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军事 > 防务观察 > 正文 |
|
从1908年中国人冯如成立第一家飞机制造厂,到2007年国务院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中国人的飞机梦,已经整整滑翔了一百年。
1908年5月,中国留学生冯如,在美国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市东九街359号创办了以制造飞机为目标的“广东制造机器厂”,第一次开启了中国人的飞机梦。
两年过后,1911年1月18日,“冯如2号”飞机试飞成功。当冯如2号从奥克兰的原野上空缓缓下降地面之时,美国《三藩市星期日呼声报》以整版通栏大标题刊出“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并以巨龙、冯如飞机和冯如像作为套题照片。冯如制造的飞机,仅比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载人飞机莱特兄弟号晚8年。
1916年,一个名叫威廉·波音的年轻人创立了“太平洋飞机制造公司”,是为日后赫赫有名的波音公司。威廉·波音所延聘的波音公司第一任总工程师,是中国留学生王助。王助在一款名为“蓝色比尔”的飞机基础上,设计出一架双浮筒双翼的“B&W-C”型水上飞机,并且成功试飞。这架飞机是波音公司制造的第一架飞机。
1980年9月,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大飞机“运10”首飞上天,中国由此成为第5个研制出100吨级大型干线客机的国家。
“这说明,中国人完全有制造大型飞机的能力。其关键在于体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郭励弘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2003年底,时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部部长的郭励弘,曾经参与了国务院研究中心承担的大飞机项目战略部分的研究工作。
“运10”标本
在此次国务院会议批准大飞机立项之前,中国已经有三次启动大飞机项目的历史,分别在1970年、1986年和1992年。
在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一个角落,躺着一架外形独特的大型喷气客机,它不在云空翱翔已经22年。这就是时至今日中国仅存的一架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大型喷气客机——“运10”。
1970年,由毛泽东和周恩来倡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上708工程—研制“运10”飞机。708的研制和协调总装基地放在上海。1980年9月,“运10”首飞上天。
“运10工程”是由上海市主持、当时航空部的前身三机部归口管理的。在中央直接指挥协调下,中央各部委、军队及全国21个省、市,262个单位参与了此项工程。但是,这个工程虽然是对全行业技术力量的空前动员,却撇开了当时主管航空的三机部,由上海市主管。这个工程重视自主设计和研发制造,与原来的航空体制内模仿苏联战斗机,重生产轻创新的体制,完全不同。
“运10”飞机一共试制了两架,研制费用总计5.377亿元人民币(其中研制费3.34亿元,基建费1.747亿元,上海市提供流动资金0.29亿元)。虽然西方同期研制一架相同级别大型客机的费用一般是15亿~20亿美元,但考虑到当时全国人民吃窝头咸菜,全国财政收入总额不过3000亿元,这笔钱已经不容易了。
“运10”飞机的总体气动设计方案类似波音707的布局,至今仍是世界上干线客机的主流布局。在设计和研制中,共进行了300多项技术攻关和160多项大型试验,许多成果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1979年初,中美建交。当时的三机部开始积极寻求和美国合作制造干线客机事宜。原定的“运10”第三架飞机已完成65%的工作量,不得不停产。
作者:
刘彦
编辑: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