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军事 > 正文 |
|
相关Tag | [美军] |
2003年3月22日美海军发射“战斧”巡航导弹(资料图片)
五角大楼企图对领土辽阔的大国,也能实施“斩首”打击
美军提出要在一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一地的目标,弥补其目前“斩首”能力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的不足,使其能对任何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可行的“斩首”。
美国11月9日刚刚出炉的《2008年国防预算请求报告》,提出了构建在一小时内,精确打击全球任何目标能力的拨款项目。
美国在斩首战时间上做文章,背后深藏玄机。
针对国土纵深国家斩首对方战略目标
如果将2003年以来美军在作战行动中采用过的若干新战法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或许能摸到美军的脉门。与以往需要大量人员伤亡和装备损失来换取胜利的常规战争相比,美军更喜欢打那种一枪打爆对手脑袋而不附带任何其他损伤的“精确战争”。
这种战法不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小,而且能达成速战速决的效果。擒贼先擒王,如能在开战伊始干掉对方重要领导人或者瘫痪对方指挥中枢,是美军在时下作战指导中的上上之选。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两次祭出了“斩首战法”这一法宝。以从肉体上消灭萨达姆为目的,对其本人进行了两次精确打击。现代“斩首”战,初露端倪。然而,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对萨达姆的两次斩首都未成功。
已经退役的前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汤米·弗兰克斯,曾在其自传中对美军目前已有的“斩首”方法进行过形象的描述。概括起来,无外乎采用战场监控获取情报加空中精确打击的方式。
在由卫星、无人机、地面特种部队甚至安插在对手内部的线人获取了目标的准确情报后,迅速调集在战区附近空中待命的美军战机前往,飞行员在飞行中向精确制导炸弹注入目标方位数据。大约半小时后,炸弹落到萨达姆藏身地点。
美中不足的是,以已有战例来看,美军现有的斩首战法,从发现目标到炸弹落下存在着半小时的时间差。就是这仅仅半个小时的时间,一个人步行可以走出3公里远,如果乘汽车则几十公里都出去了,这也就难怪美军的炸弹会两次落空。
因此,美军对于那些有可能快速移动、时隐时现的目标,起了“时间敏感目标”这样一个名字。意思是,晚了就打不到了。以美军现有的能耐,半个小时似乎是其极限,而且这半小时是针对有限区域内的目标而言。如果距离增大,则时间还要成倍延长。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依托在伊拉克邻国的军事基地和在地中海、红海、波斯湾上游弋的航母对伊拉克这样一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进行了抵近式的打击。然而对于拥有庞大国土面积和深远战略纵深的国家而言,想照搬伊拉克的经验谈何容易。
因此,美军提出了要在一小时内打击全球任何一地的目标,就是要弥补其目前“斩首”能力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的不足,使其能对任何国家的战略目标实现可行的“斩首”。(来源:世界新闻报)
编辑:
9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