任美国总统布什当初竞选活动募集到3.3亿美元的经费,比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募集的2.99亿美元多出3000多万美元。这3000多万美元基本上是美国军工集团捐款给布什的。眼看2008年布什的任期就要结束,现在正是军火商拿著布什开给他们的承诺支票要求兑现的时候了,唯一办法就是在武器市场增加出口份额,美国自然把目光放在台湾身上,过去正是由于对台军售,让美国军火商大赚钱,而且价高质低,可以说全世界都难以找到像台湾这样的“最佳”买主。为了政治选举和经济利益的需要,所以,布什政府要求尽快实现对台军售。
扁府纵容怂恿
三、加速对台军售,是美国瞄准台“立法院”新会期时间点的需要。
台“立法院”会期每年两次,第一次自2月至5月底,第二次自9月至12月,会期主要审议各项法案。今年的第二次会期已经开始,如果“军购案”没有通过,就要等到2007年2月或者9月,而在2007年3月份,民进党就要推出2008年“大选”候选人,到时候窝里斗得热火朝天,恐怕无心思去推动“军购案”。而9月份距年底的立委选举将近,大家都在拉票造势,谁去推动被民众反对的“军购案”!算来算去,只有今年秋天是通过“军购案”的“最佳”时机。
四、美加速对台军售,是陈水扁当局纵容怂恿的结果。
陈水扁上台执政以来,铁心搞“台独”。近几年来,陈水扁当局大肆采购外国军火,给台湾民众造成了沉重负担,目前台湾每100万人口所负担的军事支出达3.4亿美元,为亚洲之冠。岛内民众对当局大量购买军火深恶痛绝。台前“海军总司令”、现任立委顾崇廉气愤地说,民进党当局只会抱美国人的大腿,使台湾成了“美国人的废品收购站”。6108亿元的三项“军购案”,对美国军工集团来说是一块大肥肉,也正因为太肥,台湾民众才不干,不愿意将自己的血汗钱拿去餵美国的军火商,台“立法院”已61次审查未过关。正如无党籍立委李敖所说,“台湾帮美国看门,是美国的看门狗,到头来狗自己买骨头,哪有这回事!”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说,要反对“凯子军购”。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说,亲民党和国民党支持合理“军购”,反对不合理的“凯子军购”,不管美国人怎么说,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就不做,国民党立委陈杰说,杨苏棣的发言已“干涉台湾内政”。反贪腐运动总指挥施明德也举行记者会,称对杨苏棣的言行感到愤恨不平,杨苏棣“是公然羞辱台湾国会,羞辱台湾人民”,施明德还呼吁台湾各政党绝不可屈服于美国的威胁。
美国年年施压
五、要求台湾尽快“军购”,是美国近几年来对台军售不断发展升级的必然结果。
2001年,美国总统批准了对台湾价值6108亿元新台币的三项军售,包括12架P3反潜机、6套“爱国者”三型导弹、8艘柴油动力潜艇。之后,美国出手一次比一次重:2003年美国讲话还算客气,“维系台海安全,台湾须投资,而且这种投资非常急迫”;2004年,话就变重了:“如果台湾不通过特别预算,会让美国质疑台湾自我防卫承诺”;2005年,话风更变了:“近5年来(军购案)什么也没做”,“台湾朝野政客乐在其中,不顾台湾的实际需求,诚属不幸”。今年的气氛更严重,发展到了顶点,完全以命令的口吻说,“台湾必须立即行动,今年秋天是关键时刻”,“必须过关”。实际上,今年美国对台军售的“命令”、“通牒”,是年来发展升级的必然结果。(凤凰视点)
海洋 作者为资深台湾问题评论员
在对台军售问题上,美国的恐吓,在岛内引起了截然不同的反应,66%的台湾民众对美国的这一做法坚决反对,认为杨苏棣是“羞辱台湾”,要求“杨苏棣滚回美国”。27日,台湾“反军购大联盟”高举“杨苏棣滚回去”等标语,在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门口抗议美国强迫台湾购买美国武器。但陈水扁当局却“感谢杨苏棣对台湾的善意劝诫”,陈水扁称是美国给台湾“保单”,要求尽快通过“军购案”。
共和党选情低迷
美国为何逼台湾尽快“军购”,主要原因是:
一、台湾尽快“军购”,是美国战略利益的需要。
通过“军购”,可以促使台湾加强先进武器的部署,确保美国以台湾为中心的第一岛链的稳固,从而强化美国在亚太地区军事上的优势。杨苏棣还首次就当前“倒扁”一事表明态度,明确支持陈水扁政权。他说,美国和陈水扁一直有广泛良好的合作,例如在“现代化防卫台湾安全的能力”等方面,“美国打算在陈水扁政府结束任期前,一直进行这样良好的互动”。而陈水扁对此求之不得,表示还要向美国买武器。
二、台湾尽快“军购”,是布什政府和参众两院中期选举的需要。
11月,美国就要进行中期选举。目前布什所属的共和党选情低迷,共和党很可能大败,独立选民中倾向民主党的人数占了76%,64%的选民认为现在国家已走错了方向,对布什的表现强烈不满的达46%,满意的只剩31%。如果连向台湾的军售都搞不定,必将影响选情。众所周知,现任美国总统布什当初竞选活动募集到3.3亿美元的经费,比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募集的2.99亿美元多出3000多万美元。这3000多万美元基本上是美国军工集团捐款给布什的。眼看2008年布什的任期就要结束,现在正是军火商拿著布什开给他们的承诺支票要求兑现的时候了,唯一办法就是在武器市场增加出口份额,美国自然把目光放在台湾身上,过去正是由于对台军售,让美国军火商大赚钱,而且价高质低,可以说全世界都难以找到像台湾这样的“最佳”买主。为了政治选举和经济利益的需要,所以,布什政府要求尽快实现对台军售。
扁府纵容怂恿
三、加速对台军售,是美国瞄准台“立法院”新会期时间点的需要。
台“立法院”会期每年两次,第一次自2月至5月底,第二次自9月至12月,会期主要审议各项法案。今年的第二次会期已经开始,如果“军购案”没有通过,就要等到2007年2月或者9月,而在2007年3月份,民进党就要推出2008年“大选”候选人,到时候窝里斗得热火朝天,恐怕无心思去推动“军购案”。而9月份距年底的立委选举将近,大家都在拉票造势,谁去推动被民众反对的“军购案”!算来算去,只有今年秋天是通过“军购案”的“最佳”时机。
四、美加速对台军售,是陈水扁当局纵容怂恿的结果。
陈水扁上台执政以来,铁心搞“台独”。近几年来,陈水扁当局大肆采购外国军火,给台湾民众造成了沉重负担,目前台湾每100万人口所负担的军事支出达3.4亿美元,为亚洲之冠。岛内民众对当局大量购买军火深恶痛绝。台前“海军总司令”、现任立委顾崇廉气愤地说,民进党当局只会抱美国人的大腿,使台湾成了“美国人的废品收购站”。6108亿元的三项“军购案”,对美国军工集团来说是一块大肥肉,也正因为太肥,台湾民众才不干,不愿意将自己的血汗钱拿去餵美国的军火商,台“立法院”已61次审查未过关。正如无党籍立委李敖所说,“台湾帮美国看门,是美国的看门狗,到头来狗自己买骨头,哪有这回事!”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说,要反对“凯子军购”。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说,亲民党和国民党支持合理“军购”,反对不合理的“凯子军购”,不管美国人怎么说,该做的就做,不该做的就不做,国民党立委陈杰说,杨苏棣的发言已“干涉台湾内政”。反贪腐运动总指挥施明德也举行记者会,称对杨苏棣的言行感到愤恨不平,杨苏棣“是公然羞辱台湾国会,羞辱台湾人民”,施明德还呼吁台湾各政党绝不可屈服于美国的威胁。
美国年年施压
五、要求台湾尽快“军购”,是美国近几年来对台军售不断发展升级的必然结果。
2001年,美国总统批准了对台湾价值6108亿元新台币的三项军售,包括12架P3反潜机、6套“爱国者”三型导弹、8艘柴油动力潜艇。之后,美国出手一次比一次重:2003年美国讲话还算客气,“维系台海安全,台湾须投资,而且这种投资非常急迫”;2004年,话就变重了:“如果台湾不通过特别预算,会让美国质疑台湾自我防卫承诺”;2005年,话风更变了:“近5年来(军购案)什么也没做”,“台湾朝野政客乐在其中,不顾台湾的实际需求,诚属不幸”。今年的气氛更严重,发展到了顶点,完全以命令的口吻说,“台湾必须立即行动,今年秋天是关键时刻”,“必须过关”。实际上,今年美国对台军售的“命令”、“通牒”,是年来发展升级的必然结果。(凤凰视点)
海洋 作者为资深台湾问题评论员
编辑:
luw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