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瓦尔德事件:中共有意识地对抗美国的开端
2009年03月16日 10:24天天新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毛泽东一夜挥就《论人民民主专政》 

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进入北平。这是毛泽东同前来迎接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其他民主人士在西苑机场合影 

一方面,在3月上半月召开的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仍旧再度重申了他在1月会议上提出的观点,警告说:尽管已经有许多迹象表明美国人想承认我们,我们却不忙于与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关系。他再度强调了帝国主义“内部破坏”的阴谋问题,并形象地比喻说,这是为了防止孙行者钻入牛魔王的肚子里捣乱,而“孙行者即美帝是也”。 

另一方面,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之后,在五六月间,中共代表黄华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可以考虑在“美国停止援助国民党,割断和国民党残余力量的联系”的情况下,与之进行建交问题的接触的指示,与美国驻南京大使司徒雷登进行了交谈。然而,美国政府不仅不同意改变与国民党的关系,而且试图分化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还明显地企图干预和分化新中国政府,坚持要美国如果承认新中国,未来中国政府里就必须吸收一切被美国政府认可的民主人士。 

6月上旬,毛泽东接连收到司徒雷登谈话内容的报告,并得到美国政府已经在5月31日公开宣布了其驻沈阳领事馆人员被软禁的消息。毛泽东告诉周恩来:既然如此,我们不妨也让他们见见阳光。通知新华社拟消息,让全世界都知道美国人在我们这里想干什么。 

6月19日,新华社发布消息,宣布在沈阳破获美国间谍案,其幕后指使人为美军联络团与美国驻沈阳领事馆人员。 

6月24日,毛泽东在新华社的新闻稿中看到了关于英、美等国外交人员在东欧民主国家进行间谍的新闻,更加确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亲自批示公开广播《英美外交——特务外交》一文,明确指出帝国主义的美国政府针对新中国的一切活动都带有敌对性质。 

毛泽东有感而发,一夜挥就《论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文章,公开宣布在政治上和外交上实行“一边倒”,下决心根本破灭美国政府离间中苏关系的罪恶企图。 

毛泽东后来明确讲,我们是弱国,不是强国,美国怕苏联,但是不怕我们,因此,我们一定要联合苏联,要以苏联为首。这样就可能“使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6月30日,毛泽东在正式批准禁止美国新闻处在中国活动的同时,正式批准对美国驻沈阳总领事瓦尔德等一干人进行公开审判。 

不久,美国国务院公开发表中美关系白皮书,为其在中国的失败找借口。毛泽东在一个月时间里,接连为新华社写了五篇旨在批判这一白皮书的重要文章,警告国内那些仍然对美国抱有幻想的“中间派”、“中间阶层”、“落后分子”,或者“自由主义分子”、“旧民主主义分子”、“民主个人主义”的拥护者们,彻底丢掉“崇美”、“恐美”的自卑心理,切不可靠向美国一边。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由于撤离工作被勒令停止,又被指责涉嫌间谍活动,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的瓦尔德,同中国雇员姬玉衡发生了争执,一怒之下将其解雇。而当姬玉衡再度理直气壮地前来要求付给他当月的薪水时,双方又发生言语冲突,瓦尔德盛怒之下,竟挥拳打人,并将姬玉衡踢下楼梯致伤。毛泽东得知这种情况,当即指示东北局将瓦尔德等涉嫌殴打中国雇员的5个美国领事馆人员一律拘捕,制裁他们的犯法行动。在周恩来起草的电报上,毛泽东明确批示:对于帝国主义分子“只许他们规规矩矩,不许他们乱说乱动”。 

10月24日下午3时,大约5辆军用吉普车停在沈阳美国领事馆的门前,3位军官率领多名士兵进入领事馆,当众宣布了对瓦尔德等人的逮捕令。在大门外数以千计的围观群众“打倒美帝国主义!”的震耳欲聋的呐喊声中,面色苍白的瓦尔德被押上了“囚车”,送进了监狱。6天后,沈阳市公安局正式以间谍案和伤害他人案对瓦尔德等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11月1日,瓦尔德站在了法庭的被告席上。听着公诉人和一个个证人的指控,瓦尔德禁不住懊悔万分。他当初决定留下来,现在看来完全是灾难性的。这一决定,不仅毁了他的前途,而且也使美国人丢尽了面子。以致就在前一天,美国总统杜鲁门甚至不惜提议派飞机和武装突击队突袭沈阳,劫回被捕的总领事,以挽回政府的面子。好在军方领导人还比较清醒,知道要在沈阳这样一座大城市里进行这种突袭,不仅救不了瓦尔德等人,反而会卷进针对新中国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地面战争。 

好在噩梦很快就结束了。当月下旬,瓦尔德等人被分别处以数月徒刑,缓刑一年,并被宣布驱逐出境。12月11日,瓦尔德忐忑不安地在武装人员的押送下,登上了南行的火车。他这回再也笑不起来了,谁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这场噩梦对于瓦尔德个人来说,确实太长了。但他还不知道的是,这场噩梦对于中、美两国来说,还要继续20年之久呢! 

○摘自《民国人物过眼录》 

杨奎松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