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抢建墨脱公路“卡脖子”工程的武警交通一总队
2009年04月29日 11:20新华网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墨脱]

新华网拉萨4月28日电 题:天路神兵——记抢建墨脱公路嘎隆拉隧道的武警交通一总队官兵

张东波、张涛、魏智

4月20日,我国最后一条通县公路——墨脱公路新改建工程奠基仪式在嘎隆拉雪山口举行。这一工程的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县级行政区域不通公路的历史即将结束!

为早日实现几代墨脱人的梦想,担负墨脱公路“卡脖子”工程——嘎隆拉雪山隧道施工任务的武警交通一总队300余名官兵,已在这块“生命禁区”奋战了200多个日日夜夜。

(一)

地处西藏东南部的墨脱县因大山阻隔,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

“山顶在云间,山脚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要一天。”这首民谣是墨脱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当地群众运输物资,只能靠人背马驮、滑钢丝溜索。

为结束墨脱不通公路的历史,从上世纪60年代起,各级政府先后5次修建波蜜扎木镇通往墨脱的“扎墨”公路,均因沿途灾害频发而被迫终止。尤其是“咽喉”之地——海拔4800米的嘎隆拉雪山,塌方、泥石流、雪崩、岩爆常年不断。

2008年8月,国家决定修建墨脱公路。为了彻底解决嘎隆拉雪山灾害频发、堵塞道路等难题,新改建方案决定打通嘎隆拉雪山腹部修建隧道,其余110公里路段在现有简易道路上整治改建,全线改建3年半完成。

打通3310米嘎隆拉雪山隧道的重任,落在了武警交通一总队官兵肩头。

这是一支驰骋高原、屡建奇功的英雄部队。几十年来,他们先后为西藏修筑、改建、整治等级公路5000余公里,建设桥梁、隧道、涵洞3600余座。这次他们承建的工程,不仅是墨脱公路全线改建施工的启动和控制工程,也是全线气候环境最恶劣、地质构造最复杂、灾害险情最严重的“硬骨头”工程。

2008年8月,部队刚一受领任务,就面临严峻挑战:要确保在8个月冰雪“封山期”的正常施工,他们就必须赶在大雪封山前完成全部人员调动、物资储备、机械进山等前期工作——然而,留给他们的准备时间,只有1个半月。

军令如山!总队党委先后5次召开紧急会议,反复研究制订方案。一次会上,总队政委刘根水立下军令状:“就是死,也要拿下嘎隆拉!”

官兵们在与时间赛跑!紧急筹集2500余万元,购置大型机械80多台(套),从川藏、青藏两线驶向嘎隆拉;抽调的300余名高原隧道施工技术骨干,从青海、西藏、云南、甘肃等地,坐汽车、转火车、乘飞机急速向嘎隆拉集结;1200余种、4000余吨施工材料、机械配件以及生活物资从成都、拉萨、林芝等地调运至波蜜……

2008年8月20日,总队工程师刘九林奉命率10人的勘测小组,作为先头部队向嘎隆拉雪山进发,现场完善施工方案,选定营房住址。

临行前,向导告诉刘九林,嘎隆拉被称为“死亡地带”,从波蜜到嘎隆拉仅24公里路段上,就有塌方区10处、泥石流危险区6处。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