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苏军飞行员换穿志愿军军服与美空军交锋
2009年02月25日 14:01人民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1951年下半年,随着战线的南移和中朝边境地区的新机场的建成,苏联空军逐渐深入朝鲜腹地支援中朝地面部队的作战。在此期间,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也大大增强了,中苏飞行员在许多空战中开始并肩作战。1951年10月24日,34架美国飞机轰炸顺川大桥,中苏空军共40架米格飞机同时起飞迎战,击落美国一架F—84战斗机和一架B—29轰炸机。10月30日,56架处于战备状态的中苏两国米格—15飞机在清川江上空迎战由21架B—29飞机和200架护航战斗机组成的美国机群,击落12架B—29飞机和4架F—84飞机。自此,中苏空军在鸭绿江至清川江的空域取得局部空中优势。

1952年以后至战争结束,苏联空军的作战任务由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改为保持清川江以北地区的局部制空权,有重点地保卫重要交通运输线、军事目标和工业目标,间接配合和支援地面部队作战。据苏联国家档案记载,苏联空军在这一阶段共击落美机483架,有力地保证了志愿军后方补给线的畅通。

入朝作战的苏联飞行员大都参加过二战,有许多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王牌”飞行员。航空师长阔日杜布作为地面指挥员没有上天作战,但他指挥的部队击落美机258架;克拉马连科少校在1951年10月顺川大桥上空的一次空战中,被美军三架飞机夹击。他连续做了几十个螺旋滚转和极限过载跟头摆脱了困境,并抓住机会开火,将美军上校的座机打得凌空爆炸。朝鲜战争期间,他创下了一人击落美机23架的最高纪录。

据战后统计,朝鲜战争中苏联飞行员共击落美机1097架,苏军损失飞机345架,两百多名飞行员在战斗中阵亡。

米格飞机显神威

二战后,喷气式革命席卷全球。朝鲜战争成为世界第一场喷气式飞机角逐的大舞台。

1947年6月2日,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试飞成功。它与当时的美国喷气式战斗机相比,有多方面的优势。它穿透力强,可打穿当时飞机上使用的所有装甲。在战争中,美军将米格—15称为“绝对武器”,把米格飞机经常出现的鸭绿江至清川江空域称为“米格走廊”,标为“黑色禁区”。

据苏联国家档案资料记载:1950年11月至1952年1月,苏军击落的美机与自己损失飞机的比例为7.9∶1;1952年为2.2∶1;1953年为1.9∶1。在美苏喷气式战斗机的较量中,米格—15一直占上风。

米格—15性能优良使美军又恨又怕,他们千方百计想弄到一架完整的米格—15,以揭开它的秘密。美军先采取“空中围捕迫降”,没能得手。后来,又用俄、中、朝三种文字印了一百多万张传单,声明驾驶米格—15飞机“投诚”,可得到一百万美元的重奖,仍是枉费心机。

直到朝鲜战争结束两个月后,朝鲜人民军的一架米格—15误入韩国境内,美国如获至宝,立即将米格—15运往美国,反复研究,但价值已经不大。1953年,苏联空军换装了更先进的米格—17歼击机。

真相埋藏近半个世纪

尽管苏联采取各种保密措施,但美国还是得到苏军参战的情报。美军飞行员在空战的无线电里经常听到俄语对话,有时透过对方的机窗和在降落伞下还可以看到苏联人的面孔。但美国政府一直保持沉默,因为他们也不愿意看到战争升级。

就这样,在战争结束后的几十年里,苏美双方对这场空战一直讳莫如深。直至苏联解体后,苏联的国家档案纷纷解密,这一重大事件才公诸于世。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